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民国大军阀>第两百五十九章 对意、英宣战

意大利人宣战不能不接啊!王九龄不知道意大利兵到底怎么样,不过凭后世了解到意大利人还是靠着毒气和飞机、坦克、大炮等现代武器一年多才占领了阿比西尼亚,历史上的阿比西尼亚的武器在二战时期大多数还是一战前的老式步枪,现在的武器很少,士兵就更少的可怜,还是训练不怎么样的那种,可是今天秦国拥兵百万,装备精炼,意大利的军队都未必有秦国的军队装备好,王九龄还怕他个资源缺乏的半岛国家吗

接到意、英两国的宣战书,秦国外交部宣布国家元首将会亲自发表宣战书,同时邀请各国记者参加秦国的宣战记者发布会

各国记者可是直接包了飞机前往象市,秦国的元首做事的方式很特别,一点也不像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那么短的时间不坐飞机哪里干的过去,要是不过去,这么重要的消息,没采访到,估计他们就要被报社开除了

4月27日上午10点秦国象市对意、英宣战发布会开始,王九龄首先对意大利宣战,然后又对英国宣战,不过最后狠狠的鄙视了意大利人,居然只派10万意大利兵来,明显看不起秦军的战斗力,强烈要求至少派五十万来较量一下

记者们听到王九龄的话一片哗然,英国已经够强大,够秦国对付的了,现在还来一个意大利,虽说意大利不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但是在世界上也是拍的上号的,别人避都避不及,王九龄居然还嫌少,记者们和报道之后各国的政府和民众不知道应该说王九龄不知天高地厚还是……

“请问元首阁下,虽然你的崛起速度快的令人惊讶,但是你发张耳朵时间实在太短了,恐怕对付英国已经很吃力,再加上意大利,虽然这个国家不怎么样,不过好歹也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啊”

“呵呵,我曾经听到这么一个笑话,说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的话,就相当于我军增加10个师的力量;如果意大利与同盟国作对的话,就相当于我军增加20个师的力量;但意大利要加入同盟国,我军就必须耗费50个师的力量去保护他!!!这应该是说意大利人的战斗力!我又听说意大利人后来意大利人加入了协约国,后来意大利兵被俘虏了,俘虏营的意大利越狱了,因为没有paa的俘虏营,后来,之前的俘虏营向他们保证会提供paa,于是他们又回去了……一名法国的将军发现了一个德军关押意大利人的战俘营,虽然法国人觉得意大利人虽然首鼠两端但好歹是加入协约国,被俘虏了,因该去救他们,于是一名将军带着一群士兵去救他们,结果枪一响,意大利人跟德国人跑了”

王九龄还没说完,下面的人笑成一片,意大利记者恨不得把头钻到土堆里面,一名意大利记者道:“元首阁下,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我们怎么没听说过?”

王九龄道:“具体的忘了,反正是在欧洲听来的,不过你们听说了,也不会承认?”

意大利人哑口无言,只能气急的干着急

“元首阁下,请问贵国这次有把握打赢英、意两国吗?”一名男记者道

王九龄笑道:“这个大家要拭目以待了,不过我们秦国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国家的独立而战,国在家在,国破家亡,”然后王九龄就离开了,外交部的人则继续回答一些记者的问题

王九龄的宣战很快就被各国知晓,不过王九龄讲的故事在第一时间传遍了世界,很快就有其他版本的关于意大利人的故事流传出来,一个礼拜后这些关于意大利人的笑话都能编成一本笑话大全了

意大利人才发现原来意大利在欧洲其他国家人的眼里是那么的不堪,他们祖先罗马人是那么强大,今天他们的后代却要被所有欧洲人嘲笑,连英国人作战的时候都会拿笑话来嘲笑他们

南京总统府,蒋介石真得猜不透王九龄想干什么了,打英国人不够还要招惹意大利人,虽然是意大利人先宣战的,不过没有打起来,大家都没有损失,完全可以先谈判觉解

秦国虽然之前打的不错,不过国力是摆在那里的,等英国人和意大利人全力对付秦国的时候,看王九龄怎么办,英国人和意大利人随时都可以打到秦国的本土,可是王九龄却没有办法攻击英国和意大利人的本土,这样英国就等于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但是老蒋没有想过,要是英国人为了攻打秦国,失去其殖民地会是什么样的状况,王九龄相信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因国人是绝对接受不了就他们一个国家失去殖民地的,那样他们就会永远的被人嘲笑……嘲笑……尤其是法国人

英、意以外国家的反应已经不重要了,英国人知道王九龄居然如此的嘲笑意大利人,他们猥琐的笑了,他们决定在添一把火,让意大利人的怒火和墨索里尼的怒火烧起来,英国人组织了一大群人去编写一战时意大利人的笑话,第二天就被传遍了欧洲各国,而欧洲一战的参战国的士兵和将军们,尤其是以前跟意大利士兵有过接触的人,纷纷编关于意大利人的笑话,很多原本不是意大利人的事情也被移花接木到意大利人身上

意大利人在战场上居然发生了那么多笑话,另欧洲各国的**跌眼镜,呢写欧洲的德国的法国的,原奥匈帝国的,那些参加了一战的老兵们在跟自己的家人说着关于意大利人的笑话,当然都是他们编的和听来的

很快就有出版公司在自己的国家收集关于意大利人在战场上闹得笑话,为了抢占市场,他们


状态提示:第两百五十九章 对意、英宣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