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送到,求自动订阅,每天看一看,心情会好许多!)
战事胶着。
争取秦营第一道栅栏的撕杀整整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匈奴人付出的代价达到了触目惊心的一万二千余人。
这个损失数目,就算是冒顿拥有十余万大军也一样感到心痛,不仅仅是十分之一的将士的损失,还因为这些担当第一波进攻的,俱是来自各部落中的最为勇悍的士兵。
一想到这里,冒顿再也无法安然在帐中歇息了,他顾不得中行说的劝谏,将王帐移驻到了前阵。
喊杀声阵阵。
匈奴士兵凄厉的叫喊声,伴着秦军如雷般沉闷的战鼓不停歇的传来,一个又一个部落在打残之后从冒顿的王帐边上退下,这一次,大匈奴的勇士们眼里再没有了骄狂,而只剩下了无尽的惧怕。
“大匈奴的精华,俱亡于斯役。”看着这些无精打采的士兵,冒顿心中,隐隐的有了这一个不详的念头。
“中行,给各部首领下令,就说秦人的弩箭再厉害,也不过是一时的猖狂,哪一部先突破了弩阵,关中各城除长安外,任他们处置。”冒顿阴沉着脸,大喝下令。
李原一反常态,在战事的一开始,就派出了最为强力的弩兵部队,这出乎冒顿的意料之外,不过,秦军如此以强阵出战,也正合了冒顿之前的判断。
秦营之中。
兵力空虚,迫使李原不得不以所部精锐出战,这虚张声势的做法,要是换了其他的对手,或许就被秦军的弩阵给吓退了,而他冒顿却不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匈奴联军是由二十余个大大小小的部落组成,他们中间大的有如赫连壁一样,达到三、四万人的规模。而更多的是只有千人左右的小部落,这些依附的小部落作战起来往往会一哄而上,碰上顺风仗当然没问题,但若是碰上象秦军这样的硬骨头,那这些匈奴人的战斗意志就会迅速的跌落下来。
冒顿以重赏来激励的做法。正是为了防止这一点。
秦军栅栏处。
前方五十步的砦垒已经被匈奴人用血肉填平。一个满脸血污的匈奴千长斜靠在木桩上,他的眼睛瞪着很大,右手直直的指向了前方。似乎在呼喊着麾下的士兵继续向前,但要是仔细的看一下他的下半身的话,就会触目惊心的发现,他的两条腿早已不知去向,换句话来形容,上半身还保持着冲锋状态的匈奴千长,其实已经没有了生机。
相比匈奴人的损失。
秦军一方,以步卒、弩卒为主要守卫部队的第一线部队伤亡主要集中在了近战之时,在这一点上。守方总比进攻方来得要更有利一些。
二个时辰的时间。
在紧张又激烈的战场交锋中流逝,站在高台上的周平甚至只感到刚刚过去一会儿,而当撤退的命令下达后,他的身体软软的只觉得连下来的力气也不复存在,若不是左右亲卒携扶着,嘶哑了嗓子的周平只怕要被匈奴人包围了。
秦军后撤!
让四面进攻受阻的匈奴人发出阵阵的欢呼。大单于冒顿的命令已经传遍各部,秦人只是在第一线上抵抗,真正的大营内部并没有多少兵力,因为他们最为精锐的先锋部队,已经被赫连部落吸引到了南方——。
好消息。让匈奴各个小部落欣喜若狂,冒顿的许诺还只是长远的打算,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秦军大营内堆积如山的辎重。
与由国家统一负责后勤补给的秦军不同,匈奴各部出征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也就是说一个部落出兵数量的多少,不仅仅取决于它的适龄男丁有多少,还取决于能不能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一个征战的匈奴士兵,最起码的配备是要有三匹健壮的战马,然后还要有必要的装备,至于士兵的口粮什么的,主要靠劫掠和打猎获得,这种自我补给的后勤方式让匈奴士兵一边征战,一边又要计算收获,其战斗力就变得忽上忽下。
所以,对于物资匮乏的匈奴各部落来说,秦国就象是一个身怀巨款的大财主,只要稍稍从手指缝隙里漏一点下来,就能填饱了他们这些小部落。
进攻,再进攻!
杀死所有抵抗的秦人,将俘虏们押往漠北做奴隶,还有抢在其他部落之前,占得秦营中最为重要的辎重库房,匈奴士兵们一个个瞪红了眼珠子。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了秦人,只剩下了与自己争功的同伴。
——。
秦军撤退至第二道防线。
这是一道特殊的由壕沟和战车组成的移动守御阵,见识过后世沟壕战的李原,命令士兵在营中挖了一道圆形的深沟,并在底部用尖木桩突起,至于挖出来的泥土,则被堆积在了里圈,这样一来,就人为的形成了秦军居高临下的态势。
匈奴骑兵进入营帐。
随着地盘的缩小,骑马速度上的优势无从发挥,而要是以人海战术拼消耗,秦军又有深壕保护着,除非匈奴人再一次和第一道栅栏处一样,用一条条人命来填满了沟壑。
人海战术。
这种残酷之极的战法,考验的是人性的极限。
一个战役下来,能够使用一次就已经不错了,要是第二次继续这么来的话,下命令的将领只怕要被士兵给暗算,反正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会产生,一、二支流矢碰巧的射中了己方大将也是寻常的事。
无奈之下。
匈奴各部落首领们只得下令士兵四处收集填充之物,然后冒着秦军的弩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