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淡然的一番话,却让三娘顿时涨红了眼眶,却又无从反驳,只顺手抄起了案上的一方镇纸,兜头就往旖景砸去——
扶风堂里的这起风波,不可避免地传到了各个有心人的耳里,宋嬷嬷是最早听说的一批人里其中之一,而大长公主因为今日受长宁伯夫人之邀,去了城郊别苑里骑马散心,并不在国公府。
宋嬷嬷很是兴奋,暗忖这才多少时日,就出了这等乱子,虽说是三娘旖萝的错,可五娘旖景那些话,也实在是有些刺人,金枝玉叶们当着外人的面儿起了争执,竟然闹得动了手,必然会追究小娘了身边管事嬷嬷教管不利,五娘身边只有一个春暮,应当是逃不过这场责罚了。
纵使有大长公主偏宠,可只要一番不露痕迹的劝说……
宋嬷嬷对自己很有自信,只要出发点是为五娘考虑,一个丫鬟受些责罚,自然是算不了什么的。说不定能说服了大长公主,让自己去五娘身边提点着……慢慢想办法收拾了春暮又是什么难事?
难怪三娘这么一个懂得在嫡母、嫡女面前讨巧示弱之人,却屡屡与五娘作对,原来心里是有这样的疙瘩,这些个陈年旧事,也不知是谁在三娘面前提起的,宋嬷嬷想到这里,不由微微一笑,看来,有的人表面上温良和顺,实际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一番筹谋,好不容易才盼到傍晚,大长公主回府。
远瑛堂的垂花门里,大长公主随手将镶着祖母绿的乌金鞭递给了身旁的小丫鬟,大步往正厅行去,明蓝色的骑装上玉色忍冬在傍晚的清风中飞扬舒展,灿烂的霞色里,金腰紧束的背影显得轩挺飒直,这让紧跟其后的宋嬷嬷眼睛里飞速掠过复杂的神色,须臾平静如初,稳稳随着大长公主绕过正厅的雕花隔扇。
后头是个小厅,设有罗汗榻梨木案,东、西两壁各自悬挂着一幅八尺长的绣画,日出东山与八骏并蹄,使得这静谧的空间徒增意气张扬。
后/庭桅子正当盛放,仿若远去的寒冬遗留下来的雪影,却任由风起风往,只在碧叶间颤颤,不离不弃,馥郁的芳香随风而入,缠绕弥漫,无声地诉说着初夏的美好。
早有丫鬟捧上加了玉兰花的清泠、玉蕊花薰的绿豆面子,宋嬷嬷亲手接过,侍候了大长公主净面净手,又见玲珑托着一盏茉莉茶来,斟在白玉雕兰碗里,不见热气,触手才觉余温。
等大长公主喝了茶,宋嬷嬷这才轻扬一把团扇,立在一旁把扶风堂发生的事细细说了一回,是怎么发生,有谁在火上浇油,三娘是怎么口出恶言,五娘是怎么顶撞,以及恼羞成怒下三娘是怎么操起镇纸砸向五娘……
见大长公主神情一滞,浓密乌黑的两道眉头紧紧一蹙,宋嬷嬷连忙解释:“公主宽心,多亏秋霜那丫鬟用身子挡了一下,并没有砸到五娘,后来先生到了,出言震慑,两位小娘子也平了争执。”
大长公主放下茶碗,冷哼一声:“三娘也太过跋扈了,亏你还说她服教!”
宋嬷嬷立即诚惶诚恐,斟酌词句:“奴婢瞧着三娘往日虽说要强,却也没有这般冲动,想是今日实在受不得五娘的话……毕竟她是庶出,心里常有芥蒂……”接下来的话,也就是要强调五娘身边没有老嬷嬷提点,春暮虽说谨慎,可到底年龄还小,也不懂得规劝主子收敛性情。
却见大长公主一掌拍在茶案上:“要说刺心,她那番话岂不更甚!景儿难道就对她动手了?再说来,景儿那话也不无道理,若是换了别家,庶女与嫡女吃穿用度都有个区别,唯有在我们家,何曾把嫡庶分得这般仔细?黄氏待三娘真真算是好的,她心里头还搁着这样的想法,说不定暗地里对嫡母也藏着怨恨!”
宋嬷嬷一怔,筹谋半日的言辞就说不出来了,只讪讪地陪着笑,轻摇团扇。
“辰儿呢?以往妹妹们淘气,她这个长姐都会出言喝止,怎么今日竟放纵着三娘这般胡闹?”大长公主又问。
“大娘今儿个想是身子不适,并没有去听讲。”宋嬷嬷连忙解释:“还有四娘……二夫人早起喊头疼,叫了四娘去侍疾,也没有去听讲。”
大长公主就更恼了:“打量我平日不作理会,就不知她心里芥蒂!若真是有个头疼脑热,难道丫鬟婆子还不够使唤?她怎么就不让当姐姐的二娘去侍疾!一样的亲生女儿,只因四娘在我身边儿长大,她就诸多挑剔,看看她把二娘教成了什么样子,若非如此,我又何必亲自教导四娘!”
宋嬷嬷不敢轻易搭腔,暗自可惜着公主对五娘的宠爱似乎比往常更甚,以致于这次完全没有机会把祸水浇到春暮身上,忽听大长公主又问:“到了这个时辰,应当已经散学,景儿是回了绿卿苑?她今日被三娘恶言相向,心里必定是委屈的。”
“五娘一早就打发了丫鬟禀报,说晚上要来陪公主用膳的,听说散学后去了芝兰轩看望大娘子。”这话,却是玲珑禀报的。
大长公主的神情略略柔和下来:“难为这孩子,受了委屈还记挂着长姐,可见平时虽说与姐妹们表面生疏,心肠却还是热的。”
宋嬷嬷听了这话,哪里还敢再说旖景半句不是。
大长公主想了一想,又再吩咐:“你去叫黄氏过来,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