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铁血大军阀>196.扩大影响
政府没有正式加以接受,双方也未达成任何协议,老西开问题继续成为中法两国之间的悬案,老西开地区在事实上仍长期维持中法共管局面。

虽然老西开事件并没有真正完全的解决,但是国家党却实实在在地出了一次风头。接下来,李默涵又在英法在中国招募华工的事件上为国家党大声吆喝。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史上被称作第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飞机,坦克,潜艇,水雷,毒气弹等第一次开始大规模出现在战场,其强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在战争开始的头两年很快让自认为强大的英法联军感觉到兵力和劳力的短缺,他们开始从各自的殖民地招募大批的外籍士兵,而劳动力丰富的中国也早早被盯上了。

1915年底,一位号称是来中国进行农业开发的法国人来到北京,他用农业技师掩盖的真实身份是法国陆军部中校,名叫陶履德(truptil)。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与北洋政府展开秘密谈判,试图从中国招募劳工去欧洲战场。因为当时中国仍自命为中立国,北洋政府不愿开罪德奥等国,谈判只能秘密进行。抱着参与国际事务的雄心,北洋政府与法国达成协议,专门处理招募事宜的惠民公司1916年5月在北京挂牌成立,它分别在天津,浦口,青岛和香港设立办事处,招募及运送华工。

法方的初期目标是招募20万华工,但因天津惠民公司克扣华工费用,以及法国试图武力抢占天津老西开,引起民怨,使其最终只招募了3.8万人。老奸巨猾的英国人则凭借其在山东威海卫的租借地,并利用教会络,静悄悄地在山东、河北等地展开招募工作,最后共招募9.8万人。另外,俄国也在中国东北、山东等地招募劳工,前往欧洲东线战场,总人数具体不详,但十月革命后加入苏联红军中**团的华工即有5万人之多。

作为穿越者,李默涵是知道这些远赴欧洲战场的华工的实际生存状态有多难。自1916年,山东首批华工2500人从青岛登船前往欧洲开始,山东和直隶河南等省份陆续有近二十万劳工前往欧洲,仅潍县附近就有两千多人的一战劳工,其中死亡失踪的就有五百人。

可是到了一战后期,由于大批法国男人死在了战场上,造成法国劳动力的大量短缺。法国的港口火车站等几乎所有的物资集散地点的吊车司机都是中国劳工,除了在承担修路构建工事掩埋尸体这些“苦力”活之外,华工还大量的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工厂内,弹药厂,机械厂,汽车机车厂,乃至坦克厂都有华工的身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法国的工厂里掌握了娴熟的技能,成为一个个的技师,或是由于参与修筑工事,修路造桥而成为工程建筑方面的行家里手。这对极度缺乏技术人才的中国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一方面,李默涵命令段庆熙、王士骅作为专员和英国人法国人谈判,为华工争取到更好的待遇,至少是合同上的。同时,李默涵还暗中派军情处的特工以及外派的国家党政工人员把所有的山东籍华工组织起来,成立华工工会。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在华工中间建立国家党的党支部。最后,李默涵干脆表示,只要是加入了国家主义党的华工,家里人由国家党党组织负责照顾,经费全部由督军府承担。

这条政策一出,不光是山东的华工动心,就连外省的华工也纷纷表示要加入国家党,尽管这些文化层次很低的劳工根本分不清加入国家党和加入某个江湖帮派的有什么区别。


状态提示:196.扩大影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