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家回来之后,还有几天就是月半了,祭祀的事情还是要准备,不过今年就准备的比较简陋了。
七月十三的这天晚上,林清照旧锻炼神识,哪知道延伸出去的神识中看到了城外许多地方有星星点点的火光,还有人员的走动。
原来这是难民们在给亡灵上香烧纸,脸上的表情上满是悲伤。
林清看了很伤感,就跟现代看那部地震的灾难片一样,心酸难耐。
撤回神识,不再去看去想了。
第二日的祭祀,林家就只准备了香蜡纸,昨年的猪头呀水果呀一缕没有了。
简单的祭拜了祖先的灵位,林如海还一再的跟祖宗们告饶,明年一定补上。
据说今年京城的祭祀都非常的简单,这会可不管死者为大,更别说还是死了很久以前的人。
林如海第二日上朝之后带回来的消息,令大家捧腹,原来昨儿宣和帝去祭拜祖宗的灵位,一样的简陋,据说宣和帝还振振有词的说了,请祖宗们原谅则个,第四代不孝子孙以后赔罪,今年就委屈各位祖宗了。
当然这话肯定一般人听不到,也不会流传出去,这是宣和帝带头行礼的时候,抽空嘀咕的话,被秦霄听见了。
当时秦霄的感觉是他这严肃的皇兄也有这么幽默的时候啊~~。
至于那些大操大办月半祭祀的人家,宣和帝心上记了一个小本子。
不过这样不识时务的官员毕竟不多,能够在朝堂上占了那么一席之地的官员都多少有点眼力,有钱要作死的你拉不住管不着。
哪知道风和日丽的过了月半这天,晚上就起了大风大雨,吹得人心惶惶。
林清半夜在窗子边,看着外面呼啸的风,帘幕般的雨水倾泻下来,拜林清眼力所在,院子里的花草树木东倒西歪,受尽风的摧残,却欢快的吸着雨水。
林清眨巴着眼望着外面的天空,风雨伴随着电闪雷鸣,让干旱了许久的人们,心里一阵痛快。
林家几人都未曾熟睡,都在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猜测着这倾天大雨是否代表了洪灾的来临。
这个夜晚,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二日,天依旧阴层层,空中大团的乌云集结着,不时的电闪雷鸣而过。
雨中,街道上过往的行人很少,也有飞快穿梭在雨幕中的人,街道两边的商铺虚掩着门扉,阻挡着雨水的飘入,客栈茶楼的小二们肩上搭着帕子,在店里走来走去,清闲得忧愁。
林如海的马车行驶的很慢,前方的雨幕几乎阻挡了视线,这比平时花了多倍的时间才到了礼部衙门。
林如海是带着惆怅的心情去衙门的,昨儿一晚上的大雨,今儿还在持续不断的下,老天爷像是要把它这几个月积攒的雨水统统还回来。
不过,大家对这大雨倒是抱着期待的心情,既然事先做了准备,这洪水就不是那么难渡过了。
可不是,川蜀一带留下来死守在家乡的百姓,这会是敲锣打鼓一样的欢庆着,终于下雨了!
至于江南一带以往频发发生洪水的地区,在昨晚上的倾盆大雨下,高处的百姓们瞭望着如空城一样的城市,心情极度复杂。
因着江南一带的城市都是挨着河流而发展起来的,看皇上那么郑重其事,城里早就是一座空城了。
从夜晚下雨开始,有的人就没有合眼,一直到天明,睁着看外面的倾天雨幕,听着雨声,难以入睡。
当天亮那一刻,许多人纷纷走出暂时居住的帐篷或者木屋,撑着黑伞,蹒跚在泥泞的小道上,....
跟川蜀地区的喜庆相比,江南一带则带了几分忧心。
一个晚上下来,河床的水线都升上去不少,相信再过不久就会达到平常的时候了,如果雨水继续这样下去,洪水可想而知,这时候人们纷纷庆幸,相信了皇帝他老人家的安排,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的大雨连续下了两天,依旧是倾盆大雨,京城内各家各户全部关门闭户严阵以待。
皇宫内,宣和帝连看折子的心情都没有了,站在御书房门前,旁边的余德海撑着一把油黑伞,宣和帝就这么静静的看了下雨好一会,“余德海,出去走走。”
余德海皱眉,迟疑的说道:“皇上,这么大的雨不适合出门,要不全身会湿透的。”
这样大的雨,伞只能管住脸面这块,身上务必会淋湿。
宣和帝悠悠的说道:“无碍,朕身体好,就想出去看看。”
余德海只得再拿一把伞,递给皇帝让皇帝自个拿着,一人一把伞都会淋湿更别说一伞两人了。
就这样宣和帝在雨中走出了皇宫,来到街道上,看着雨幕下的街道冷清的意味,还有不时的在雨中奔跑的人们,街道两边的商铺掩着门扉,里面的人不时的打量过往的行人,
总的来说,街上还是有一股生气。
慢悠悠毫无目的地行走的宣和帝,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忠武王府。
“皇上,这是忠武王府。”余德海小声的说道。
“嗯,朕知道,既然来了,就去探望太上皇吧,朕也有好久没见太上皇,实在是不孝。”宣和帝如此说道,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实在是今年把宣和帝折腾的够呛,他今儿不知道怎么,心里觉得没着落,才这样在雨中乱晃。
后面跟着的小太监去敲了门,王府大门开了一个门缝,小太监说了几句,里面的人就开了一扇门。
本来就算是微服私访似的,也没让人出来大张旗鼓的迎接。
进了王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