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太阳的距离>第152章 雅各布阿巴德(一)

有的国家,明明有真正的精英,却要抛弃,甚至迫害。而有的国家,真正的精英却要看着自己的国家因为愚蠢而逐步的走向灭亡。

纳伊夫王储殿下是前一种,而阿格尼霍特里上将则是后一种。当赛马场七号的那个解围的命令下达之后,上将先生就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痛苦和自责当中。作为首先看穿中国战略意图的一名军人,他明白除非奇迹出现,在雅各布阿巴德的战役中,将中国人打的落花流水。否则印度的陆军精华,就要全面葬送在巴基斯坦了。而失去了机动兵力的印度,将没有任何强有力的手段来对付即将到来的,东部地区的分裂浪潮。

但是,这个奇迹怎么看也不会出现。因为,赛马场七号,正在把印度军队往中国人的屠刀底下送。

看着地图上的雅各布阿巴德,已经绝望的上将先生几乎能听到战场上的爆炸声。

但是现场的情况确实,根本没有多少爆炸声。雅各布阿巴德地区现在几乎是一片死寂。已经被二十一集团军团团包围的市区四周静悄悄的,只要有不怕死的印度人想要突围的时候,才会在突破方向上传出一阵短促而异常激烈的交战声。

在云战场体系下,数字化火炮都会在第一时间将炮弹砸在想要突围的印度人头上,连试射都不用。这种长了眼睛的火炮让印度人多次想突围的愿望都落了空,甚至连中**队的装甲部队面都没见着就被炸了回去。

更糟糕的是,也不知中国人弄了多少侦查部队和特种兵,狙击手来。现在印度在雅各布阿巴德的两个旅不仅全部的通信都被切断,连侦察兵都派不出去了。

说是围点打援,但是吴铁军可不想打那种坐等对方上来攻击的围点打援。歼敌与野比歼敌于城可容易的多了。所以,现在的雅各布阿巴德,并不像阿格尼霍特里上将想的那样,已经变成了一个铁与火的战场。如果印度人的侦查机和卫星能够彻底穿透中国的伪装系统并搞清楚解放军的思路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包围雅各布阿巴德的,根本就只有一个师而已。二十一集团的主力部队,早已经不知去向了。

老李和韩荣涛两个人这次没有乘坐蜘蛛。虽说这个六条腿的家伙已经算是两个人的绑定装备了。上次战斗完成之后,集团军的其他侦察小组也用这个玩意儿实验了一把,然后发现用的好的没几个。尤其是对于机械化部队侦察连里出来的那种习惯满场乱窜的机动型侦察兵来说,这个东西的速度和行程真的很蛋疼。而韩荣涛和老李这种山地步兵出身的,反而更习惯这种当做支援平台而不是机动工具的作战习惯。他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把蜘蛛藏在一个地方,然后以蜘蛛为中心,以五公里为直径活动。这种情况下,蜘蛛的行程和速度问题都回避开了,而这这种多脚平台通过性逆天的特征也得到了发挥。

但是这次就不行了,雅各布阿巴德周围全是平坦的耕地,蜘蛛的通过性能完全体现不出来,而速度慢,行程短的弱点却全暴露了。所以,这次韩荣涛和老李乘坐的是一辆4x4的高机动性突击车。

说是突击车,其实仅仅是一台引擎装在一个铁架子上,然后装上独立悬挂的四个轮子。这东西看起来跟卡丁车一样,跑起来跟兔子一样灵活。而且因为没有任何装甲的原因,这东西的载重其实挺可观的。比如这次,老李不仅仅把他的那台单兵加农炮装上,而且还加装了一部89式重机枪,用来弥补一下狙击榴的火力压制不足的问题。当然,老李一点都不想用到这东西。

虽然是乘伞兵突击车出来的,但是老李和韩荣涛依然是采用那种支援平台的做法。将突击车藏好之后,两个人记住地点并装了北斗定位标记。然后把狙击榴从车上卸下来,拆成两部分,两个人一人一半,背起来就走,不一会就消失在田野上了。

以一个机械化步兵师欠一个团的兵力来围困两个旅,这个主意怎么看怎么古怪。好在第61师的这场空城计也不需要唱多长时间。作为第二梯队的第65集团军马上就要通过火车来到锡比地区了。等这个集团军到了之后,就能让雅各布阿巴德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而这段时间内,韩荣涛他们这些侦察兵们,就要不停的让印度人不得安宁,并且拦截任何一个敢从雅各布阿巴德出来的人。

今天已经是出来晃悠的第三天了,再过了明天,第六十五集团军就上来了。但是老李和韩荣涛却没有捞到什么战果。集团军总部个留下了不少的无人机,其中一个无人机控制方舱就在师部。这些察打一体的东西比韩荣涛他们的活动范围大的多,很多可疑的目标就先让这些鸟给干掉了。大部分时间,这些侦察兵们的任务就是潜伏,然后捡漏。

天色暗了下来,气温也开始降低。韩荣涛和老李两个人用树枝和高草编了一个防红外探测的遮挡物,然后把单兵自热食品灌上水,放在里面加热。这个鬼天气里,两个人分外想念炊事班里的凉粉儿,而不是在这里吃这些油乎乎的绿豆米饭和萝卜牛肉。

似乎老天爷今天心情不错,过了一小会儿,两个人百无聊赖的时候,两辆糊了一层厚厚的黄泥,并且扎满了树枝的陆虎车,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

这种伪装很土,但是却很有用。无人机的目标识别基本上要靠后方的操作官,到了晚上,白光通道基本上就不能用了。这种用黄泥和绿色植物做的伪装可以很有效


状态提示:第152章 雅各布阿巴德(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