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我有一只外星猫>第204章 关于上帝的一点推论

“我们继续往下看。”余小星的飞快的屏幕上触动着,像是在上面跳舞的精灵一样快速而灵动。/p

当然,这也是黑大头的意识在操控这两只手。/p

“记载上还描述了这艘船的大小:长300腕尺,也就是133米,宽50腕尺,也就是22.3米,这个尺寸比例,你作为一个物理学的大学生,应该也对地球上航天飞机有所研究吧?”/p

“你的意思说说,《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的尺寸比例其实和我们现在地球上研制的巨型航天飞机的长宽比例极为相似?”/p

被余小星这么一提醒,张胜男好想也立刻意识到什么。/p

余小星点点头:“是的,和像我们的巨型宇宙飞船的尺寸,足够能够装下很多地球上生物,雌雄各一只的那种。”/p

“但也有可能我们现在地球上的巨型宇宙飞船的尺寸就是仿照诺亚方舟的尺寸造的,我不知道当时的设计师是不是有这方面的灵感。”/p

“但诺亚方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p

“故事中提到:那年诺亚走出方舟的时候是600岁。而且《圣经》中提到诺亚是活了950岁。诺亚在他500岁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做闪,一个叫做含,一个叫雅弗。”/p

“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现在的寿命,能够活到95岁已经是烧高香了,活到950岁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500岁的时候还有生育能力。”/p

“除非那时候的科技已经有类似于冬眠技术这种使得人长寿的方法,这可能和宇宙远航也脱不开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速度越快,时间就会变得越慢,在高速可能就是一年。”/p

“巧的是:我们华夏古代也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说法,根据爱因斯广义相对论来讲,上帝和神仙生活的天堂和天庭可能就是宇宙中高速飞行的星际航母,所以上帝和神仙在传说中都等活得比乌龟还久。”余小星说。/p

“你的意思是说,人的寿命其实也是先是一个递减然后再是一个递增的过程?”张胜男好像盖特到了余小星的话里的意思。/p

余小星点点头:“是的,寿命更长,是文明先进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更长的寿命,生命是无法进行漫长的星际旅行的。”/p

张胜男点点头好像也同意了余小星的看法。/p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p

“为了确定生存环境,一开始诺亚放出一只乌鸦出去,而乌鸦没回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放出一只鸽子,而鸽子为他衔来一根橄榄枝。”/p

“这让我想到华夏一个叫《盗墓笔记》的小说,面对刚刚打开的地下墓穴,盗墓者常常会放出鸽子来试探墓穴中的空气质量是否适合人类生存。”/p

“我想,这也是我们到达一个新的星球上,为了试验飞船外界环境是否适合生存所作出的最合理举动。”/p

黑大头通过余小星的电脑吸收网络数据中,几乎饱含地球网络上的所有信息,当然也包括一些着名或者不着名的小说。/p

余小星继续语速飞快地说道:“故事往下是这样的:二月二十七日,大地全都干了。上帝对诺亚说:“你和你的妻子,你儿子儿媳们都从方舟上出来吧。把你带上方舟去的各种地上生物,鸟兽爬虫都放出来吧,让它们滋生繁衍,遍布全世界吧。”诺亚就同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们从方舟上走出来。”/p

“为什么诺亚在鸽子为他叼回橄榄枝之后,没有立即走出船舱,而是等上帝告知外部的情况之后才出来呢?”/p

“为什么上帝能够帮他看到外部环境呢?”/p

“我想大概可能是这样的:诺亚这时候开着方舟号宇宙飞船在地球上着陆,他能够通过向外放鸽子测试近处的外部环境情况,而远在天上的上帝可以为他看清周围大范围的环境,或者全球的环境。”/p

“而当时上帝应该在天上的一个绕地行星上,或者另一个方舟中。”/p

“所以,在上帝在天上为诺亚确定了外部环境的安全性,这时候诺亚听到上帝的通知才敢在船舱中出来。”/p

“这就相当于我们想要登陆火星,会派一个巨大无比的航天飞机进入火星的预定轨道,然后再派另外航天飞机里的一个小的载人航天器进行着陆,而作为母舰的航天飞机则在火星轨道上,像是一颗火星卫星一样为着陆者进行空中导航。”/p

张胜男和希维斯无比被余小星分析的这些细节感到震惊,甚至都嘴巴微张地看着他。/p

余小星继续说道:“故事最后说:诺亚就听到上帝的通知就同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们从方舟上走出来,各种地野兽、牲畜、鸟类和爬虫都是雌雄配对的生物,也都下了船。接着,诺亚为上帝修了一座祭坛,上帝收到了诺亚的祭祀,他说:“我再也不会因人类而使大地遭到灾祸了。不论人从小就有多少邪念,我都不会像这次那样毁灭一切生灵了。”/p

“重点一:诺亚为上帝修了一座祭坛,上帝收到了祭祀信息。”/p

“我认为:诺亚不是建造的祭坛,而是一个很强的信号发射器,向正在远离地球的上帝发射信号进行继续交流。”/p

“重点二:上帝说:‘我以后再也不会像这次一样随意毁灭一切生灵了。’”/p

“这说明上帝以前至少毁灭过一个星球的生命,那么故事刚开始,上帝在实施诺亚方舟计划之前说‘人类太罪恶了,我要发洪水毁灭他们。’”/p

“请问物


状态提示:第204章 关于上帝的一点推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