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是庐江……地点不对啊。/p
“子义,你这朋友,叫什么名字啊?”李邈有些诧异,难道三国时期还有些将领不愿出世,而是宁愿结庐而居吗?/p
我们的李邈童鞋明显是想偏了,结庐而居的都是些隐士,而隐士都是些谋士。但是太史慈却又说是驰骋沙场的大将?/p
“儒将?徐庶周瑜一般无二的人物?”/p
李邈头晕了,秀逗了吧,要是真的庐江有这等人物,刘勋那货怎么可能不三顾茅庐来将这位大仙请出去?/p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科普一下历史知识了。/p
东汉末年的“党锢”(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之祸,使读书人吓破了胆识,也让他们对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丧失了最后的信心。/p
董卓入京之后,更是有许多读书人弃官归乡,当时甚至很多年少的读书人索性不再过问世俗之事。一时之间,归隐成风。/p
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出一大堆的三国“隐士”。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大名鼎鼎的荆襄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等四人了。/p
司马徽,字德操,庞德公送他雅号水镜先生。因别人向他推荐名士时,他总是说“好、好、好”,故而又被称作“好好先生”。/p
刘备入荆州时曾聘请司马徽为官,但司马徽并没有应允,反而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二人。/p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时征聘司马德操,而令人惋惜的是,此时司马徽先生却已因病逝世。虽然司马徽才华横溢,但是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p
不过,经司马徽教授的学生之中却有许多不凡人物,诸如向朗、刘廙、李仁、尹默等人。还有一人名叫庞德公,也是荆州名士。/p
时任荆州刺史的刘表一直都邀请他出山做官,可是他坚辞不受,刘表只好登门造访。刘表童鞋用天下来请求,但是庞德公却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来断然拒绝。/p
刘表见到实在难以将这货收罗帐下,只好叹息而去啊。/p
庞德公作为隐士虽然始终不愿出山,但是他的儿子却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他的侄子更是大名鼎鼎的庞统,而这位英才则是庞德公一手培养并推崇之至的。/p
还有就是司马懿的名师胡昭,字孔明,对,你没有看错啊,他就是字孔明,和诸葛亮字相同,不过不清楚后来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拼死较量中,有没有司马懿将诸葛亮想象成了自己的老师,从而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想法。/p
他比诸葛亮年长二十岁,又比诸葛亮晚死了16年,最后以八十九岁高龄得到善终。/p
司马懿的长子名“师”,次子名“昭”,便是寓意师从胡昭之意。/p
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p
虽然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p
最初他避乱于冀州,李绍征求胡昭,但是他都是很明确的拒绝了,宁愿隐还乡里。/p
曹操做司空丞相的时候,也多次邀请,胡昭无奈之下只好应命见曹操,但到了之后,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仍恳求归去。/p
曹操**才举世皆知,死皮赖脸求了又求,求了又求吗,但是最后却不得不无遗憾地说:“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p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胡昭有多隐士了。/p
还有就是和华歆本来关系很好,但是却与他割席断交的管宁了,管宁自从避乱辽东之后,曹操乃至曹操子孙邀请了很多次,但是管宁全都拒绝了,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也有记载称“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p
三国时期的隐士很多,但是还真没听说过庐江有一位,现在太史慈这么说道,不由得李邈不胡思乱想。/p
“哈哈,将军到了就知道了,将军定然听说过我那朋友的名字。”太史慈卖了个关子。/p
“还认识?”/p
李邈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既然太史慈如此信誓旦旦,这就说明了隐居的那位将军应该曾经在出世过,而且最起码是一位很出名的人物,想到这儿,李邈愈发期待了。/p
到底是谁呢?/p
“李将军在想什么?”太史慈将射杀的那些东西收拾好之后,全交给了随来的扈从,想要继续驾马向前,却看到李邈在苦苦冥思着什么。/p
李邈想得头都疼了,都没想到庐江有劳什子名士,只得心中暗暗叹息了,待会儿只能见招拆招了,李邈后世看电视可都清楚,这些猛将了谋士了总愿意在投奔你之前先考考你,再决定是否投奔你,刚才的太史慈就是明证……这些家伙……特尿性。/p
“唉。”李邈叹了一口气,总得给人家选择的权力不是吗?可是,真的不想给啊,全绑架过来多好。/p
李邈心想自己应该找些贾诩了诸葛亮一类的毒蛇来,没有这种谋士使坏招,自己虽然多涨了两千年知识的脑子,依旧不够看啊,猪哥当年坑姜维的那一手就不错。/p
这坑人,不分国界,更不分时代啊。/p
古代人的脑子和坏水一般更多,那时候没电脑,混政治,稍有不慎就会被刑场问候全家的脖子,他们不由得不谨慎,不思考。/p
这样想来,我们真是狠纯洁的孩纸。/p
“纯洁得就像一张白纸。”李邈撇了撇嘴,谁再说我**、荡我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