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一笔虚妄录>第三百四十四章 千手观音2

这故事颜海是头一回听。/p

他本来就不是信徒,对一切神仙菩萨之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听完之后,皱了皱眉头。/p

这个皱眉的动作是学的御步的,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像是有疑问,倒像是没听明白似的。/p

“我怎么觉得有点奇怪?”/p

闵行道:“哪里奇怪?”/p

颜海道:“我要是出家做和尚,我爹肯定舍不得放火,不然把我也烧死了怎么办,再说我爹要是得了怪病,要我出一只手一只眼睛,我爹肯定恨不得死了算了,还有妙庄王烧死五百个尼姑,也是罪有应得啊,救他了那五百个尼姑岂不是白死了?”/p

闵行略微思量:“没毛病。”/p

御步道:“佛家传闻,常有舍身之举,倒不是说真的,而是以此来警示世人,不必太过认真。”/p

宁昭点头,又去看那一座小的石像。/p

符纸被她揭了下来,手掌心的眼睛滴溜溜乱转,在看到宁昭之后竟然纷纷合上了。/p

“还我吧。”众人眼前,凭空伸出来一只手,雌雄莫辩的声音一并响起。/p

闵行一咕噜从凳子上掉到了地上。/p

车中人的手已经将石像拿了起来。/p

“这石像是我带回阴阳交界的,这里面有一条亡魂,其中倒是有一段故事。”/p

“等等,”颜海穿好衣服,从厨房里搬出来火盆,摆上瓜子,“可以了,说吧。”/p

瓜子皮磕磕的往外吐,车中人忽然觉得自己沦落成了说书先生。/p

说书先生没有惊堂木,只能平淡无奇的开始了自己的故事。/p

....../p

这石像是暮云镇一位叫做文闻的女子所刻。/p

文闻十六岁的时候,父亲也生了疮毒,怎么都治不好,满脸都是,刚开始还只是红肿,天气一热,就开始溃烂流脓。/p

臭味吸引来了无数的苍蝇,每天聚集在屋子里挥之不去,文闻忧心父亲,每天给父亲扇风清洗,喂药喂饭,将父亲照顾的十分好,白天还要做一家人的饭菜,十分辛苦。/p

好不容易等到了天气凉快一点,文闻的父亲病情总算是好受了一点,面疮却还没有好。/p

这一日文闻正在家门口洗衣服,就见一个邋遢道士从村口过来,上下打量文闻一眼,便道:“你家中是你父亲病了吧。”/p

文闻连忙点头称是,又问道长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办法可以治他父亲的面疮。/p

那邋遢道士道:“我自然知道,而且你父亲这病要治也很容易。”/p

文闻连忙将人请到家中,将家里人都叫了出来,听道长说话。/p

她家中母亲已经去世,只有一个祖母和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p

道长道:“你们可听说过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传说?”/p

三人齐齐点头。/p

道长道:“你父亲去年冬天,是不是在山里挖树根烧炭?”/p

文闻惊道:“这您也知道,就是从山里回来之后病倒的!”/p

道长道:“他在山中挖树根的时候,一锄头正好挖到一个蚂蚁窝,原本他可以置之不理,可他却用干草点了一把火,将这一窝蚂蚁烧的干干净净,如此算来,岂止是五百条性命。”/p

文闻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都露出了惊骇之色,难道父亲长这面疮,是那一窝蚂蚁来报仇了?/p

文闻看一眼邋遢道人,“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道长,我父亲是无心的,请道长救救我父亲吧。”/p

道长叹气,道:“本来这种因果之事,我不应该沾染,可是既然你诚心求我,那我就指点你一条明路,在你父亲烧蚂蚁的地方,蚂蚁灰已经成了一块石头,你去将那块石头拿回来,刻成千手观音石像,然后将刻下来的石灰包好,放在观音像面前祈求三天,然后将石灰给你父亲用无根水冲下服用。”/p

文闻道:“无根水是什么?”/p

道长道:“雨水。”/p

文闻心道这倒是不难,大喜过望,在地上狠狠磕了三个响头,起身就要去照办。/p

可是那邋遢道人却拦住了她,道:“还差一味药引。”/p

“什么药引?”文闻的祖母也着急起来,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有救了,能不着急吗。/p

邋遢道人道:“药引就是至亲之人的一只眼睛,一只手臂。”/p

此话一出,三人都呆住了。/p

祖母抱着孙子,期期艾艾的看了文闻一眼,老泪纵横:“文闻啊......这、这是你爹啊。”/p

文闻有些仓惶的看了一眼邋遢道人,低声道:“道长,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p

邋遢道人起身:“这是唯一的办法,你们至诚至孝,才能够救回他。”/p

话音一落,这邋遢道人就已经出了门,飘然而去,不见了踪影。/p

文闻追到门口,哪里还能看到邋遢道人的影子。/p

她一回头,就见祖母跪在了她面前。/p

“文闻,你、你救救你爹,以后你的事,就是你兄弟的事,他给你养老送终,文家就这么一根独苗,实在是不能有事啊。”/p

窗口文父也期待的看着文闻。/p

文闻见祖母老泪纵横,自己也忍不住哭了起来的,将祖母搀扶起来,道:“祖母放心,我会救父亲的,我这就去山里挖石头回来,祖母将无根水准备好。”/p

她当天就上了山,找到那一个烧黑的蚂蚁窝,果然里面有一块石头,黑乎乎的,看着又重又大,拿在手里却轻的很。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四章 千手观音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