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反应极为激烈,她质问安和为什么会怀疑她,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乐乐跑掉了,等安和后悔后想要联系乐乐,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她了。
……
原著作者在写这部书的时,参考了国外大量的相括专业书籍和文学创作,多重人格的病人,在分裂人格主导行为的时候,主人格是完全没有印象的,换句话说,无论是姐姐杀人,还是乐乐追求安和,桑宛筠这个主人格是毫无记忆的。
聂南山在将原著改编成剧本的时候,也参考了专业书籍,确保剧本中专业知识的正确性,文楚行和原著作者聊过后,也看了原作者推荐的那些书,连夏看过原著和剧本后,也翻阅了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了解了多重人格这种心理病症。
换句话就是,包括连夏在内,他们全部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一个人接触过多重人格的精神病人。
这给连夏的表演带来了无尽的自由发挥空间,但是同样也给她增加了难度。
一人分饰障碍的病人还是有差距的。
前者可以从发型化妆服装上做功夫,化妆大师可以将一张脸化成两张完全不同的脸,但是一个人具有多重人格,她的服装和发型是不会发生特别大的改变,改变的只能是气质和举止。
文楚行导演给予了连夏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她可以自己设计动作,但是同样这部戏也对连夏提出了更大的要求,造型师不能从外貌上给予她帮助,她全要依靠自己的演技,将三种人格分开。
对于连夏来说,这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也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挑战。
连夏给姐姐,桑宛筠,乐乐,分别设计了三套专属动作和神情。
姐姐每次出场,是阴郁、歇斯底里的。
桑宛筠每次出场是温柔、单薄的。
乐乐每次出场天真无邪,快乐爽直的。
连夏空闲时就会对着镜子做各种表情,她会告诉自己,哪个是桑宛筠的,哪个是姐姐,哪个是乐乐。
老实说自言自语的连夏给了剧组工作人员非常大的压力感,尤其是开机的第一周见识到连夏饰演姐姐时那狰狞的模样后,相当多的工作人员对连夏产生了心理阴影。
一个人到底经历过什么,才能将这样的角色刻画的如此入木三分,难道她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人?
想到这里,很多人不由得不寒而栗,自觉离连夏远一些,再远一些。
高驰是片中饰演男主角安和的演员,他的经历其实和连夏非常像,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在各种影视作品中跑龙套,可是他一直没有红。
当不成明星,高驰只能另找工作,他到一家保险公司跑保险,凭借出色的外形和过人的口才,高驰很快成为保险公司的业务骨干,有时候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已经决定在保险业闯荡的高驰被一个客户推荐给某个杂志社主编。
经过一系列曲折的不可思议的过程,他从跑保险的业务员成为某杂志旗下的专属模特,并开始在一些影视剧中客串一些非常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角色,比如男主角公司里的职员、女主角的前男友、女主角的相亲男、男主角不自量力的挑战者……
在拍摄过程中,高驰一直对那些主角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演,一定比这些人演得好。
直到今年过年,经过数月层层选拔,高驰得到了“安和”这一角色后,他感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接了电影,并在这部电影中拿下了男一号,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执导去年黑马影片《城管和小贩儿》的文楚行,而这部戏的女主角,是大明星连夏!!!
他觉得自己跟做梦一般!
但凡新人演员,都有一个共性,面对比自己名气大且公认的有演技的演员,总是不服气。
连夏当年有过,高驰自然也不是例外,在剧组第一次聚餐时,他便将连夏当成了假想敌,希望在和连夏的对手戏中发挥出色,压过对方,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自己身上。
在开机的第三天,高驰得到这样一个机会,按照剧本,高驰饰演的安和应该和连夏饰演的桑宛筠,在厨房里有一段简单的对手戏。
结果因为上午见识到连夏拿着刀处理尸体的惊悚画面后,下午高驰完全不在状态,简单的六句台词,ng了九次。
每一次问题都在高驰那边,高驰完全无法进入状态,台词也背的结结巴巴,有了上句忘了下句。
好不容易进入状态,将自己融入“安和”这个角色中,又看连夏看傻了,他连他该说什么都不知道了。
导演大发雷霆,文楚行对着高驰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训,连夏对此比较宽容,她也是新人时期过来的,她红了没几年,新人时候的艰难还没忘记呢,自然不会为难新人。
换个演员,或许高驰就没这么好过了。
从某种意义上,他确实做到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剧组所有人都鄙视地看着高驰,这家伙演得这么差,究竟是怎么混进剧组担任男一号的?!
不过在第五天厨房戏彻底结束后,高驰的状态就有了好转,他似乎已经适应了剧组的节奏,进入了角色状态,在所有属于高驰戏份中,只要是与连夏的对手戏,高驰就会表现的格外兴奋,状态也会比平时好许多。
“我给你泡了茶,别喝太多的咖啡,对胃不好。”
高驰将一杯茶推到电脑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