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妖怪三国>第二百五十六章 吕梁山之战

南山王家、北山李家,在冲突之后只剩下了拢共千余人的战力。而加上山道下寨的陆离六千军,共计有七八千军力。/p

然而汇集起来的匈奴军……/p

在南山寨上的陆离登高远望,只见西面原野上遍布着骑兵,那是尾随着陆离六千军堵在吕梁山下的匈奴精骑。而吕梁山东面的兵力稍微少些,却是严阵以待似乎不做攻状而持守势,显然是以西面主攻,东面防止汉人溃逃。就以东面一万人、西面四万人来算,也足足有五万骑兵,是汉人的七倍以上。/p

“这是想把我打尽啊……”张飞一拳砸在寨墙上。/p

刘备在旁边默默补刀:“说什么呢翼德,我们现在已经是一路了。”说罢,刘备就看向这场战役无可争议的总指挥——陆离。他倒是想看看,这位曾斩杀张角、平定凉州的英才,如今又要如何挽救王李两家。/p

陆离看过形势,料定自己必守三处——南山、北山、夹道。失去南北任意一山,就相当于让夹道受到了骑兵俯冲的威胁,而若是夹道失守,就会使得南北二山失去互相援助的可能性。/p

看似极难守护,却有一项好处:不论匈奴骑兵冲击哪一处,都是爬坡仰攻。既失去了骑兵冲击的威力,又看不见高地掩护后守军的动向,自己的动向却一览无余。/p

无疑,这是极为愚蠢的攻法。山下的匈奴人,岂能全然不知?/p

然而这仰攻虽然愚蠢,却是逮到了一个较好的战机。匈奴一直想要灭掉王、李两家,又想要解决陆离的六千军力。/p

如今,这三股让匈奴恼火的势力,全部集中在吕梁山的两座山头之间,并且在王、李两家刚爆发的冲突中被削弱了不少。如果不能趁此机会在此集中击灭这些汉人,等到陆离进入晋阳城,岂不是比这没有城防的吕梁山道更难攻了?/p

匈奴的单于于夫罗,出现在了西面的匈奴军中,然而在他身后跟着的并不是匈奴人,而是与貂蝉争夺王家长老位置却终究失败的王承。/p

只见王承已经换上了匈奴人的衣着发饰,曾经的儒雅书生,如今却是一脸谄媚之相:“单于,我们可说好了,等到消灭了这些人,你就立我做王家的族主!”/p

于夫罗却是大手一挥:“王承兄弟,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如果只给你一个王家,那我也让太小气了。等到我们一起打下了吕梁山,你就是吕梁山之主!”/p

见于夫罗点头认可,王承心中大喜:呵呵,就让那些因循守旧的白痴去争夺一个区区长老之位吧,吕梁山破,自己就是这里的主宰!到时候什么家老、王越,那都是被自己踩在脚下的货,至于小贱人貂蝉么……嘿嘿嘿,王承脑海中已经在描绘春光旖旎的画面了。/p

然而在于夫罗眼中,王承这个投奔了匈奴的汉人,其前景却是另一番模样:匈奴拿下了吕梁山,难道还会留下一直顽抗的王、李两家?到时候必然屠尽王、李,就留给王承一座空山去“统治”吧。/p

这局面还是匈奴人心情大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果王承在得到“赏赐”时表现出些许不满,那他就会被万马践踏到皮都不剩。到时候难道会有谁为这背叛了族人的蠢货出头吗?绝不会有的。/p

现在的许诺都是信口开河,用几句空话就能换到王承透露王家的情报,实在是太妙了。/p

于夫罗的眼中闪过一道狡黠的光:“那么王承兄弟,我们应该怎么为你拿下王家?”/p

匈奴军集结的一个时辰后,他们开始进攻了。/p

“匈奴军猝然集结,其势必不能久。我们只要挡下前几次进攻,就能挫其锐气!”陆离在南山寨墙上指点着军队,让自己的六千军据夹道建起防线,六千军分为两边,一面是东边的五百人,用于监视和威慑东面守敌;一面是西边的五千五百人,其中四千人守护防线,一千五百人囤于夹道中用于机动,随时支援南山、北山或夹道防线。/p

王李两寨分别由最熟悉地形的王家、李家子弟据守,两寨之间寨门大开,便于援军进入和收纳散军。陆离已经做好了准备,用少量兵力守护狭长的夹道战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两山夹道能起到调节两寨之间自愿的作用,不能在战斗一开始就放弃。/p

祝云容高声指挥:“王家的兵员多,而李家的兵甲器械多,乘着匈奴军没有攻上来,迅速把两寨之间的兵员、器械分配均匀!此外,哪一家的粮食较少?”/p

“王家的粮食较少。”少主王凌说道。/p

祝云容点了点头:“那好,把王家的粮食全搬到李家去。”/p

“你说什么?”王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祝云容早知道这少年会有这样的反应,她已经抓了一把谷子在手里,一手撒下,谷子全部当着王凌的面长成了植株,抽穗结实。/p

王凌见此情景,再不多问,立刻指挥王家子弟将粮食搬去北山寨子。有祝云容一人在南山寨中,只要还有一颗麦子在,那就是等于坐拥吃不完的粮仓。/p

陆离看到一切基本上都已经打点完毕,这才对刘备、张飞说道:“玄德兄,翼德兄,还要麻烦你们二位前去北山,支援李彦。我怕他独木难支。”/p

“支援李彦?”张飞抱着他的丈八蛇质疑道。/p

然而还没等质疑的话说出口,刘备就说了句:“翼德。”于是张飞就乖乖跟着刘备,向北山而去了。/p

陆离望着北山,面色忧郁。祝云容走到他身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六章 吕梁山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