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傍晚开始,暴风雪越来越猛烈,狂风呜呜地吼着,暗黑的天空同雪海交织在一起,天地间变得一片苍茫。
在一座土丘上,杨元庆面对数十万大军激战过的土地,久久地站立着,他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也没有大战后的疲惫,只有一种深深的悲怅,无数鲜活的生命,无数跟着他南征北战将士,就淹没在这肆虐天地的暴风雪中。
雪越下越大,落在他的头盔上、身上,使他变成了雪人,他在身后,亲兵们不安地交换着眼se,殿下已经站立了半个时辰,不能再拖下去,他会被冻僵。
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很快奔至近前,风雪中传来李靖的声音,“殿下在这里吗?”
亲兵们大喜,纷纷迎上去,风雪快步走来一人,正是代州总管李靖,“李总管,劝劝殿下!他已经站了半个时辰了。”亲兵们低声而焦急地说道。
李靖一惊,这会冻坏身子的,他快步向杨元庆走去,快靠近时,土丘上传来了杨元庆低沉的声音,“是李总管吗?”
“殿下,是我!”
李靖放慢了脚步,刚刚才杨元庆的语气里,他能体会到一种失去亲人般的悲伤,李靖能理解杨元庆的哀伤,作为一个体恤士卒主帅,这样惨重的伤亡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战争远远没有结束,李靖慢慢走到杨元庆身旁,低声劝道:“现在还不是伤感的时候,还有三万突厥骑兵在河东腹地肆虐,还有唐军在趁火打劫,我们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我知道。”
杨元庆的语气变得十分平静,“我要连夜南下,在临走时,我要和他们告别,请求他们原谅我不能送他们入土。”
李靖怔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杨元庆竟然要连夜南下,这时,杨元庆转身走下山丘。向战马走去,远远听他的声音传来,“回大营再说!我有很多事情要交代你。”
李靖忽然明白了,杨元庆是要把突厥战役的后事交给自己,他心中一热,快步走下山丘。
风雪中,数百骑兵调转马头。向十几里外的隋军大营奔去,风雪很快便湮没了骑兵的身影,只有在战场上,数千名隋军士兵仍在辨认尸体,将一具具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首搬上了马车……和马邑的暴风雪不同,河东郡也下了两天的大雪,天已经放晴了,一座座村子披上洁白素装。树木变成了臃肿银条,远处一段废弃的长墙像条白脊背的巨蛇,伸向远远的紫红se的朝阳霞光之中。官道两边坎坷不平的洼地和沟渠,被雪填平补齐,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平地。
这里是河东城以北约三十里的五柳镇,正值清晨,官道上行人不断,厚厚的积雪已被踩踏结实,人踩下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在路边一块大石上,坐着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农,他的马车车轮陷进了沟壑里。五六名年轻的壮小伙正一起帮他抬车,几次都没有成功,引来几个过路年轻少女银铃般的笑声。
远处,一群孩子从村子里奔出,沿着被积雪覆盖的田埂欢笑着向这边奔跑而来,几只家犬跑在最前面。
在雪地里。一群农民正在专注地测量着雪的厚度,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发出内心的喜悦,这是他们渴盼了大半年的瑞雪,这场大雪滋润了极度干涸的土地,使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队五六百人的骑兵从北方疾速奔来,远远便可以看见他们,俨如一条在雪原中奔跑的长长黑线。
官道上的行人们纷纷向两边闪开,片刻,骑兵疾奔而至,每个人都配着双马,由于这边是路口,行人颇多,骑兵们放慢了速度,但还是极快地从人们面前飞驰而过。
坐在大石上的老农忽然站了起来,惊讶地对旁边几名年轻人道:“你们看清为首的军官是谁了吗?”
几名年轻人一起摇头,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他们见老人神情惊讶,立刻七嘴八舌问道:“秦老爹,是谁呀?”
“你们这几个笨蛋,为首将领不就是楚王殿下吗?”
旁边几名商人也围上来,急问道:“老爹,能肯定,真是楚王殿下吗?”
“没错,我见过他好几次,去年他视察河东时,还来过我们村子,还问过我有几亩地,肯定就是他。”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楚王殿下不是在北方抗击突厥人吗?怎么出现在河东郡,老农轻捋白须,饱经沧桑的眼中露出会心的笑意,他对众人兴奋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我们军队一定是战胜了突厥,取得了大胜利!”
众人一声欢呼起来,几名商人却对望一眼,眼中都露出震惊之se,这个重要的情报,他们要立刻向秦王殿下禀报……尽管大半个河东道都沉浸在瑞雪的喜悦之中,但杨元庆却没有心情和沿途的官民共庆瑞雪。
一方面固然是隋突之战的惨烈结果令他郁郁不乐,另一方面,对唐军乘火打劫的忧虑始终沉沉甸甸压在他心中。
他不知道局势已经发展到了哪一步?尤其是中原,有没有突破他的底线?一路上他得不到洛阳的最新情况,只知道洛阳被围,但那是三天前的情况,现在呢?
事实上,杨元庆并不是担心洛阳城破,王世充的覆灭是迟早之事,不是灭在唐朝手中,就是被隋军干掉。
洛阳虽是中原图大之地,但同时也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王世充夹在两大强敌之间,这种平衡局面不可能延续多久。
王世充也是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