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北郊移民点小学的操场上,看着由泥砖砌成的校舍,屋顶上盖的是茅草,窗户上竟没有一块玻璃,常宁鼻子一酸,差点掉下眼泪来,这哪里是学校,简直连猪舍都不如。
周围移民的住房,和那几间校舍如出一辙。
没电没水没路,环视周边,一眼望去,地上除了稀稀落落的杂草,看不到一棵树苗。
常宁心情沉重对丁伯群说道:“老丁,你派个人,去把你们区委区政府两套班子成员,和下属部门的负责人都叫过来,我要在这里召开现场会议。”
丁伯群不敢怠慢,赶紧转身而去。
省电视台的记者朱小云问道:“常市长,你们的现场会可以拍摄吗?”
常宁点着头说道:“既然带你们来了,就允许你们拍摄,你们想记录什么就记录什么。”
移民点里的人慢慢的聚拢了过来,许多人的衣服很显破烂。
常宁索性坐到了石头砌成的乒乓桌上。
一群孩子站在乒乓桌前,好奇的看着常宁。
常宁冲着一个光头小男孩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光头小男孩大声叫道:“我叫王阿毛。”
“嗯,王阿毛,你今年几岁了?”
“十一岁。”王阿毛一点也不胆怯。
常宁微笑着继续问道:“王阿毛同学,你在学校里读几年级啊?”
王阿毛扑闪着一对大眼睛,忽地说不出来了。
旁边一个小女孩举着手嚷道:“报告老师,他没读过书。”小女孩把常宁当成老师了。
常宁哦了一声,心里一阵难过,十一岁了,还没读过书,这是什么社会啊。
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人挤了进来,望着常宁问道:“同志,你们是市里来的吧。”
“是的,我是市委市政府派来的,你是这里的老师吗?”常宁问道。
那个小女孩又抢着说道:“他是我们的高校长。”
中年人说道:“高元坤,这里的校长兼语文教师。”
“高元坤同志,您好,我叫常宁。”微笑着,常宁主动伸出了手。
“哎呀,常市长,您,您真是常市长?”高元坤激动的握住常宁了的手。
常宁微笑着说道:“高校长,您认得我吗?”
高元坤说道:“昨天市**开会的时候,我正在隔壁的市政协办事,听到了您的就职发言。”
“是吗,我今天过来看看,高校长,这里平时是谁负责管理的?”
“常市长,欢迎您来到移民,我是这里的校长,也是这里的党支部书记,和市民政局任命的管委会主任。”
常宁咦了一声,微笑着问道:“可是高校长,我在市民政局送上来的正式编制花册上,好象没有看到您的名字?”
苦涩的一笑,高元坤说道:“常市长,我,我还不是国家正式职工,我也是移民之一,因为我初中毕业,是这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所以大家让我当了老师,后来又当了校长,党支部书记也是党员们推选的,市民政局没有承认,管委会主任是市民政局任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市民政局每月给移民发放一次救济粮和补助款。”
常宁关切地问道:“那你个人的收入呢?”
高元坤红起了脸,犹豫了一下后说道:“我当民办教师,区教育局每月补贴三十元,帮市民政局做事,每月有补贴十元,一年下来,有,有个五百来元吧。”
常宁听罢,不禁肃然起敬,只觉心里一阵发闷,一时说不出话来。
“常市长,对不起,我们这里没什么可以招待您,连饮用水,都是从几公里外运来的。”高元坤一脸的歉疚。
“不不,高校长你说错了,是政府对不起你们啊。”常宁又一次握住高元坤的手,顿了顿后说道,“高校长,你给我说说移民点的基本情况吧。”
“常市长,移民点的面积一共有十三平方公里,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沙石地,人均耕地不到零点一亩,基本上每家都种点瓜菜之类的作物,政府现在的补助标准是,每人每年六十元钱、一百斤大米、一百斤面粉、五十斤小米、三斤棉花、五尺棉布,此外,节假日的时候,市里会送一些慰问品过来。”
常宁又问道:“这里有多少人口,多少壮劳力,平时都干些什么?”
“整个移民点有两千三百一十三户,暂时分为八个村六十七个村民小组,实际人口是一万二千三百六十一人,但市民政局统计在册的只有一万零七百二十九人,多出的人口,是实行计划生育后超生的,民政局不统计,计生部门也不管,所以,这里没有独生子女,几乎每家都是三四个孩子,五六个也很平常的,全移民点共有十六至六十岁的劳力七千余人,妇女们大都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男人外出打工,据我所知,主要有四个去向,一是在市里几个山矿下井,大概有七百多人,二是在各种工程队当小工,应该有上千人,三是在市里打零工,人数也在上千,四是有手艺的、头脑活络的、有亲戚帮忙的,这一类有三四百人呢,他们在外面混得不错,家里的生活都算超过温饱了,您要是到各村转转,凡是骑自行车的,应该都是这一类人。”
指着不远处的“校舍”,常宁继续问道:“高校长,这里孩子的受教育情况怎么样?”
“我们移民学校是小学初中连读的,学费和书费都是免收的,全校现有教师二十九人,都是我们移民点的人,其中五人是退休教师,免费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