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高乐失踪了?”

斯特拉瑟坐在办公室里听取着海德里希的报道。

“元首…非常抱歉,是我们看管不力。”

海德里希惭愧的低下了头,上次的事情还没有过去,现在又出了纰漏,这让海德里希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心。

“我已经命令史塔西展开追捕行动了。”

“没关系,尽力就行了,抓不到拉倒。”

斯特拉瑟并不知道海德里希心中所想,所以他只是摆手示意海德里希不要过于紧张了。

作为接受过系统性历史教育的人来说,干掉一两个人来改变历史趋势只是一种不算重要的手段罢了。

无论成功与否都不足以让斯特拉瑟感到绝望。

自从刺杀罗斯福失败、斯大林死亡之后,斯特拉瑟觉得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值得消灭的领导人了。

戴高乐自然也改变不了什么,反正二战法国在有戴高乐的情况下也输给了德国,自然不用如此担心戴高乐会带来什么麻烦。

“遵命,元首。”

海德里希说道。

“往土耳其和伊朗方向的渗透怎么样了。”

斯特拉瑟比较关心德国往中东方向的渗透,这才是关乎德国的能源命脉。

“土耳其的态度比较模棱两可,他们一直恪守着凯未尔定下的中立原则。

上一次世界大战他们损失惨重,所以这一次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们是不会轻易站队的。

至于伊朗,他们的国外礼萨汗倒是表达了愿意跟德国合作的意愿。”

海德里希的答案并没有让斯特拉瑟感到惊讶,土耳其发挥了他们在二战中左右横跳的传统。

不过,海德里希也发挥了他超额完成任务的传统。

这次行动,他除了接触土耳其以外,还接触了其他中东国家。

除了伊朗,伊拉克和沙特也表现出了愿意跟德国合作的意向。

这些中东国家早就不满英国在当地的统治,但是他们自身又没有足够的反抗能力,自然寄希望于引入强敌强援来抵抗英国人。

实际上,他们早就有接触德国的意愿了。

只是因为德国的国家制度而心存疑虑。

不过现在德国人都直接找上门了,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打算。

“如果中东国家愿意跟我们合作,那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经济援助,技术援助,这些都是可以谈的。

斯特拉瑟决定要派出外交官前往中东。

能拉拢一个是一个,这些产油国对德国的战略计划至关重要。

“不过这样的话,那么土耳其我们就更要拿下了。”

想要进入中东,土耳其是必须要经过的一环,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是通往中东的门户。

所以说那种土耳其可能难度不小,付出的代价也会很大,不过德国还是得硬着头皮上。

“土耳其就让斯特莱斯曼去吧,我相信他能搞定这个国家的。”

还好斯特莱斯曼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因为飞机失事去世,不然斯特拉瑟也不知道还有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等等,飞机?

“这次出访土耳其还是让他坐船去吧。”

本着玄学的角度,斯特拉瑟觉得坐飞机不是一件什么吉利的事情。

……

“我说,这些动员兵的成分好像有些复杂啊。”

捷克斯洛伐克的征兵处里,一名负责登记信息的下士看着记录在册的士兵信息不由得咋舌。

维也纳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

因为经济危机,这些人才有不少无用武之地,所以被德国国防军优渥的待遇给吸引了。

因此,下次在名单上发现这些人除了有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以外,还有不少出生地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等等。

“这些人的种类多到就像我昨天拉的便便一样丰富。”

“瞧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跟他一起负责登记信息的同事说道:

“如果你去了东普鲁士,你会发现那边的成分更加复杂。

那你有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芬兰人,种类比起维也纳可是只多不少。”

“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打起仗来可不好协调。”

下士有些担忧,毕竟现在这些国家可没有什么通用语言彼此之间的协调可非常困难,只能依赖翻译进行。

要是打起仗来沟通只能让翻译来了,这是非常浪费战机的。

“没有关系,这些来自其他国家的动员兵,经过训练之后,也只是用来填线,正面进攻的部队还得靠我们日耳曼人。”

同事说的是事实,不过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国防军不想让这些部队进行主攻。

不过跟身经百战在十万国防军计划当中培养出来的老兵相比,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就显得孱弱了。

必须要经过一场战争的洗礼他们才能担当大任。

现在德国的精锐部队还是十万国防军的底子加上德法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几十万大军。

国防军的扩军计划中,技术性兵种和装甲部队还是大部分由德国人担任。

那些欧洲其他新并入的领土上的非德意志人编入的部队主要用于填线和保护后方。

德国现在虽然进行了扩军,但是还是控制了扩军的速度,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因为如果不需要攻击苏联的话,那么德国不需要过多的步兵师,那样只会无意义地消


状态提示:第338章 军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