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华的眼花了。/p
石门之内,一片光明,令他不大适应,定睛细看,他才发现,原来门内别有洞天,竟是一处住宅的模样。/p
门内墙上,点着十余盏油灯,便是光明的来源;也不知主人用的是哪一种灯油,照得室内十分明亮,却又毫不刺眼。/p
张明华走进石门,发现这里大概是主人会客的所在,房间正中,摆着一张圆形的石桌,桌上有个酒壶,几个酒杯,还有三五个银盘,石桌周围,散『乱』放着四五墩石凳。/p
无论石桌、石凳,还是酒壶、酒杯、银盘,都积了无数的灰尘,想必七百年多年来,确实没人到过此地。/p
房间非常开阔,一面墙壁上还开了孔,引来一道活水,沿着石制的悬空河道绕了房间半圈,又顺着另一个小孔流了出去,乃是绝妙的装饰;只是,多少年来,也没人赞过主人的匠心独具了。/p
正对石门,房间深处又有几扇石门,有的关着,有的半掩,张明华走过去,却发现石室地上也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因为灰尘上不见旁人的脚印,他也就放松下来。/p
他透过一扇开了一半的石门,望向另一个房间,里面有张石床,床上有些铺盖,还胡『乱』扔着几件衣衫,墙上挂着口剑,也都积满了灰尘。/p
张明华略有了悟,心想,这里大概就是九绝老人晚年的居所了。与头顶的地宫相比,反倒是这里多了些烟火之气。/p
又一扇石门后是甬道,还有几个分岔,有的通向厨房,有的通向茅厕,还有几个房间里也放着石床,像是客房的样子,除了仍是灰尘密布之外,完全没有曾经住过人的模样。/p
张明华暗中思忖,九绝老人修建自己的墓葬,借了地下暗河之势,要让它每隔六十年就现世一次,同时,他在地宫之下又建造了这样一处所在,供自己晚年隐居,花了这么大的气力,除了希望后世的武者能继承自己的衣钵之外,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也应该期待有人能到这里拜访自己,在客房里住几天,到厨房做几道菜,坐进客厅里一同喝点儿酒?/p
只不过,看情形,要是九绝老人真的有这样一个愿望的话,恐怕一直都没能成真。/p
他前半生遭人陷害,后来虽然扬眉吐气,但在整个生命中,是不是就没有一个良师益友?/p
张明华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不相干的事,推开了那扇关着的石门。/p
石门后,仍是一条甬道,走上十几步,甬道向两侧岔开,左边,是一座占地极广的演武场——哪怕是在地下,只要是武者,家里就少不了要有座演武场。九绝老人这样的宗师也不例外。/p
另一侧,则是比演武场还大的石室!/p
室内密密麻麻,摆满了书架。/p
架上有书,看样子,数万本总是有的,摆得整整齐齐,每一册书的下方,各有一张签条,贴在书架上。/p
张明华先让自己的心静了静,然后才踏进这间石室。/p
他在第一排书架上随意拿下一册,小心地掸去书上的灰,注目望去,下一刻,就微微地皱起眉头。/p
封皮上写着三个字:“五牛拳”。/p
这是会稽郡学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天武帝国最大路货的拳法之一,黄级下品,就连贩夫走卒也能摆上几个架势。/p
张明华把《五牛拳》放回书架原处,拿起旁边的另一册,掸去灰尘后,他发现,封皮上写着三个字:“五牛拳”。/p
又是五牛拳?张明华着实愣了一会儿。/p
然后,他再次把书放回原处,在第一排书架距离这两册“秘籍”稍远的地方,拿下第三本书来。/p
他举手拂去书册上的灰尘,看看封面,上面写着三个字:“五牛拳”。/p
张明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书放回,低头观察书架上的签条。/p
在他拿到的第一本《五牛拳》下的签条上写着:“蜀郡《五牛拳》”;在第二本《五牛拳》下的签条上写着:“扶风郡《五牛拳》”;第三张签条上的字迹多了些,是:“巴郡王家秘藏《五牛拳》,多三招”。/p
张明华呆了好久,接着,他飞快地察看起来,第一排书架上满满当当,仅《五牛拳》的秘籍就有七十三册,签条上的注释也分门别类,异常清楚,其中不乏“多一招”、“少两招”、“某地某人秘藏”等记载,甚至有一册秘籍下的签条上竟写着:“古《五牛拳》,大异其趣,应为黄级上品”的字样!/p
张明华退了两步,又退了两步,一直退到了这间石室的入口,重新打量房间里这数百个书架,和书架上数万册典籍,只觉得自己的脑袋里轰轰作响,想要惊呼,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p
与张明华在郡学的藏武阁里的所见相比,这间石室里的典籍,不但数量上多了许多,更令人惊叹的是:每一册典籍都有来历可查!而这,必定是九绝老人殚精竭虑整理出的!/p
这绝非什么“藏武阁”之类可比,乃是一座索引完备,可咨查询的武库!/p
难道说,天下各地武学,竟然尽数汇集于此?/p
张明华心情激『荡』,三步并作两步,重新跑进房间里,在各个书架周围逡巡察看,心中的惊骇越来越盛!/p
架上所列,确实都是各门各派各地的武功的图谱秘籍,而且各有出处!/p
……也不知过了多久,张明华觉得自己的肚子都饿瘪了,他才从这满坑满谷的武学典籍中回过神来。/p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