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铁血帝国>第一百三十五章 决断五月(一)

五月的印度洋,阳光灿烂得令人晕眩,桅顶飘扬着米字旗的英国皇家海军“格拉斯哥”号巡洋舰正从它前部的两个烟囱(全部三个)里吐出厚重的煤烟,懒洋洋地向西航行。

“格拉斯哥”号两周前从中国天津的大沽口,在结束了它为期六个月的执勤任务之后,搭载着思念家人的水兵们向不列颠的朴茨茅斯港开去。

与往常稍有不同是,军舰上的贵宾舱被严密看守起来,每天三次,由专人将三人份的饭菜从舱门右下方可开关的小洞里送进去,此外,除了舰长以外,没有人可以进入这间连舷窗都被遮蔽起来的舱室。

里面究竟住进了什么样的乘客?

水兵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三个黄种人;有人说废话,我还知道他们是中国人呢;还有人说,他们是中国要求政治避难的官员;又有人说,其实他们是被收买过来的中国科学家;另有人说,他们应该是军人,因为只有军人才能忍受这种连续数周的监禁式生活……

被钢板和装饰用橡木板隔出的贵宾舱里,当事人本身绝然听不到水兵们的议论——即便他们听得到,亦是毫无意义。

“妈的,还要在这牢房里熬到什么时候……”

原中华帝国第三野战军司令官陈星云此时正双手按着胃部,无力地呻吟着,面前的痰盂里已经灌满了胃液与食物的充分混合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的命运就是与刘云作战,不但要把刘云整垮,还要把刘云的走狗一起消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点点ròu_tǐ上的痛苦算得了什么?”原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后勤处长武定国阴阴地说道,似乎他声称的那种宿命早在他出生时就已确实存在了,然而就在这几年里,他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与覆盖天地的胆子,更关键地是由于刘云的放任或疏忽,个人贪污受贿达三百万华元之巨,相当于另一时空的六亿以上人民币。

“终于能去英国了,远离那些腐败分子,远离那个污浊的国家,远离该死的刘云……我要在远方让他生不如死……”原中华帝国总参谋部训练处长马成武神经质地喃喃自语道,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面前正坐着一个巨贪,而所谓的“在远方让他生不如死”这句话,正表明了他下意识的怯懦与内心的极度混乱。

大约是为了振奋士气,武定国摆出领袖风范,背起手在船舱里踱来踱去:“大家要记好了,这次我们能顺利逃出中国,虽然多亏了詹姆斯首相与兰斯多恩大臣的果断决策,但是我们并非卑躬屈膝的下贱走狗,我们乃是一笔耀眼的财富,去到任何一个文明强国都应得到非凡的礼遇,如果詹姆斯和兰斯多恩看不起我们,不把我们当回事,以我们的能力,逃出英国辅佐其他明主亦无不可。大家要记住,到时候一定要不卑不亢,慢慢调他们的胃口,不能让他们一下子把我们掏空了,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不仅能向他们提供情报,更有成为中国未来领导者的潜力……”

“如果我们能活着到那里的话……呕……”陈星云抱着痰盂又狂吐起来。

马成武闭上眼睛,开始数羊。

“格拉斯哥”号的前方,突然现出了一片遮天蔽日的灰黑色积雨云。

五月的印度洋,由上帝的安排,正交替上演着灿烂阳光或热带风暴的主题剧目。

五月的赤塔,由人类的安排,正烹调着钢铁与鲜血为主料的修罗界大餐。

自三月二十日起,为撤退中的远东军主力殿后的俄第5集团军大部连同赤塔要塞守备部队共十万余人被联军西部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收进了赤塔包围圈中,之后,大本营将围攻赤塔要塞防区的任务交给了拥有十八万兵力的朝鲜集团军。

从四月一日到五月一日,朝鲜集团军付出了一万八千人伤亡的代价,仅夺取了赤塔要塞防区的少数外围阵地,俄军的损失不到一万人。

五月一日,西部方面军代理司令官邓简上将任命第一集团军司令官赵飞雪中将为赤塔要塞攻略部队总司令,责令其统一指挥朝鲜集团军及华军第一野战军,以总共三十万兵力围攻赤塔,力求六月一日前攻克之。

这天是五月十九日,赵飞雪上任的第十九天,此前,赵飞雪麾下的三十万大军已对赤塔之敌发起多次突击,歼敌两万余人,并将包围圈进一步收缩到不足四十平方公里。

然而,赤塔的俄军却并未丧失斗志,他们依托完善的要塞防御体系,一次次将整排整连的中朝士兵射杀在钢筋混凝土的坚固胸墙与深达五六公尺的宽阔壕沟前。

赤塔要塞自1894年开始兴建,至1902年全部完工,整个防御体系环绕赤塔市区构建,防线总长26公里,纵深2到3公里,由6个永久堡垒和4个永久炮台构成,要塞卫戍部队共一万五千人,配备32门野炮和125门要塞炮,20挺机枪。战争爆发后,要塞又紧急构筑了大量掩体和半永久火力点,在主要防御地域前布置了带电铁丝网、鹿砦、陷阱等障碍。截止三月二十日,赤塔包围圈内俄军总兵力为十万一千余人,配备各种口径的野炮278门,要塞炮125门,机枪110挺。

对赵飞雪来说,赤塔着实是一块硬骨头,他也是第一次指挥要塞围攻战,要在规定时限前完成任务并非易事。幸运的是,因乌兰乌德方面暂时转入对峙局面,方面军半数以上的重型野炮和全部的攻城炮得以集中到赵飞雪手中,随着邓简上将承诺中的炮兵部队和运送炮弹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五章 决断五月(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