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其外交政策是有一定的惯性的。这种惯性不仅仅是表现在执政党和决策层身上,更加表现在其人民群众的思维上。其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一个国家的鹰派政策一直在延续,那么这个国家的民众在谈论国家对外政策时即便是和平挂在嘴上,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倾向于用拳头。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把妥协忍让作为政策延续的话,那么民众就算是嚷的震天响,真到要开打的时候,多半会缩回去。
而中国这种外交惯性分成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大体上是狂热的好战,到戒急用忍,再到有理有节,强硬态度逐渐复苏的一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毫无疑问是毛,周那一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仅是硝烟刚刚散去,人们还在以战争的思维思考问题的时代背景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很弱,不得不用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早打,大打核战争”这种极端的强硬姿态来取得必要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在冷战的夹缝中,顽强的生存下去。
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的转折来自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二代领导核心在苏联一枪未放就轰然解体的大背景下敏锐的察觉到,发展已经是中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就这么偃旗息鼓下去是违背时代违背客观规律的。就这样,一场两山轮战,把一个血与火组成的背影留给了那个时代,同时也给了以后的戒急用忍时期一个够给力的恐吓词——勿谓言之不预!
而这种戒急用忍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几乎达到了顶峰,差不多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三代核心几乎成了软骨头的代名词。而这种情况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个十年来临的时候,才慢慢有了有理有节,绵里藏针的手段。
2027年的第二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则高调宣布中国已经结束了戒急用忍的年代,开始利用手中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是,无论是国际观察家们还是国内的政治家们,都很清楚,中国的基本政策其实没有变。哪怕在轰炸越南时,一口气出动了四架战略隐身轰炸机,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中国依然是被动的应对国际形式的变化。
动用陆军,援助巴基斯坦,打击并让印度彻底咽下失败的苦果。这意味着中国对外政策的彻底转变,由被动灭火型转向主动干涉型。这个信号一旦被释放,那么会在国际上引起什么样的震动,实在不是一两个人都能说清楚的事情。
地球很小,实在容不下两个霸权。
派驻空军是一回事,但是动用陆军……其中的政治难度可想而知。因为人们还没有从被动应对的巨大惯性中反应过来,这样一个超过90度的拐弯儿,真的行吗?
因此,北京内部各种声音都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也有。提出纯战略轰炸的,或者拉美俄一起调停的。各种方法对策,五花八门。
张云川非常清楚这个议题的分量,这不仅仅是关于政府的事情,甚至是一个关系到国家走向,民族走向的大问题。它不仅仅是执政党要考虑的,更是全体人民所关心的。私下里,他甚至同姚齐贤,贺经纬他们说,这个议题,恐怕会像当年光明日报的那篇文章一样,深刻的改变国人的思想面貌。
所以,在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三代领导集体全部出席,连在病床上的老领导,都坐在轮椅上出现在了大会堂。用他的话说,只有看到这次议题的结果,他才能安心的去见主席和小平同志。
中国这边在忙着进行一场关乎未来的大辩论的时候,阿富汗的局势已经急转直下。事实证明左宝玉那个家伙如果真下手的话,还是非常非常给力的。
其实说白了左宝玉也没用什么好办法,只不过把半个真相给半遮半掩的透露了出去而已。
这个看似流言,但是仔细一想最接近事实的消息一开始是从一些地位不高不低的阿訇那里流传开的。他们之间秘密传播着,奥贝杜拉·拉明为什么会被枪杀。说这位“穆罕默德选中的贤明之人”是因为要争取那些真主赐予的矿藏全部用来回馈给msl而被打算巧取豪夺的西方人控制的傀儡所枪杀的——也就是美国人,下手的正是cia。
美国人对于这个流言非常恼火,但是却毫无办法。毕竟现在巴沙尔多斯特的态度明确的显示出屁股绝对不在美国人这一边。同时美国人也不好着力追查什么的,因为这件事情虽然不是cia下的手,但是如果真刨起来,会刨到美国矿业有限公司身上去。
利令智昏这个词儿真是个普遍真理。
在这个流言持续发酵,马上就要顶开盖子的时候,有人把一根火柴扔进了这口油锅里。
一个美国好莱坞nc导演拍的一个侮辱msl并且包含种族歧视和种族灭绝言论的独立电影不知被谁给翻译成了达利语和普什图语。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而且被制成了光盘和印刷小册子,塞进了普通阿富汗民众的羊圈和门缝里。
然后这口油锅就炸了。
而同时,中国派驻阿富汗的农业援助队伍和取水工程兵们也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回国。有些混熟的阿富汗人赶忙拦住这些种地打井的中国人,问他们为什么要走。
工程兵们往远远持枪警戒的美国大兵一努嘴:“他们不欢迎我们。”
这才叫火上浇油呢。
短短两天时间,成千上万的阿富汗民众走上街头。他们高呼口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