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国华看到陈远手里抱着一块东西,就好奇的问道:“阿远你手上抱着什么东西?”
陈远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是我哥叫我抱回来的,石头不像石头,铁又不像铁,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陈勇也不出声,从陈远手里把黏土抱过来,放到茶上,吩咐黄东去外面打包几个饭回来,中午还没有吃饭呢!
吩咐完,陈勇对着谭国华说道:“谭老,你看看这块东西是不是黏土?”
谭国华听陈勇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趣,立马戴上老花眼镜,右手拿着放大镜认真的看了起来,过了好久,谭国华脸色疑重的说道:“这块黏土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小陈这块黏土是从那里来的?”
陈勇回答道:“谭老,就是在那个鉴宝大会那里买来的,听那个开挖土机的年轻人说,就在本区广雅中学旁边,挖土挖出来的。”
谭国华看着陈勇说道:“小陈啊!你眼睛真贼,能认出这块东西是黏土,我看了半天才看出来,你这小子真行。”
“小陈你是怎么考虑的?一般人可不会买这种东西,不过是一块黏土罢了。”
陈勇沉思了一会,说道:“谭老这块黏土里面应该有东西,以我对黏土的了解,这块黏土的重量不一样,如果是一般黏土没有那么沉,是什么东西?要打开出来才知道。”
谭国华苦笑了一下,说道:“想要打开这块黏土可不容易,这可不是一般的黏土,这块黏土由多种物件混合而成,相当坚硬结实,又有韧性,是当时专门仿盗用的,应该是王者级别的大墓才有这种黏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广雅中学周围肯定有大墓。”
陈勇非常佩服谭国华的想象力,因为陈勇也是这么想,而陈勇想的更大胆,他猜测广雅中学那边应该是个墓群。
如果是大墓不可能单单只挖出一块黏土出来,应该有很多陪葬品。
只有墓群才有这种可能,因为墓群埋葬的比较浅,陪葬品也比较少。
陈勇说道:“谭老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是想要进行考古,就要找出有力的证据来,形成材料,经上面的审批过后,才能进行考古挖掘。”
“说不定证据就在这块黏土里面!”
谭国华听陈勇这么一说,顿时眼前一亮,有些激动的说道:“小陈这块黏土可不好打开,用人工慢慢凿开,需要很长的时间,又怕破坏里面的东西,你有什么办法?”
陈勇考虑了一会说道:“谭老现在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用猛火烤,让黏土烤成灰烬,这种方法一旦没控制好火候,就会损坏里面的物品。”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化学物品软化黏土,这个方法最快,也最稳妥最安全。”
谭国华有些着急的问道:“小陈这种化学物品哪里有?”
陈勇想起前世的一些配方,如果不有过考古挖掘经验,也不可能知道这些配方,配方拿来做成产品,一定能赚钱。
陈勇叫谭国华拿来纸和笔,很快就写出一个配方,叫店伙计去前面化工市场买材料回来。
黄东刚好也打包回来,谭国华已经吃过了,陈勇三人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陈勇刚吃饱,店伙计就匆匆忙忙的赶回来了,把材料交到陈勇手里。
陈勇把材料倒入一个大盆中,搅拌均匀,再倒入适量的清水,再搅拌均匀,这样就成了化学水。
然后就把那块黏土,放入化学水中,黏土马上就发生了变化,黏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融化,众人看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陈远忍不住说道:“哥你这是什么药水,这也太神奇了吧?”
过了有半个小时左右,这块黏土里面露出一块黑色地方,这个物品只看到一个角,还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
这时谭国华就激动了,脸上表情有些夸张,大声说道:“小陈你真是厉害,里面果然有东西。”
陈勇其实心里也非常激动,这一次用50块钱买回来的东西,又赌对了,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这件东西肯定不是凡品。
黏土还在融化,露出来的东西已经可以看出形状,这个东西像只大杯子一样。
又过了有二十分钟,黏土已经完全融化,陈勇拿起这件物件,用清水清洗了一遍,然后拿到茶台上摆放好。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物件,像一朵花?像一朵花蕾?这个东西形状古怪,谭国华知道这是错金铜博山炉,是香熏炉。
1968年出土于河西省满城汉墓(刘胜墓),出土了一只西汉错金铜博山炉,收藏于河西博物院。
而这一只与河西省博物那一只又有不同,不同之处是纹饰。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由炉身、盖、柄及底座组成,通高26厘米。
炉身为半圆形,其上部及盖作尖锥状山形,层峦叠嶂,山峦间有人物、走兽出没。炉身下承短柄及喇叭形座。通体满布错金纹饰。
炉体饰龙气纹,线条圆转,与起伏的山峦相融合,富于灵动之气。柄、座错以细丝线,底缘饰金地卷龙纹。
此炉汇合仙山、大海、神龙、异兽等多种元素,不仅反映出汉代人求仙和长生的信仰体系,也体现了大汉王朝“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胸怀与气度。高超的铸造技艺充分诠释了盛世时期汉代工匠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刘胜也叫中山靖王,他有120个孩子,经过生存繁衍,他的后代已经数不胜数。
此炉是怎么流传到珠江市这边的,现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