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守军看似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实际上处处漏气。

大夏和平太久,且财政糜烂,军队人数虽多,但吃空饷的更多,十万士兵年轻力壮的能有上万就算不错。

说起来这些军队都是京城守军,是大夏最好的军队,但事实上却是从未对敌。

对于任何军队来说,没有经验,都是新军,不管如何,这都不能算是一支合格的军队。

皇城那边还没有发来命令,但是难民已经有了要突破黄杨县的态势。

所以曹志直接下令开始武力镇压。

贺府尹虽然心里着急,但是也知道现在的情况,谁也扛不住,若是不下命令,让那难民跑了出来危害京城,他自然也有责任,所以虽然心中并不怎么赞同曹志的决定,但在暂时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也就默许了。

随着曹志的一声令下,军队动了起来,虽然是在军营里面,但是黄杨县的砍杀声还是传了进来。

军队之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林正听得,脑海中翻腾起一片血海想,胃部一阵不适,脸色也变得煞白起来。

贺府尹注意到他的情况,他也是文官,一眼就明白其中缘由,轻叹口气上前拍了拍林正的肩膀,却也没多说什么。

林正注意到自己此刻的失态,对贺府尹微微拱手,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感激。

然后他的思绪回到了先前,他很快回忆起几日前的种种事情,假如黄杨县的事情是个阴谋,那么幕后黑手是谁?他又究竟有什么目的?

此事绝不简单。

似乎是被外面的厮杀声所吸引,曹守军出去了,营地居高临下,他站在最上方,位置最好的地方,看着下面。

那些都是难民,手中的武器也最多就是木棒石头之类的,铁器几乎是见不到的,还有更多人用的是手在攻击。

一面倒。

就算是新兵,锋利的武器还是造成了一面倒的局势。

难民和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是两个层次。

虽然因为有些士兵没见过血,下手犹豫,战果扩大的并不明显。

但是曹志很容易就看出这场战斗的结果。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

他已经开始想象加官进爵的场面了。

******

京城之中,方平郡既然身为阁老,出了这等大事,自然第一时间就要被传唤入宫。

他不慌不忙,换上官袍,泡上一杯好茶,坐于书房之中,看着窗外阴云密布,语气中似乎带上了一些怜悯之意思:“天时不好啊!”

唤他入宫的人还没到,他的人已经先来了,将事情禀报给他。

方平郡一边喝茶一边聆听,待事情说完,他才道:“原以为宜王手下那些门客都是些庸才,没想到这事情还真办成了,袁弘义此计策狠毒甚至说欠考虑,但他能以身试险,胆色还是不凡的,这朝堂之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有此子的一席之地。”

下属听得此言,心中难免将袁弘义的位置提了提,毕竟方大人鲜少夸赞他人,此人虽然无官无爵,但是若是得了方阁老赏识身份自然非同寻常,有一句话不是叫做宰相门前三品官吗?“大人,那些难民还在黄杨县,可能也闹不出什么事情。”

“无妨,我已有安排,现在要做的不过是顺水推舟。太子啊太子,倒像是个靶子,谁都想动一动。皇后宜王这边不动,陛下也会动的,我们只要给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就好。”

方平郡喜好书法,他的书房之中也挂着数副字。

宫人来唤他入宫,他离开时转头看向摆在正中的一幅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四十多年前沈阁老的墨宝,沈阁老在文坛威名甚重,但是字非顶尖,这幅字更写于他二十多岁初入官场之时。

过几日就将这字撤下吧!

方平郡离开之时想到。

宫殿之内,皇帝着一身道袍,脸上无喜无悲。

沈阁老的官帽放在一侧,露出花白的头发,他伏在地上,背部因为年迈而显得有些弯曲。

“黄杨县动乱,是臣管理失察之过,但事已发生,罪臣恳请陛下念在难民所受之苦难,从轻发落。”

方平郡刚进殿内,就听到沈阁老如此说。他不由得在心中轻笑,沈阁老啊,便是在官场这么多年,也从未变过。

昭庆帝的目光从沈阁老转向方平郡。

方平郡也将官帽放在地上,拜倒在地,向皇帝请罪:“陛下,臣亦有罪,不过当务之急,是平息叛乱,勿让难民进入京城之中。”

主管难民之事的沈阁老有罪,其他人难道没罪吗?

就算这事不归他管,但既然发生,又是如此大的事情,不是陛下的责任,自然是他们的责任。

“哼。”

昭庆帝的冷哼声在殿内回荡。

一个传信的宦官匆匆来到了殿内:“陛下,叛军闯入京城,现下正在四处烧杀抢掠。”

居然是最差的情况!

沈阁老的身子忍不住抖了抖。

本以为能处理好,居然有难民逃入京城,从黄杨县到京城有这么快吗?黄杨县外的守军到底在干什么?

昭庆帝的脸色铁青,问道:“叛军?有多少叛军?”

“约莫数百人,提督已经带兵开始抓捕。”

数百人,人数不算多,至少要攻入皇宫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这个数目也算不上少,因为这些人足够做一些事情了。

只要他们闹大,那难民的惨状绝对会被京城百姓


状态提示:第085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