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大家伙高兴地把泡好的绿豆和黄豆铺起来。
张云打算在靠近村子的地方盖房子,毕竟住的太偏也不好。红梅快声快语道:“我们家旁边不是有一大片地,原来是有几户人家,战乱时都没了,你去村长家里说说,买下来盖房子,咱们也离得近点。”她知道张云卖秘方的事,跟她爹娘说了,张老爹听了,咂咂嘴赞叹一番,嘱咐她不要出去说,而且告诉张大娘全当不知道。这家人确实可靠。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里的长辈仁义后辈也差不到哪里去。
张云见过那一片地方,确实很大。这样可以盖个地方专门放豆芽,然后自家再盖一个大大的院子。她请张老爹帮忙寻几个泥瓦匠的好手,张老爹点头答应。
豆芽并不是都一块生好的,剩下的今天早上看着都可以了。张老爹和张国才分别提了担子去了邻村。红梅和李老汉几个则在村子里卖豆芽。张云每天需要给镇上送豆芽,则每天驾着驴车去镇上。大家上午卖豆芽,过午收摊。吃过晚饭聚在张云家里。
张云在镇上的时候去布庄撕了一丈花棉布,一丈黑布。又买了一车的吃食,不能亏待了姐弟妹几个的身体。
今天把剩下的豆芽都卖光了,还有好些人问。家里的豆芽最快后天才能好,没买到的人只能等下一次。
张老爹已经找好盖房子的人了。明天空闲下来,张云打算先把放豆芽的棚子盖好。
大家走后,天已经黑了,张云吩咐弟弟妹妹在家不要出去,自己提着灯笼往外走去。村长家里显然是刚吃过晚饭,一大家子,村长爷几个坐着聊天,两个媳妇正在收拾。
村长的婆娘李氏热情的跟张云打着招呼:“云丫头,吃饭了没?”
“吃过了,大娘。”张云走到屋里,对村长道:“村长大伯,我来找您有些事。”李长明和李长孝站了起来:“爹,俺们先回屋了。”村长点点头,任他们去了。
此时堂屋里只剩下村长夫妇和张云。张云拿出篮子里的布,递给李氏:“我今天去镇上见这布好看,就扯了一块。大娘不拘做个衣裳被面儿的。”
李氏拿出来一看,好大两块儿布!花色漂亮,黑色纯正,那是一个爱不释手,不过她还是塞了回来。
“我们家来这里两年多亏村长仁义,要不然我们一家住那里去,您要是不收就是看不上我们了。而且我爹娘去了多亏村里的叔叔伯伯们,他们才能有个棺材板,还立了一座大坟,将来我出息了一定报答首山村。”
李氏抬起袖子,抹了抹眼泪:“唉,你这孩子,是个好的。只要能帮的,俺们一定不藏虚。”
村长有些无奈,他这个婆娘一向听风就是雨,不等他说话自己先做主,叫村长没办法。不过也被李氏制了几十年了,一辈子就这样了。
“云丫头,有啥话你就说。”村长道。
“我见张国才大哥他们家旁边有一大片无主的地,我想买下盖房子,不知可行不?”
村长两口倒吸一口气,买那么一大块地盖房子,看来这丫头发了横财了,钱有那么容易挣得?莫不是...村长面色沉了下来,不吭声。
“唉,我说实话吧,我们姐几个实在要饿死了,没奈何,我把家里做点心的秘方卖给了镇上的王家,村长可以差人打听打听,我的钱来路绝对正常。”
村长这才缓和下来:“原来是这样。大伯也不瞒你,那片地是以前的人的,现在那几家人战乱时都找不到了,空了这四五十年,就是那家的小孩儿也该老了。现在这地名义上已经充公了,你要的话在村里备个案,几个长老按了手印就成。那块地约莫有一亩(600多平方米),住宅地比耕地便宜一点,三两银子。”拿人家的手软,饶是村长自诩公正,也存了私心,给了张云一个最低价。
“行”张云高兴道。
“既如此,那地就归你了。你明日午后去村子的议事堂去,几个长老都在那里,把手续办了。”村长表态。
张云道了谢,说天色太晚,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便来了四个中年汉子并三个半大小子,几人都是本村和邻村盖房子的好手,小子是几家儿子,准备传承手艺的。
这里一般是一天二十文,中午管一顿饭。张云中午时常不在家,没法做饭,便道一天给他们四十文,让他们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几人喜得不行,吃饭能花几个钱儿?忙向张云道谢,保证给她做的好。要做就一步到位,张云让他们先把杂草和破院子铲平。
下午张云去议事厅画了押,这块地归她了!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外来的张家发达了!
这一块儿地方实在大,收拾了两三日才好。期间张云脱张老爹买了青砖。青砖一车车的拉进来,盖了两百多平方米的院子,院子挨着红梅家,主要生产豆芽用。院子里盖了一间屋子,堆放豆子和各种工具,院子里都搭上棚子,铺上砖头,干净整洁。总共花了十天时间。这一项花了张云将近十两银子。
接下来就是盖自家住的屋子。镇上的活儿忙完了,香满楼掌柜赵升高兴之至,给张云封了二十两银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酒楼的生意渐渐稳定下来。张云又给掌柜的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每日里请大厨在大堂炒些简单的小菜,既不影响生意,又吸引了顾客。这样的后果就是镇上的家厨和女人们也有了去香满楼一饱口福的机会,他们吃着美食,学着炒菜的做法,一举两得。
张云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