零点看书>玄幻奇幻>悔不当初>93帝王心术上
目前这种局面。分裂、打垮四大家族之间的联盟,减小他们整体势力地影响。使朝堂上达到一种不同势力集团的权利制衡。以保障君权的至高无上。齐仲煌这几年来一直在寻找机会,扶持朝中的新兴势力,与李氏抗衡。威武侯刘郧和靖国大将军萧垒晸就是他近年扶持起来的朝中新贵之一。在齐仲煌的操纵之下,近一年来朝堂之上新旧势力屡起争端,磨擦日深。

齐仲煌登基至今已有三年,李锐安却依然紧攥着朝政大权不放。朝堂之上对皇帝的决策,屡屡唱反调。对朝中之事多有干涉,桩桩插手。齐仲煌自是不愿意做李氏的掌中傀儡。对李氏所为当然是心怀不满。抑如猛虎伏草,早晚是要咆哮山林。只不过他一直在等待着,要找一个合适又合理的机会,一步步的铲除异己。将朝政大权从李锐安手里夺回。

只是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也只能继续假装昏庸无能,表面上对太后和李锐安言听计从,事事与丞相李锐安商议。暗地里却悄悄进行部署,他不仅命人对李氏身边之人许以重金、高官厚禄进行分化,还在李氏一党的身边安插了不少暗探。秘密搜罗其霸权、独纲、专横、贪污谋私等等证据。当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实力。

齐仲煌一方面从后妃之中挑选可用外戚,一方面从朝中密罗人才亲信,培植自己的嫡系。他熟知天下局势,自然知道,李氏与柳氏、于氏和温氏四大家族在朝中盘根错节,同枝甚多,牵连极广。牵一发则全身动。如果盲目地行动,不但动不了李氏的根基,反而会打草惊蛇,擒虎不成反被虎咬。

齐仲煌是一个心怀壮志之帝王。强兵富国是他此生最大的抱负和责任。登基为帝王的第一日,齐仲煌就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发下重誓,“开创太平基业,打造一个全新的王朝。让自己治下的大齐国政局安定,国力强大,列国朝拜。”只是齐仲煌没料到的是,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此之难。他不仅对内要应对士族门阀的争权夺利,对外要对付匈奴的不断侵扰。就连老天都要与他为难。——去年夏季,大齐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按照齐仲煌的话来说吧。去年既是他执政以来最为艰难的日子,也是他收获最大的一年。

说艰难,是因为去年六月开始,大齐北部的青州、戌州、冀州、雍州等遭遇了百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旱情。旱情笼罩北方各地,许多地方旱得寸草不生,溪涧断流,田苗焦枯,土地干坼。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造成了严重损害。民皆饥饿,饿殍甚众。有的重灾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据官府统计的数据显示,光是青州一地,仅此次旱灾就饿死万余人。

旱灾刚一过去,人还没有缓过气来。遮天蔽日的蝗虫又接踵而至。蝗虫飞经数天,所落之处,草木皆食尽。有当地官员在奏折中写到,“…..路蝗蝻继生,弥覆郊野,食民田殆尽,入公私庐舍。……禾黍竹树俱尽,田妇对禾长泣,甚至上吊自缢……。”蝗灾给脆弱的农业生产和百姓的生存再次带来极大的威胁。数以千万的百姓流离失所。

伴随着旱灾、蝗灾同时而来,还有令人惧怕的瘟疫。这一场瘟疫令大齐国民更是雪上加霜,仅瘟疫死者便多达七万七千余人。《青州志》记载“……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据朝廷派去赈灾的官员统计,雍州一家人死至三十口者,计三千四百余口。戌州有全家绝灭者,计七百余户。原本在一起生活的家人、乡亲父老,一瞬间就离你而去,自此再无音询。

此次灾情笼罩面广。为害的程度也大。大齐北部一带众多土地因灾造成歉收无收而发生饥馑。迫使农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卖儿弃女,啃树皮革根。偷盗抢劫,互相残食。饥民多达二十三万余,流落到南方一带的灾民达数十万人。

在天人感应思想盛行的古代社会,自然灾害给帝王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这种压力除了经济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政治方面的因素。因为自然灾害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上天”用灾异的形式来警告和惩罚那些因失德失误而造成“国家之失”的帝王。诸如天象如日月星辰之变异,气象如水旱灾害均被看作是天对帝王失德的谴责。所以,历朝历代地帝王对于自然灾害的降临都感到十分的恐惧。他们惧怕“被天弃之”——因遭受灾异而被臣民弃之,撤消其天子职务。

齐仲煌也不例外,面对惶恐不安的臣民,他自己也一直是坐卧不宁,忧心忡忡。甚至不断地检讨自己执政以来所犯下的错误。夜深人静之时,齐仲煌长声哀叹,忍不住仰首问苍天,“莫非朕有什么失德之处?老天这般不肯照应?降下这泼天大灾作为惩罚……”

为了安抚民心。齐仲煌于当年的七月下了罪己诏自责。以素服、避正殿等方式禳灾。(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帝王。既然拥有统治百姓的权利,就要有承担拯救百姓的义务。当上天震怒,降灾祸惩戒人民时,皇帝有责任承担灾祸的原因,接受上天的警戒。)

然而,正是因为这场灾难,冀州州令杨云山的名字才会深深的刻在齐仲煌的脑海中。——得见杨云山,是齐仲煌去年最大的收获。

去年八月,齐仲煌便6续收到受灾地区一些官员的上书。他们在呈报受


状态提示:93帝王心术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