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一大早,先是上早朝的时候,已经几个月没出现在早朝上的太上皇突然露面了。
却也没别的事情,太上皇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前些日子户部尚书林爱卿到江南办差的时候,办了一件大事。大家想必都知道。就是林如海这一支与姑苏林家分了宗,从此往后就各不相干了。
这件事,说起来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本来,林如海做的事也就是林家的家务事,与国事上却是没什么关联的。只是林如海又身为朝廷命宫,深受朕和皇帝的重用,林家也是累世列侯书香之家。这般算来,倒也不算是小事。
大家也都知道,林家自祖上开始,一直清正,家规甚是严格。不说别的,上一代的林家家主还是朕的老师。如今,老师虽然早逝,朕对林家却一直关注着的。这些日子闹的沸沸扬扬的分宗之事朕也有所耳闻。
朕知道,朝中怕是有一大半的官员们是不赞同林家分宗的,不少人还上折子弹劾,说林爱卿数典忘祖,不孝等等。皇帝也拿给朕看了,弹劾的折子还真不少。朕今天便是要为了这个事情跟大家好好说说清楚。”
说到这却闭了嘴,抬眼看到林如海在下面跪着,早在他开始说这件事的时候林如海就已经出列跪在那里了。剩下的官员神色各异,不过老眼昏花的太上皇还是注意到,那些他以往用的惯的老臣们大部分都有一种幸灾乐祸的眼光在看着跪在中间的林如海。
太上皇明了他们的想法,不过是因为新皇一登基,虽然碍着自己这个太上皇的面子,暂时没有对那些以往就十分看不惯的倚老卖老、贪污*的老臣、老勋贵们下手,可是也很是换了一批用的顺手的官员,而这些老臣们则都被晾在了一边,只林如海除外。
林如海可算是唯一一个意外,不仅在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极为受到重用,简在帝心,更是在新皇登基之后唯一一个受到重用的官员,甚至是在新皇刚一登基就被擢升为户部尚书,这份恩宠足以让这些原就因为被晾在一边的心里有所不满的老臣们羡慕嫉妒恨,皇帝他们不敢说什么,便只能恨上林如海了,谁让林如海是一个例外呢?
早就等着抓林如海小辫子的官员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可以攻讦林如海甚至踩下林如海的机会。以至于这次林家分宗事件,不仅是那些御史言官上折子弹劾,便是那些老臣也有很多跟风附和的。
皇帝对这些针对林如海的老臣很是失望、不满。都是为朝廷效力的官员,不思报国,却只会一味的争宠,互相攻击,也怪不得新皇不用他们。
谁不知道新皇是个做实事的,也欣赏有才能、能做好事情还作风清正的人,林如海正是这一类型。太上皇亲自提拔起来的林如海是什么样子他还能不清楚?这样脚踏实地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官员才是朝廷和百姓需要的。这自然就能入了新皇的眼睛。
而这些老臣,不说静思己过,踏实做事,竟然还为了一己私利陷害同僚,这般倚老卖老、仗着资历不干活只知道要好处的官员,新皇自然不喜欢。就是太上皇,虽然念着他们跟随自己多年,是自己用得上的,也是有些不满。
为人臣子的就该像林如海一般,知进退、识时务,才能长久的富贵,投机取巧始终不是正道。
倒是那些御史言官,人家本来负责的就是这一块,倒也是心正的。毕竟若不是多年前发生了那一件姑苏林家威逼林如海孤儿寡母的事情在,林如海这样贸然的分宗真的不是好事。
皇帝陛下眼看着太上皇说着说着忽然停了,等了一会儿不见太上皇再开口,抬头一看,太上皇不知道在想什么,竟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出了神。
皇帝不得不清咳了两声,终于把太上皇从沉思中惊醒。只见太上皇收回纷繁杂乱的思绪,清了清嗓子,一抬手,指派身边的大太监禄海出来解说。
“朕身体不济,禄海你来为大家解说一番这事情的缘由。”
只见一直跟在太上皇身后的禄海公公上前一步,喏了一声,便开始简略讲述当年的公案。
“当年,林太傅早逝,林老夫人与当时尚年幼的林大人孤儿寡母扶灵回老家姑苏……
因此,当年实乃姑苏林家太不厚道,竟就为了些许财富威逼孤儿寡母,若非太上皇及时施恩相助,林家如今还在不在亦未可知。也是因此,林大人自那以后再不曾与姑苏林家来往,只当没这些本家的族人。
这次林大人下江南,一则为了皇上的差事,二则也是为了与族中和解,想要帮助扶持一些林家族内出色的儿郎,以后也可壮大林家。哪知姑苏林家的老人却抓住多年前的旧事不放,不说为多年前的错事认错致歉,竟还苛责林大人的错,说是林大人耽误了族中好儿郎。
另有,林家族中有一孩子,就是林大人这次回京城带回来的,孩子的父亲重病在床,无钱治病,母亲神志不清,族中却冷眼旁观。那孩子孝顺,千里奔赴京城向林大人求助,临走前还拜托族人帮忙照顾父亲,可是等林大人带着孩子匆匆忙忙赶到的时候,孩子的父亲早已经断了气息好几天,也没有见族中人前来关照。
如此种种,导致林大人家与姑苏林家矛盾再次激化,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好的和解终是成了泡沫。林大人这才愤而提出分宗。
总而言之,这分宗本不是林大人所愿,也不是林大人的错,而是各种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