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继位之后,就取消了朱桂豫王的封号。/p
朱棣原来就是燕王,他就是凭借藩王的势力最后坐上皇帝的宝座的,他对兄弟们的防范是很严密的。/p
昌平公主还知道,十九年前,皇宫一把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踪。/p
皇上的人一直在找寻建文帝,他最担心建文帝勾结诸王卷土重来、东山再起。/p
昌平公主和朱棣在一起生活、相处了很多年,她对朱棣的秉性是非常了解的。/p
如果有人在朱棣面前用这件事情来陷害代王,而代王和谭家走得很近,翟中廷在皇上跟前呆了很多年,除了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外,他对皇上的脾气秉性更是了如指掌。/p
昌平公主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老爷这次被抓,很可能和这件事情有关。/p
马车行驶到镇北桥的时候,后面已经跟了黑压压一大片人——人们关心谭家人的前途和命运,想跟着车队到谭家大院去看看。/p
马车左拐上了北街的时候,昌平公主远远地看见,在谭家大院的门口,站着十几个带刀的衙役,还有一些官兵,看情形,查抄谭家大院的不仅仅是县衙的人。/p
这里面,肯定有章知府和翟中廷派来的人。/p
谭家这块肥肉,他茅知县一个人是吞不下去的。/p
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既然机会来了,他们会放过吗!/p
南院的门口也有站着一些衙役和官兵。/p
衙役和官兵个个手执利刃。/p
这些衙役和官兵不是来保护院子里面的东西的——值钱的东西,他们已经在第一时间里一扫而空,这些衙役和官兵应该是来阻止谭家人进院子的。/p
只有把谭家人赶走,茅知县之流才能安心霸占谭家大院。/p
南院和北院的大门上贴着白纸黑字红印封条。/p
衙役和官兵虎视眈眈地望着从眼前驶过的马车和坐在马车上的人。/p
在南院西边的谭氏祠堂的大门外和大街上聚集着很多人。很多人看到马车以后,迎了上来。/p
马车和迎上前来的人群在南院的大门前回合。/p
到跟前,昌平公主才看见,族长拄着拐杖走在人群的前面和中间,人群走的比较慢,因为族长的步子比较慢,他们不得不就着族长的速度。/p
姬飞拽紧缰绳,勒住马头,马车缓缓停下。谭为仁第一个跳下马车,马啸天和谭为礼也跳下马车。/p
三个人走到第一辆马车的跟前,将昌平公主扶下车。/p
昌平公主紧走几步,伸手抓住蹒跚而来的族长的手:“老太爷,老太太是否安好?”/p
几位年长的族人搀扶着族长,昌平公主分明看见族长和众人的眼睛里面全是泪水,有些人的眼泪已经溢出眼窝,/p
昌平公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这种不详的预感,从一走进歇马镇就有了。/p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傍晚的太阳挂在山脊上,血红的晚霞照着整个歇马镇,可歇马镇人的脸上却阴云密布。/p
族长嘴角蠕动了好几下,一句话憋在嗓子眼里,就是不愿意说出口。/p
“族长,让您和族人受到这样的惊吓,昌平愧对谭氏家族的老少爷们。”/p
两行热泪从昌平公主的眼窝里面滚落而下,眼泪是为老太爷和老太太而流的,她已经从族长和众人的眼睛里面看到了结果。/p
“昌平,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愧对昌平和国凯的应该是我们,国基没有保护好老太爷和老太太。”/p
族长的话一出口,几个族人竟然哭出了声,几个女人哭得非常伤心。/p
“族长,老太爷和老太太在哪里?”昌平公主已经知道几个女人为什么悲痛欲绝了。/p
“老太爷和老太太在祠堂。”/p
大家自动让开一条路,族长和族人伴着昌平公主和谭国栋朝祠堂走去。/p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姓茅的来了。”/p
昌平公主回头朝东街看了看,果然是茅知县带着十几个衙役来了,茅知县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衙役分两队走在马的两边。/p
昌平公主转身继续朝祠堂走去。/p
人群一下子散了许多,有些人直接冲进祠堂,等昌平公主走到祠堂门前的台阶下的时候,刚才冲进祠堂的一大群人又冲出祠堂。/p
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家伙,这些家伙不是木棍,铁锹,就是菜刀和斧头,还有一些人的手上拿着猎枪。/p
还有一大群人从西街冲了过来,他们的手上也拿着鱼叉、弯刀和棍棒。/p
昌平公主在台阶下站定:“族长,他们这——这是要做什么?”/p
“族长,我们跟他们拼了,咱们谭家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现在,有人骑到咱们头上来拉屎撒尿,是可忍,孰不可忍。”一个族人咬牙切齿道。/p
“族长,万万不可,谭氏家族的亲人们,你们听昌平说几句。”昌平公主走到台阶上。谭国栋、为仁和程向南站在左右两边。/p
“老少爷们,咱们谭氏家族都是有血性的,咱们只求过安稳的日子,可他们不让我们过,像国凯这样的好人,竟然也得不到好结果,你们看,骑在马上的那个人,国凯亏待过他吗!可他竟然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对这种人,咱们可不能再心怀仁慈了。”一个族人大声道。/p
“走,咱们拼他个鱼死网破。”又一个族人声嘶力竭道。/p
众人开始向东街涌去。/p
“都给我站住了,先听大太太说几句,再动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