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极品闲人>第四章 财政预算为哪般?
阁权力大减。

杜睿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所设立的内阁之中,首辅与内各成员之间的权利关系是被明确规定下来的,首辅享有最大的权利,但同时要接受内阁成员的监督,而内阁成员之间的权利划分也是相当明确的。

同时内阁成员的诞生,虽然来源于皇帝的直接认命,但是人员构成却同样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是来自于三省六部的长官,而三省六部的长官轮替,则掌控在内阁的手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不至于使内阁沦为皇帝手中的玩物。

杜睿设立内阁,首先为的就是限制皇权,皇权不断的被放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将整个国家都拖入崩溃。

在限制皇权的同时,还要限制相权,也就是杜睿自己手中的权利,当然受限制的不会是他,眼下杜睿要改革,需要的是绝对的权利,他制定规则,所要限制的是他的后来者。

杜睿没有永远的生命,他必须为以后考虑,杜睿可不想在他所制定的制度下出现一个没有人可以约束的独.裁者。

杜睿历经三朝,年岁不大,但是论资历,却是众人当中最强的,特别是杜睿主持贞观变法,再加上这些年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即便是这些年不在朝中,他的威望也是无人能比的,看他那淡定的神情,从容的样子,还身上强大的气场,无不宣示着他才是掌握着这里最强声音的人。

众人都等着杜睿率先发言,杜睿身为内阁首辅,内阁的每次会议都要由他来开场,这也是一种权利。

杜睿首先拿出一叠曲线图表,让吏属分发给在坐的重臣,这样的图表谁都没见过,都不禁有些疑惑,更觉得新奇,上面虽然也有些标注,但是没有杜睿的解说,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他们也不大清楚。

杜睿开口,先说了些场面话:“诸位同僚,洪武开年,圣上年幼,尚且不能主政,本官受先帝托孤之重,又受圣上信重,托付国事,诸位也同本官yiyang,深受皇恩,当同心协力,辅佐圣上!”

众臣工闻言,纷纷应诺,他们这些人中,大半都是杜睿的弟子,余下的也多是杜睿提拔起来的,除了礼部尚书李璟恒这个皇室中人外,都以杜睿马首是瞻。

杜睿接着又道:“新年伊始,我大唐重中之重,还是经济发展,诸位请看,本官细细分析了一番近年来我朝税负的细情,这图表下面横向的代表年份,左边纵向的代表商税的多少,而根据每年商税多少连起来的这线曲线,就代表着大唐开国以来的经济波动情况。”

杜睿绘制的这张曲线图非常简单,经过杜睿的解说之后,众臣也都看明白了。

他们虽然觉得简便,但是杜睿要将这些数据统计出来,并且还有绘制成图,这其中要求多大的工作量,也只有杜睿自己知道了。

“还有这两份图表,一份是我朝各年份军队数量的增减情况,还有一份是我朝历年的灾害大致情况。”

一众大臣仔细的看着这三份图表,许久没说话,神情若有所思。

李璟恒率先问道:“首辅大人让我等看这几份图表,究竟想说明些什么?”

杜睿点点头答道:“劳长沙郡王动问,从这三份图表中,想必各位已经看出,我大唐的经济,与军事、灾害有着密切的关联。”

户部尚书高智周微微颔首道:“恩师说得不错,但凡灾荒之年,对经济民生影响巨大。”

杜睿吩咐人将三幅图都挂在墙上,接着道:“诸位请细看,我朝军队数量及战争的那份曲线图,可是与经济波动的曲线图颇为相似?以前我们通常认为,军队和战争都是国家经济的拖累,但从这几份图表看来却不尽然如此,大唐的军队数量,从高祖武德年间开始不断增长,到高宗永徽年间与大食开战时达到顶峰,各位再细看,我朝的经济并没有随着军队数量、战争数量的增长被拖垮,相反,商税岁入是随着军队及战争的数量增长而增长的,两者之间就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而近些年,虽然没有战争,但是因为先帝增强武备,经济同样是在发展,特别是前段时间扩充禁军,经济发展更是攀上了一个高峰!商税达到了上半年的总和!”

商税收入代表着国家的经济繁荣程度,这是不用怀疑的,自打杜睿在贞观年间变法之后,商税就已经成了大唐的税赋的重中之重了,杜睿这番话有图表为证,谁也反驳不了。

杜睿接着又道:“军队数量的增加,以及战争期间,我朝经济反而会变得更繁荣。这一点从图表上已经清晰地反映出来。本官细细想来,略有所得,说出来若有不当之处,再请各位指证,首先,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市场商品的交易量,以及流通速度的快慢。我朝军队主要是以实物供给,军队数量增加之后,实物需要随之增加,朝廷每年为此支出的平均数为一万万贯,而这笔支出大部用于采购军须用品。这实际上就给市场创造了庞大的商品需求,无数的物资向军队汇集,而这个汇集的过程,也就是交易的过程,无数的商人和百姓从中获利,进而推动的大唐商品经济的繁荣。而我朝大部分百姓靠农耕为生,平日里大都是自给自足,只有少量的生活必须品,如盐、茶、农具等,才需要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农耕百姓虽多,但对市场的商品交易的活跃程度起不到关键作用。因此军须品的采购,对大唐经济的促进


状态提示:第四章 财政预算为哪般?--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