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从斗罗开始布局>第62章 苏灿的尴尬

之所以,苏灿将他心中的担忧说出来,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是想让赵括先放弃出征的计划,等他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

大厅中,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赵括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定。

赵括单手下压,示意众人不要焦急,“其实,苏大人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本将早已考虑过。之所以没有说出来,是希望诸将能够同心协力,破釜沉舟,毕其功于一役。正如苏大人所说,上党与长平,还有高平互为犄角,据河以守,自然可以起到联防的作用。”

众将并未出言打断,等待着大将军赵括的下文。

“现在本将打算全军出击,如果高平和上党的守军还处于防守状态,那长平的军士就会成孤军深入,既破坏了犄角之势,也没有办法为孤军提供帮助。所以本将决定全军出击,将犄角之势化为锋锐的剑刃,而这把剑刃将成为本将手中的屠刀,斩向秦军的首级。”

听完赵括的纸上谈兵,众将只以为赵括是打算背水一战(背靠丹水河),一战定胜负。

苏灿则是头大如斗,不提还好,一提吓了他一跳。

搞了半天,赵括比他更像一名剑客,出剑无悔,一往无前,都不给赵军留下一丝丝退路。

也对,战场上最忌瞻前顾后,一个字“莽”。

莽出一片天!

莽赢了,那就是猛将!

莽输了,那就是莽夫!

置之死地而后生!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巧的是,这句话竟然就出自赵括的父亲——赵奢。

难怪历史上,秦将白起对于赵括如此忌惮,一场长平之战,秦军牺牲二十万,赵军牺牲五万,被坑杀四十万。

如果赵括不是中了计谋,被切断了粮道,前期双方的几场大战下来,反而是赵军占尽了优势。

当然,其中也有白起故意舍弃的“饵食”。

不是白起一次次抛出饵食,赵括也不会因为几次大胜,而出现倾巢而出的情况。

而白起也是这么一步步,将赵军引入了布置好的“瓮中”,最后来个瓮中捉鳖。

这些都是后话,苏灿还想要出言劝阻,赵括却是摆摆手,制定了全军出击的战术方略。

既然劝阻不了,苏灿也只能跟随大军前进,为了不引起天道的注意,也为了不改变历史。

他也只有参与其中,虽然他会去刺杀白起,但他不会刺杀成功。

其实,赵括的安排也没毛病,三路大军同时出动,也能阻止秦军绕后偷袭,顶多是其中几路大军与秦军相撞,爆发出小规模的战争。

毕竟,也就那么几路关卡,长平关、高平城(泫氏)、上党三路。

长平关乃是长平城的关隘,如果与秦军在长平关外碰撞,这正是赵括求之不得的事情。

高平城(泫氏)占据天险,一侧是韩王山,另一侧则是大粮山,背后是百里石长城的关隘故关。

唯独上党没有天险可守,成为了最薄弱的环节,不过上党城与长平城较近,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失误。

只要赵括没有上头,能够及时带兵回援,上党也不会成为孤城。

名将廉颇原本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以高平关空仓岭为防线,一侧是深谷,一侧是悬崖峭壁。

可惜,第一道防线早已被秦将王龁攻破,一直打到光狼城。

第二道防线,则是以丹水河为界,长平、上党、高平(泫氏)三城据河以守,与秦军僵持了两年半之久,换将赵括后,也一直沿用廉颇的计策,驻守在丹水河防线。

第三道防线,则是以长平关、故关、百里石长城为界线而守。

如今赵括却是自作主张改变了策略,想要西渡丹水河,主动出击,进攻秦军驻守的光狼城。

而这一切的因果关系,全都来自于苏灿这只“蝴蝶”。

现在苏灿有些骑虎难下,附议也不是,谏言也不是。

明知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苏灿还不能一走了之,还要陪着赵括继续演下去。

“大将军,这场战斗太过冒险,还望三思而行!”苏灿最终还是选择了谏言。

赵括的作战方略可谓是倾巢而出,廉颇将军布置的第三道防线,长平关的守军都被赵括给调了出来。

似乎所有的一切,正在沿着历史轨迹一步步前行。

“苏大人,战场上的部署还望你不要插手,毕竟行军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既然本将已经制定好了战略部署,众将士还是听从本将调遣为好。”赵括摆手拒绝。

在赵括眼中,苏灿是炼气士没错,可炼气士强大的地方在于自身实力,而不是行军打仗。

对于赵括这些将领来说,苏灿也就是个外行,内行最忌讳的就是被外行指挥。

眼见劝说无果,苏灿也很无奈,既然如此,他也就按照赵括的命令行事,反正只要他不过多的干预到历史当中,天道规则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反正最后死的是赵括,可不是他苏灿。

苏灿不再发言后,赵括自然是行使大将军的权力。

“众将士听令!”一声威严的怒喝。

“末将在!”大厅内的众将士纷纷行礼。

“赵胜,本将军命你为讨伐先锋,点齐人马,率先渡河,严守渡河要道。”

“喏!末将遵令!”先锋将军赵胜单膝跪地领命。

“赵贺,本将军命你为领军将军,拿上虎符,即刻前往大粮山,率领大粮山驻军通过高平渡河,前往王报五十里渡口


状态提示:第62章 苏灿的尴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