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重生1990>第四百一十四章 拓展
年四月份,海燕创始人姜海在美利国参加技术展览会的时候,发现世界电子技术的趋势,正在由模拟技术转向数字技术发展。

而就是在那届展览会上,美利国的一家名叫c-cube的公司,展示出来一项技术——解压缩技术,引起了姜海的注意。

由于图像信息在存储时所占空间较大,不经过压缩就必须用比较大的光盘来存储,成本昂贵,这就是ld大影碟迟迟走不进百姓家庭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意味着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存储在一张比较小的光盘里,创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

c-cube公司的董事长孙燕是美籍华裔,当时就和孙海两人一拍即合,准备将技术开发为电子消费产品,而当时世界上根本没有vcd这个概念,属于姜海和孙燕的首创。

姜海和孙燕双方共同投资一千七百万美元成立海燕公司,这个名字的寓意就是各取姜海、孙燕名字中的一个字,合并起来就成了海燕公司。

海燕的第一代产品在九三年的九月面世,并通过了国家鉴定。可惜的就是当时海燕生产的第一批一千台vcd几乎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的对象。

开创一个行业无比的艰难,姜海所面临的难题就是软硬件要一齐开发,不仅技术上面要求特别坑,而且投资需求巨大,。

海燕在前期研究开发的投入达到一千六百万美元,广告宣传方面的投入却只有二千万元人民币,结果让华夏百姓一直到九四年底才逐渐认识vcd,海燕失去最好的市场拓展与稳固时间。

就是在这一年,海燕生产了几万台vcd,结果只卖出二万台,根本就是赔了钱,吆喝也没有赚到。

由于前期投入太多,导致早期产品成本高达每台三百六十多美元。另外再加上广告费用,在市场上每台vcd卖四五千元,却基本无利可赚。

不仅如此,姜海还要开发碟片,海燕为此又向十一家音像出版社购买版权。海燕倾其所有财力,开创了一个市场,确立了独一无二的品牌,并形成了一套成型技术,独霸vcd天下。

假如姜海再有一定财力作后续支撑,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机成本,填补正在发育的市场的空白,那么海燕将会是华夏响当当的vcd之王,独主沉浮。

但是就在姜海全力发展时期,财源却已经枯竭。最让姜海最痛苦的是,眼睁睁地瞧着自己打下的天下被别人一块块瓜分,不仅无力回击,连自身也难保。

时间到了九六年华夏全国vcd销量达到六百万台,海燕却萎缩到无货可销。同年海燕被美菱集团重组,成为美菱海燕公司。姜海由此成为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海燕开创了vcd市场,却无力享受vcd市场带来的丰源利润。至于海燕之后崛起的爱多,新科,万利达,步步高……等一大批生产vcd的企业,却也和创始者无关。

总结海燕的‘悲剧’其实也是和当初姜海的决策失误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在技术上面海燕发明了vcd机,却最最令人痛心的是没有申请专利,结果在机子上市后被国内外的公司纷纷仿制。

这些厂家以较少投入加入到vcd行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市场开发。因为没有专利,海燕面对群起的竞争对手,却没有保护自己的盾牌。

另外在资金上面海燕的侧重点也出现问题,在前期研究开发的投入太多,结果后期投入只有两千万元做宣传推广,华夏老百姓没有更机会接触认识这个新兴的产品,自然也产生不了购买的想法。海燕到了后期需要发力推广的时候,却已难堪重负。

资金的短缺使得海燕寸步难行,而且在市场开发上海燕起步阶段,对市场营销经验不足,没有重视产品的市场运作。

主要资金沉淀于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阶段,与后来的爱多等品牌花巨资投放广告制造声势相比,海燕的市场营销显得力不从心,未能成就声势,市场份额被蚕食殆尽,最后落得为他人作嫁衣裳。

可以说海燕vcd是在世纪末世界消费类电子领域里面,华夏可能领先的惟一机会,而在此之前本领域没有一个华夏人创造并形成产业。

而如果没有安逸进行介入的话,海燕的‘悲剧’还将上演,不过现在却是不同了。安逸已经注意到这个机会,而且一定要把握住。

其实早就在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安逸已经指示在美利国的克里斯蒂娜收购c-cube公司股份。为此这个小丫头都兴奋得在电话里面语无伦次了。

这可是安逸指示她进行的第一笔投资,当然能够令她感觉到兴奋。不过克里斯蒂娜也的确能干,很是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的收购,基本上就没有让安逸操心。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四章 拓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