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兀术直接否决了。
即便是在场的许多将领,也是前不久才知道金廷在云中到阴山一线,押了二十万大军。
这种事是最高机密。
而且,调度二十万大军,在文人的笔墨上只需要一句话。
但实际操作起来,从准备到真正抵达前线,可能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首先,最重要的是准备粮草。
二十万大军到云中,再从云中到安北府,预计整个过程三个月。
这三个月,算上路途损耗,大军至少要60万石粮食。
算上在安北府打三个月,还需要60万石。
一共是120万石。
但是不能只准备120万石。
因为大军不可能真的精准的在安北府打三个月,战局是随时变化的,如果大宋增援安北府,打半年也未必。
阴山之战与金国历年南下不同。
过去,金国南下不需要带多少粮食,因为南下大宋,每走几十里,就有县城、村落。
就像狼进入羊圈里了一样,还愁吃?
可是到安北府就不同,金国必须自己准备粮食。
按照这个规模,金兀术至少准备150万石以上的粮食,而且要做好往200万石走的趋势。
当然,200万石是金兀术自己做的一个红线,超过这个数字了这场战争再打下去,就完全没有必要。
为什么?
按照辽东农田产量来推算,一亩地一年产粮2石,200万石,需要100万亩田。
金国的首都会宁府,加上周边地区,都未必有一百万亩田。
加上辽河平原倒是够了。
以金国的农业技术,会宁府地区加上辽河平原的辽阳地区,可以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供给这样一支军队。
但前提是非常拮据,如果将燕云地区算上,是可以的。
金国大约有近600万汉人,这些人中有500万人种田,契丹人大约300多万,渤海人一百多万。
女真人这二十年来有所发展,人口也已经超过200万。
金国农业很发达,会宁府上京地区粮食产量不少,女真人本身就既会种地又会打猎。
契丹人会放牧。
从粮食上看来,动员20万去阴山作战,没问题。
问题就在于,没有大宋广大的基本盘,一旦200万石粮食投下去,没有取得战果,再继续投,就可能会引发内部混乱了。
所以,兀术有红线。
而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也是经过了漫长准备的。
有人会疑惑,如此大规模且漫长的军事准备,难道不是很难隐瞒吗?
其实很好隐瞒,敌人细作也很难探查。
只需要少数权力极大的人,下命令正常往云中运输粮食就可以了,无非频率高一点。
人们不会刻意去在乎每一天路上运的粮食多了几车。
这种隐藏在日常体制运转中的军事机密,往往极其难以察觉。
许多人连邻居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晓有多层保密机制的官府在做什么呢?
既然如此散漫且难察觉,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赵官家怎么可能知道?
难道赵官家通过某年某月某日金人往云中多运了几车粮食,就敢断定他金兀术押了二十万大军到阴山?
连蠢猪都不会这么儿戏。
兀术绝不相信赵官家能提前知道,并且采取一场针对阴山的军事行动。
兀术继续说道:“就算大宋的细作侦查到了蛛丝马迹,也不可能轻易断定,更不会轻易调兵去辽东,调兵不是那么简单的。”
“除非……”韩铎欲言又止。
气氛变得诡异。
除非一开始就知晓这场军事行动的那几个人透露了消息。
“你的话是猜测,是假设赵官家知道我们在阴山押大军,这都是假设,即便赵官家知道我们要打阴山,也不会想到本王会出动二十万大军。”兀术的语气有些发冷。
“而且岳飞部精锐支援辽东,也是假设,是不是岳飞部精锐支援辽东,尚且无法查证,军中岂能戏言?”兀术阴沉着脸,“若是都如此戏言,以后每一仗,下面的人都如此戏言,岂不荒唐?”
又是一阵沉默,韩铎说道:“如果不是岳飞部支援,宋廷又没有大兵团支援,辽东短时间内败下来,说不通。”
今天众人仿佛都惜字如金了一样。
关键的这一环就是辽东。
解释不通!
最大的可能还真就是河北的神武军,去支援辽东的龙卫军。
兀术继续说道:“即便是岳飞部去了辽东,也无法说明这是赵官家对阴山之战的围魏救赵,也可能是巧合。”
“那河北岳飞部主动北上,却跟我们采取避而不战的战术呢?这个行为很反常!”
韩铎最后这个问题,直接将强装镇定的金兀术破防了。
任何事都有动机。
辽东突然反转,河北岳飞部突然北上,这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是赵官家主动为之。
那赵官家因何主动采取这样的行为?
他吃饱了撑着?
兀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这件事的原因暂时议论到这里,都说说接下来怎么办?”
“必须立刻支援辽东。”乌延蒲卢浑坚定地说道,“不能再等半刻。”
“从哪里调集兵马?”韩铎问道。
“从云中!”乌延蒲卢浑说道。
“不可,韩常前日还送来多封捷报,这个关键时刻绝不能撤兵!”
众人又开始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