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庚子猎国>742.第742章 和平的条件

="(" =>

美国特使约翰逊的到来,并没有让曹跃感到意外,毕竟曹跃知道,历史上日俄之所以停战,完全是借了美国这个坡下的驴,曹跃也希望停战,但是他希望在停战的时候,中国取得最大的利益。 (.

. m)现在,中国占据着绝对优势,因此中国对于谈判非常期待。

而英国特使也在和曹跃代表的中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之后,离开了中国,随后曹跃接见了约翰逊,约翰逊就亚洲的和平问题带来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建议。

罗斯福家族中最有名的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就是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而西奥多·罗斯福的后台是摩根财团,摩根财团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投资财团,是美联储最大的股东,其财团成员们也是共济会高级成员。摩根财团广泛投资于美国的各个领域,其中主要控制着美国的铁路交通运输军火等部分,而美国绝大多数的军火公司都有摩根财团的股份。

而这一次,摩根财团在巴黎大量地秘密收购一路狂贬的俄国债券,如果俄国不能停战,摩根财团将承受不小的损失,因此通过摩根财团的背后游说,美国政府开始插手中日俄战争,希望战争停止。

曹跃设想的中日俄土联合进攻俄国的建议由于英国国内反对英国直接出兵而流产了,因此中国不再战斗,反而休养生息了起来,所有战线上的战斗全部停止,并且在私下与俄国进行接触交易,所以曹跃对约翰逊的建议很感兴趣,并与他深入交谈。

相比于在中国的待遇,约翰逊感觉在日本简直就是受罪,日本政府不想打,可是民间和军方激进人士因为接连的战胜而希望继续打下去,这导致了日本政府左右摇摆。日本首相桂太郎对约翰逊非常客气,但就是不明确表态,导致约翰逊在日本的一系列游说成了无用功。反倒是在中国,约翰逊觉得马上就能迎接和平的曙光了。

曹跃对约翰逊说,他希望中国能够享有和平的发展环境,也希望由美国出面主持和平,但是中国不是战败国,不能接受屈辱的条件。

约翰逊问曹跃,你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和平条件,曹跃说,我国政府对和平尤其是东北亚和平有四点建议:

一、中东铁路只是俄国道胜银行在华投资项目,而非殖民地,俄国人不具备治外法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采矿权,另外中东铁路只允许俄国人派遣工作人员以及家属,但不得派遣军警。

二、建立全新的中东铁路公司,公司董事中俄各占一半,俄方占股份49,中方占51,俄方拥有一票否决权,但中方拥有懂事执行权。

三、俄国人不得插手新疆、蒙古、满洲地区的建设以及民生,不得对中国大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指手画脚,中国也同样不会对俄国指手画脚。

四、俄国必须承认唐努乌梁海归属中国的主权问题,且双方可以按照现在边界,中国不会图谋外东北与外西北,但俄国也不要图谋中国任何一寸土地。

五、旅顺归还给中国,同样中国政府可以借给俄国旅顺口用作俄国太平洋舰队过冬,并且希望俄国帮助中国建设中国海军。

六、双方交换对方战俘,阵亡将士遗体,中国归还俄国太平洋舰队全部军舰,但因为部分军舰受损,中国方面有权以废铁价格购买四艘军舰。

约翰逊非常难以想象,中国人会提出这么一个宽容的和平政策,如果俄国人不接受这个建议,那么俄国人不但是莽夫,更是破坏和平的笨蛋了。而回到北京之后的宋育仁,曹跃只给他放了两天假,随后便让他和李经述一起担任中日俄美停战谈判专员了。

在约翰逊的努力之下,同样也是在中俄双方秘密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俄国对于不丧失国土和不赔偿的建议怦然心动,他们也通过一次次战斗明白,现在的中国不容小觑。尼古拉二世直言,将来的中国会是俄国人的一个最大的麻烦,事实证明,俄国的军事部署是有极大的问题的,这个问题就是俄国从来没有真正的将中国看在眼中,以至于部署在东方的军队数量仅仅是俄军总人数的15,而一直到战争爆发之后,俄国人在远东疯狂地扩军,导致俄国远东军队数量占总兵力的35。可即便如此,俄军依旧陷入了兵力和后勤匮乏的窘境,使得中国人的偷袭战打得俄军狼狈不堪。

俄国人更加希望日俄和平,着手对付中国,但是战斗打到现在,中俄之间反而和平曙光越来越显露无疑,而日俄之间成了死敌。

表面上中俄在美国的斡旋下逐渐和平,但实际上中国的兵工厂和运输工人在后方给日本人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及军备物资,使得日本军方的后勤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这也导致了日军在对奉天俄军远东兵团的围攻之中不会分散精力。

俄国人提出希望中**队撤出哈尔滨,同样遭到了中国方面的拒绝,曹跃就算是再有心和俄国和谈,他也知道现在中国最大的依仗就是伊尔库斯克和被困在奉天城周围的二十几万俄军。如果中国撤军放俄军安全撤推,那么当俄军离开奉天省后,自然与日军脱离接触,以此日俄两军极有可能会发生和谈,这样与黄雀计划大相冲突。因此曹跃绝不会撤军,反而向哈尔滨秘密增兵,并从这个月开始将驻防在徐州的49军主力部队一万二千人调往东北。

49军军长李志林以智将著称,性格狡猾善战,曾经担任


状态提示:742.第742章 和平的条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