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言情总裁>盛世唐朝之肩上蝶>第三十一回 老贼真残忍 玲珑表真心

太宗皇帝太过与相信长孙无忌了,所以他更加是肆无忌惮。

为了能够做大自己的势力,也完全是害怕自己以前做的那些亏心事,得到报应。

所谓冤案是长孙无忌为排除异己搞的一次政治大手术。

事发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谋反,只是房家自家的一桩家庭纠纷。

此乃房遗爱两口子谋夺哥哥房遗直的梁国公爵位,他们俩在太宗时期就干过一回,被太宗责骂了一顿。

现在,他们又来生事,由高阳公主出面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究竟是不尊重还是有非礼行为,不得而知。

高宗对这事情也很头痛,就叫长孙无忌去处理。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与太子承乾争位的魏王李泰,也曾有一批支持者,房遗爱就是其中之一。

长孙无忌没忘这个旧帐,加之对高阳公主的胡闹也十分厌恶,于是在审案子的时候,就完全朝向了另一个方向,审出了公主借僧人的占卜之术,来揣测宫中的人事变动。

这个行为虽属不法,但还远够不上谋反之罪。

长孙无忌却不管那个,立马坐实两人谋反。

而且,李泰已经贬死,长孙无忌深恨当年怂恿李泰夺嫡的一班人,于是索性把案件扩大化,将当年李泰一党统统牵进,捎带把平日与自己及褚遂良不睦的人也一同搞死,这就扯出了三驸马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案,成为永徽期间震惊朝野的第一大案。

几驸马几公主外,倒霉的还大有人在,最冤的便是吴王李恪。。

太宗死后,高宗封了李恪为司空,这是正一品的荣衔,此外还有实授的都督任命,这就已经说明新皇帝对李恪是无比信任的,不但从未想过他会谋反。而且还认可了他的才华,也顾忌了兄弟情感,想要他在荣华中过完一生。

这才开始并不是李恪想要接受的,但是最后成了他追求的,就这些长孙无忌都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玲珑有时候都在想,李恪到底在长孙无忌哪里展露了什么才华,让这个老头子对他如此忌惮,他不就是长得比你的几个侄子俊朗点吗?

论才华和骑射,丹青和书法。政论和见识。诸皇子都受同样的教育。比李恪更强的皇子也大有人在。

但是论长相的英武,还有骑射的英姿飒爽,可能才是太宗说“类我”的主要原因吧!

难道是嫉恨李恪的容貌?玲珑实在是太费解了,在这些年躲避长孙无忌的明刀暗枪里。玲珑一直想不清楚这些。

但是玲珑可以确定的是,长孙无忌是个自私狭隘的臭老头,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甚至完全是一己私利,便害死了那么多人。

长孙无忌把新皇帝对他的信任看在眼里,害怕李恪得势以后会报复他,就一直在找机会打击李恪。

被牵进来的无辜,还有江夏王李道宗等人。

高宗虽然相信有这个谋反案,但毕竟还是心肠软。念及叔叔和兄弟之情,提出能否免李元景、李恪之死。

如果李治不是这样的心软之辈,也许也就没有武则天什么事儿了吧!玲珑最喜欢唐史,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拧巴的朝代,唯一的女皇帝。贞观之治,四海臣服,最英明的皇帝,最有才的皇帝,最贤惠的皇后,最傲娇的贵妃,最惧内的皇帝,几乎都占全了。

政治,经济,文化,就连诗歌都是诡异的昌盛繁荣,李治是个非常牛的皇帝,如果知晓的人,会知道他在对外战争上是不手软的,但是唯一一点太过心软。

这也是太宗皇帝为什么会选择李治当皇帝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可以保住他的其他儿子。

当一个英明的帝王,考虑继承人不是考虑适不适合,而是考虑别的,那么得到的结果太明显了。

武则天差点灭了李姓所有直系。

唐朝呆了的这些日子,玲珑突然不再纠结了,也许,这才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就算身在其中也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无法透彻。

长孙无忌当然不肯松口,串通一些人几次上表说:“如或谋反不诛,如何惩后?”

此案审到第二年正月,有了结果。高宗拗不过长孙无忌,下诏将三驸马砍了头,二王二公主赐死。

可怜房遗爱,还是太宗当年兵变的五大功臣之一,在狱中为求活命,违心地按长孙的暗示,将吴王李恪诬攀进来,仍是不免一死。

薛万彻至死也不能瞑目,临刑前叹息:未为国而死,却死于房遗爱。

吴王李恪就死之前则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善良,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太宗庶弟江夏王李道宗流放象州(在今广西),病死于半途之中。

一干人犯的家属,皆流放岭南,入官为奴婢。

人头滚滚,哀声遍地。被翦除的这一帮,无不是皇亲国戚,影响巨大。长孙无忌制造的这一冤案,震慑了整个唐朝,他与褚遂良已成天下无敌之势力。

不欠不过,这个守则,多么难为,为人臣子,居然权利高过皇帝,逼得皇帝杀死手足弟兄,死期何远?

玲珑以前最崇拜的皇帝就是太宗皇帝,当自己在李恪身边呆了良久,间接从李恪身上接触到了太宗皇帝后,在明白,也许,对一个国家太宗皇帝绝对是明君。

唐朝的繁荣,其他国家的臣服,玲珑是深有感触的。

那个时候四海皆平,集市上来往的商旅各个民族的都有,繁华极了。

但是对于自己的子女,太宗皇帝偏心到糊涂,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回 老贼真残忍 玲珑表真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