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册封皇后的事再说吧。不瞒您老说,这段时间山东闹叛党,而且山东离京城咫尺之遥,不得不重视,我原本是亲赴济南督促山东官员的,可是听到济南,我又想起来二十年前的那段旧事,寝食难安呀。”
听到乾隆说这段旧事,皇太后叹了口气。二十年前,乾隆皇帝带着她和皇后东巡泰山回京城的路上,孝贤皇后得病于济南,然后死于德州。皇后去世对当时正值壮年的乾隆打击甚大,以至于他后来东巡泰山,南下江南,数次路过济南都怕触景生情,绕城而过。
“弘历呀,难得你有这份心意,毕竟孝贤皇后已经去世二十年了。有些话我也不得不说,自打我入得皇宫以后,便遵守祖训,规规矩矩地在后宫待着,决不干涉国事。”
乾隆听完以后,跟着连连点头。
“照理说,后宫不问国事,你是皇帝,我本不应对你指指点点。但是弘历你也不能因为后宫的事乱了当皇帝的阵脚。虽说你也有血肉,有爱恨情仇,但是因为你是凌驾于亿万人之上的君主,必须的克制自己的爱欲情仇才对。不知道你是不是留意过自己,自打富察氏去世以后,你的性情变了。”
乾隆听完皇太后的话以后,从椅子上占了起来。他在宽敞的乾清宫里转了转,二十年前的孝贤皇后去世的场景又重新浮现在他的脑子里。
皇太后说得没错,乾隆刚登基的时候,他宽厚仁爱,处处效仿他的祖父康熙。他继位没过几天,一改他老爹雍正当年严刑峻法的作风,宽大为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商,万民欢悦,颂声雷动。更出彩的是宣布大赦,不仅当年被重判的将领督抚重新审理,就连当年那群与他爹雍正争夺皇位搞得你死我活的叔叔伯伯也赦免了,死了的平反,因罪革退的宗室觉罗又都重新赐红带、紫带,载入玉牒,前朝的皇子皇孙们又恢复名号,重见天日了。
这时候的乾隆颇有点明君圣主的味道,但是自打孝贤皇后死后,他开始变得暴躁,多疑,猜忌,寡恩,又重新回了他爹雍正的老路。
乾隆可谓妻妾成群,除了先后册封过两个皇后以外,不算贵人、常在、答应这些底层,光是妃嫔就拉拉杂杂地纳了四十一个。虽说佳丽三千,但乾隆最宠信的还是富察氏孝贤皇后。
想起来孝贤皇后,乾隆便回想起他那段豆蔻般的年华,青葱般的岁月。
富察氏出身名门,她先祖是努尔哈赤手下的最为骁勇善战的将军,其后家族世代精英辈出,都算得上是朝廷响当当的重臣,她的叔叔马齐做过内务府总管,平叛金川叛乱的军机大臣傅恒是她的弟弟。
乾隆和孝贤皇后大婚的时候,乾隆年方十六,富察氏刚过十五,简直就是一对天造地设的妙人。富察氏聪明透顶,性情温婉平和,既善解人意,又有原则。处事矜持有度,既识大体,又重小节。举手投足都透出名门闺秀的气度。
两人成婚以后,相敬如宾,算得上生活如意,美满幸福。
乾隆登基以后,整天忙于朝政,孝贤皇后主持着后宫里没完没了的事务,皇子们的起居教育,一大群争风吃醋的妃嫔的吃穿用度,挑事的太监,嘴碎的宫娥,还有闲不住的皇太后……后宫乱得跟团麻似的,但是孝贤皇后愣是给处理的井井有条。
国事繁重,乾隆皇帝累得像驴一样,有时候难免心情不悦,情绪不好。每到这个时候,心思纤细,会揣摩乾隆的心思,又能说会到的皇后就能当当解语花,说说知心话,把狂躁的皇帝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最让乾隆皇帝念念不忘的是孝贤皇后勤俭。皇后母仪天下十三载,平居恭俭,不佩戴昂贵的珠翠,清清爽爽的,浪漫点的时候最多往脑袋上插几朵便宜的通草绒花。在奢华的皇宫里反倒更显得不落俗套,乾隆总标榜自己要当明君圣主,皇后这种做派很合他的胃口。
从前孝贤皇后送过他一个鹿皮绒做成的荷包,传统的关东技艺,还在上面绣上简单的花纹。他有时候想孝贤皇后想得不行了,就拿出些以前皇后送给他的这个荷包,睹睹物,思思人,寄托寄托哀思,打发打发孤独。
有一年,他准备去木兰秋狝围猎前,孝贤皇后挑着灯,连夜给他做成,用来盛放打火石的。皇后之所以忙活着做荷包,就是因为乾隆曾告诉她,在祖父生活的年代,男人总在荷包中盛放打火石和铁,早期的荷包非常简单,通常由鹿羔沴绒做成,而不似如今这些的荷包,都是由锦缎制成,再搭配上金、银、象牙、犀牛角,样子挺奢华,但是后中看不中用。
荷包做完以后,乾隆出发前,她把荷包献给乾隆。没想到六个月后,她便突然离世。
提起这些事情来,皇太后也禁不住鼻子一酸,眼泪流了出来。她抬起衣袖拭了拭眼泪说:“要说这富察氏,真是难得的贤淑,但是人哪有这么圆满的,人年轻轻轻地就走了,连个子嗣也没留下。”
皇太后这么一说,乾隆也不由地叹了口气说:“如果不是为了子嗣,她可能也不会死。那年东游泰山,皇后是预备求子的,没想到遭此变故。”
孝贤皇后先后生了两个儿子,子以母贵,孩子一出生,乾隆就效仿当年他爹雍正的办法,准备秘密立为储君。但是这两个皇子短命,出身没多久便夭亡了。
“这事我还记得,那次到了曲阜拜完孔庙,我就瞅着富察氏身体不舒服。按说本应该回京的,她怕扫了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