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姐妹们的劝慰中安下了不少心,至于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却被青玄请去安排郡主府中的各种食物,不过是些客人该在哪里坐,座次怎么排列,该上的菜品之类的事情,都是写没有多少油水却十分繁琐的事情,贾母待要说管些重要之事,青玄皆用内务府自有规制回应,免了她们那贪婪的目光。
三日的时光转眼即过,在敲锣打鼓中迎亲的陈云缓缓而来,黛玉也披上了凤冠霞帔,戴上了盖头,早已被偏执迷了心的贾母看到黛玉这新嫁娘的模样,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宝贝女儿贾敏当年出嫁的样子,心里的一丝温情又缓缓的浮了上来,不再叨叨的说让黛玉去了陈府好好照顾贾家的事情,而是讲述黛玉如何孝顺公婆,礼让忻子,处理家事各样的事情,说着更是想起当年自己也是这般的对敏儿说的,不禁老泪纵横。尤氏等人在黛玉面前提了提宁国府的事之后,没有再三的多言,她这个聪慧的人早就知道以宁国府的行事不过是自取灭亡,只不过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又是继室,又能劝的了谁。此时在黛玉面前提一提,也算是尽了自己夫妻和母子情分,将来皇上如何处置不过是任由天意而已。
至于湘云,史家成为平民她也真正知道了平民丫头是怎么样生活的,更何况史家虽然没了爵位,两个叔叔身上到底还是有当初军部的小小职位的,就是这样,湘云才知晓自己当初吃着碧埂米饭,肥鸡大鸭子的事物还嫌油腻,如今每日不过是白米饭,身上的衣物都自己动手,晚上点的是油灯而不是蜡烛,比自己抱怨的时候何止是苦了数倍。此时她终于收敛了自己身上身为侯门秀的傲气与娇气,才明白当初自己抱怨在家做事辛苦,简直是丢尽了脸,怪不得婶婶不给自己好脸色呢。自己以前不愿意回家,嫌史家的规矩重,可如今哪里还有银子能请来女工针线好的绣娘来教导,自己来之前,叔叔和婶婶还千叮咛万嘱咐要自己和黛玉妹妹拉关系,让他们能换个有油水的地方呢。
在经过一番繁琐的礼节之后,嫁妆出了门,满满当当的嫁妆叫世人艳羡不已,那头的嫁妆进了门,这头了嫁妆还未出门,再加上在前头摆着的皇上皇后的添妆,更是叫人羡慕嫉妒。黛玉带着对未来的惶恐不安上了轿子,青玄已经早早过去夫家整理新房。总算是没有出什么差子,第二天看到黛玉略带羞涩的脸,青玄放下了心。
这一承众人津津乐道的婚礼足足在京城闲人们的嘴里念叨了半年有余,那位史书上只留下陈林氏和数字记载的定国侯夫人,却成为千古之后无数女人欣羡的对象,一生三子一女,三字都是史书上留下记载的千古名臣,女儿成为了叫皇帝说出‘朕之皇后,犹如朕之手足’的千古皇后,自己的丈夫实现了在皇帝面前立下的誓言,终身没有纳妾。
黛玉自然不知道千年之后自己在青史上的名声,她也顾不上,新婚的日子比往日在贾府里的生活犹如天上地下,陈大将军夫妇都是开朗明理之人,从来没有苛求规矩,陈夫人除了刚成亲那两天,也从来没有要求陈云黛玉夫妇俩每日前去请安,一家人不过是每天早上一起吃早饭,顺便说一说该做的事情。黛玉刚开始还不习惯,只是婆婆的要求她一个新媳妇不好反驳。习惯了之后,倒觉得这样更好,大家也相处的更加和睦。更不用说陈雨也是个伶俐的性子,这位忻子自黛玉嫁进来之后,每日来说说闲话,却老在不经意之间说一说陈家亲戚和下人们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陈大将军家关系虽然简单,但是陈家宗族人倒也不少,他们这嫡支自然也得承担起责任,家大业大少不了各种是非,这些人虽然生活穷困,可礼法上却不得慢待,黛玉织染知道她的好心,两人相处也更加和睦。
虽然陈夫人已经说了不用黛玉前去请安,黛玉自然不是个矫情的人,除了休沐的时候,公公和陈云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情,公公便是卸去了身上的军职,却仍是皇上的心腹,每日都是随侍。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吃饭,黛玉也不愿意,因而经常到陈夫人那里和婆婆忻子一起吃饭闲聊,要是天气不好,便在屋子里和青玄紫鹃等人一起吃饭,大概是贾母良心发现,紫鹃除了自己的卖身契她父母亲友一家子都被贾母送给了黛玉,成了黛玉的陪房。
这一天黛玉正在陈夫人房里吃中饭,突然外面的人来报太上皇宾天了,黛玉此时也已经跟着陈夫人理事了,因而忙忙的命下人们拆除喜气洋洋的纱绸,换成白绸,又都按品大妆,进朝哭去了。举朝都不敢吃酒玩乐,生怕犯了忌讳,也不敢孝中嫁娶,王夫人本想这个时候将探春再嫁出去,自然是不能了。后宫里的娘娘们也都卸妆减膳,又抄写经书,以示孝敬。
皇帝以月代年,三月之后便算是过了孝。此时他终于准备秋后算账了,一道道凌厉的圣旨将朝中大臣们打的摸不着头脑,风行雷厉的朝中的官员一户撤换的一般,并且皇帝是早有准备,那些官员刚刚被解下了头上的顶戴,便有平时不起眼只是老实做事的副手换了上去,大臣这才知道皇上早有准备。更何况这些日子他们放下心之后,又做了不少的手脚,谁能没有个投机之心,窃铢者贼,窃国者侯,贾家当年都敢匿藏忠义老亲王的私生女,想要奇货可居。更不用说这些大臣们本来就不是安分的。倒是那些关在牢中的,反而什么都不能做,真被皇上问罪时反倒没有了更多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