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格洛族长看着杜睿,迟疑道:“我怎么才能相信你说的话,那些吃人的恶魔都是你的同族,你一定会偏袒他们的,就算是你真的为我们说话,可是你走了之后呢?到时候他们一定会更加残酷的报复我们,我们的处境依然艰难!”
杜睿闻言道:“你们没有别的选择,除了死,就是这么一条路,至于怎么让你们相信我的话,这个也不是我该考虑的问题,我只能说,我会给你们一个说法的,这是唯一的承诺!”
对待这些土人,杜睿唯一能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恩威并施,现在打也打过了,杀也杀过了,接下来自然就是施以恩德。
杜睿可不会天真的以为只要惩戒了那些为富不仁者,就能让这些土人感激他的恩德,然后心甘情愿的沐浴大唐的天威浩荡之中。
一个已经诞生了自己文化,信仰的民族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杜睿现在能做的就是压服,即使是口服心不服也没关系,因为时间会改变一切。
前世英国人用数百年的时间,都没能同化这些土人,那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对待土人的政策就错了,驱逐,隔离,虽然能为白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但是却也保持了土人自成体系,依然能在不受人干扰的情况下,传承属于自己的文明。
当英国人发现这个问题之后,立刻就改变了土著政策,然而改变之后,更加不堪,被偷走的一代也应运而生。
“被偷走的一代”是澳大利亚历史上一群充满悲剧色彩的人,是20世纪初澳大利亚政府推行的“白澳政策”的牺牲品。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对土著实施同化政策,在1910年,澳大利亚通过一项政策,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规定当局可以随意从土著家庭中带走混血土著儿童,把他们集中在保育所等处,接受白人文化教育。他们稍大一点被送到女童和男童收养营,另一些肤色较浅的孩子则被送到白人家中收养。
从1910到1970年,全澳大利亚有近10万名土著儿童被政府从家人身边强行带走,这些人后来被称为“被偷走的一代”。
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澳洲大陆的原住居民。在英国殖民者于1788年抵达澳洲大陆后,土著居民就开始被边缘化,甚至被却被归为“动物群体”。
当“白澳政策”宣告失败之后,不少人要求政府就其对土著居民的错误政策正式道歉,并作出赔偿。但政府认为其政府不应为以前政府的错误承担责任,拒绝道歉和赔偿,只在1999年发表过一份“遗憾声明”。
杜睿在前世曾看过一本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小说,说的是一名叫约翰的土著儿童,在出生不久后被送到鲍曼德瑞婴儿营,十岁时又送到肯彻拉男童营。
约翰回忆说,那里就像一座监狱。早晨排队点名时,假如稍稍迟了一点,就会受到惩罚。管理人员命令其他男孩对其拳打脚踢,即使他的兄弟或堂表兄弟也不得不打你,否则他们也得倒霉。
1948年,联合国公约正式界定了种族灭绝的定义,规定“种族灭绝是指强迫一个民族的儿童转移到另一个民族那里去”。但澳大利亚土著儿童仍继续被从他们父母身边抱走,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告终结。
多年之后的今天,事实证明了澳大利亚政府计划的落空。“被偷走的一代”已经步入中年,土著的后代并没有忘记自己是土著的后代,他们还是喜欢漂流和游荡。
只是,成年之后的生活始终伴随着悲惨的阴影。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出生于哪个家庭,不知道来自哪个部落,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最难以忍受的,还有对生活目标的不确定性。
这种迷茫不仅仅是来自于澳洲土著,世界各地的土著都是一样,比如美洲的印第安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印第安人同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有些印第安人还离开部落,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印第安人从部落转向城镇生活,也带来了语言流失的问题。由于很多大城镇的学校不教印第安语言,而一些印第安老人为避免种族歧视,也不再教孩子说印第安语,这使得印第安人的母语逐渐被其它语言代替,能说印第安语言的年轻人不断减少,很多语言在消亡。
而用口述的方式,代代相传历史、传统的习惯也在逐渐地消失。根据后世一些部门的统计,在美洲大陆印第安人人口最多的国家墨西哥,现存的六十多种印第安语言中,有二十三种仅有不到两千名使用者。
秘鲁已有三十种土著语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另有十二种土著语正面临死亡的危险。秘鲁共有近一百种土著语,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土著居民人数的减少,许多土著语已经或日益远离土著人生活,在不经意间被忘却。许多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土著群体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书面文字,语言仅靠口口相传。
这是令人痛惜的,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如果语言消失了,语言所表达的文化也会被遗忘,文化多样性将受到损害。
在杜睿生活过的那个年代里,一些早已被驱逐出自己家园、被剥夺了自己语言和文化传统的土著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土著人口最集中的非洲和美洲地区的土著人,大多处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物质和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的地区。即使在发达国家,土著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