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抬举。此次会试题目颇为深奥,若在下真去应试,恐怕会落第不中。”/p
邵安见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汝卿,居然学会说话了,“几年不见,你似乎懂事了许多。今年多少岁?”/p
“刚过二十。”/p
邵安上下打量着他,“看着不像,倒像是十七八岁的样子。既已及冠,可有字无?”/p
“表字卿璇。”/p
刘汝卿,字卿璇,倒是清新脱俗的名字,只是……邵安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他,“在中书省历练,须用心办事。先去做些抄写之琐事,熟悉熟悉。”/p
“谨遵大人教诲。”刘汝卿拱手长揖,诚心的向丞相拜了一拜。/p
※※※※※/p
安排进士观政的事忙完后,吏部仍旧不能消停。因为还有两个实缺的填补有待商榷,正是礼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之职。/p
吏部推荐不出人选,并非是朝中无人,选不出干练之才。而是历来人事变动,都会牵扯到各方利益。所以这么多日下来,彭源平还是没把备选名单上报中书省。/p
为了这事,彭源平召集了吏部大小官员,简单的开个会商讨人选。/p
待与会人员全部到齐之后,彭源平抛出本次议题,大家交头接耳了一阵后,纷纷发言。/p
“按常理,大理寺卿空缺,应由大理寺少卿替补。现在的大理寺少卿是裴绍钧大人,下官认为,此人可担重任。”/p
“下官附议。裴大人担任司法官员多年,断案严明,担任大理寺卿名正言顺。”/p
其余官员也都点头称是,看来裴绍钧接任大理寺卿是板上钉钉了。/p
彭源平同意了下属的观点,既而又问道:“礼部尚书一职,大家有何想法?”/p
“礼部尚书也可由礼部左侍郎接任。当年邵相离开户部,也是由曾经的户部左侍郎倪大人任尚书一职的。”/p
的确是言之有理,不仅是户部,就连他们的上司彭源平,不也是在孙敕任参知政事后,才从左侍郎一职升上去的吗?/p
可彭源平却面『露』不快,事情要是这么简单,还需要坐在这里讨论什么?/p
幸好有眼力劲的人,率先反应过来了,“现任的礼部左侍郎,是董祈明董大人。据说他是犯官董疾的远方亲戚。任用这种人,下官认为欠妥?”/p
这话是说一半,留一半。明里说的是出身问题,暗中指的却是董祈明与邵安有嫌隙。众人这会儿总算想起来了,邵安初拜相时,董祈明曾提议复立三省六部制度,企图瓜分相权。/p
彭源平微笑的看着他,“正是如此,这等人怎可担当从一品的高位?尚书一职,各位另荐高明吧。”/p
“不如选礼部右侍郎?”有人说道。/p
“跳出左侍郎,选任右侍郎,于情于理不符。”毕竟这样做的话,明摆着是和董祈明作对,意图太明显了。/p
“看来只能是平级调动了。”/p
“本部呆得好好的,忽然调动,似有不妥。再说礼部只是个清贵衙门,谁人愿往?”/p
彭源平忽而笑道:“非也。本官就想到了一个人,愿意去清闲部门安度晚年。”/p
许多人都『露』出了怀疑的目光,脑子里想了个遍,也搜索不出这么一个人来。等彭源平公布答案,众人才恍然大悟,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啊。/p
而彭源平所说的,其实是刑部尚书蒋嘉闵。/p
话说蒋嘉闵这人,『性』格温吞,慈祥和蔼,是一个地道的老好人。要是放在清水衙门中,每天读读闲书,活活稀泥,可以过上安逸悠闲的日子。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偏偏入了刑部,每日审案查案,和罪犯死尸打交道,真是苦不堪言。/p
相信这次平调礼部,正随了他的愿,终于能好好的享受生活了。/p
吏部将单子上报给中书省后,邵安看到蒋嘉闵被调入了礼部,便明白了彭源平的深意。至于刑部尚书的空缺,吏部提议由刑部左侍郎顶替。邵安阅后票拟:暂由刑部左侍郎代理。/p
邵安上呈皇帝御览,皇帝只是瞄了两眼,便道:“蒋嘉闵的『性』子,的确不适合刑部,这样平调很好。你把刑部尚书的位置空着,是打算给谁留着吗?”/p
“皇上圣明,是臣的一点私心,想为冯大人留着。”/p
“你这可不算私心。”皇帝赞许道,“冯彻是个断案的好手,朕也觉得此等人才不该湮没。”/p
“皇上所言甚是。”/p
皇帝拍拍邵安的肩,“以后这种事,你自己看着办就成了。”/p
邵安急忙说道:“皇上,人事调动,乃国家大事,还请圣上亲裁。”/p
“你举贤不避亲仇,朕有什么不放心的。”皇帝笑着阻止了邵安的长篇大论,“昨日朕收到线报,西瓯王病逝,此刻正值他们内部权力交替的关键时机,朕心不安。”/p
自从高巍西北大捷后,西瓯再无挑衅。可现下他们政局动『荡』,新登基的王是主战主和,尚未知晓。/p
“臣建议,为以防万一,还是要加强边境防御,静观其变。”/p
皇帝道:“朕已命高巍巡视边关了,这回他带上了洪义,看来是打算历练你哥一番。”/p
邵安闻言,非但不喜,反倒生忧。要是哥哥没失忆,他对其绝对有信心。可现在他失忆了,相当于年少时所学的兵法战略全部忘光,以这种状态上战场,真的没问题么?/p
皇上打断邵安的思维,吩咐道:“你也要做好准备,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