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国色无双>第266章 宗教

殷如行在大学时代曾做过一份关于宗教的论题,作为心理学选修课的结业作业。当时她一如所有普通的莘莘学子,查资料,找论据,从起源论至发展,从历史论至今朝,写的像模像样。等作业交上定了成绩,所有的资料和记忆便与那门选修课的内容一起,如初春阳光下融化的积雪,奇迹般的消失于脑海,再不留半点痕迹。

人的大脑真的很奇怪,很多当日学习时不知缘由,以为也许一生都不会用到,考试后转眼忘的干干净净的某些记忆,却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环境中奇迹的再现于脑海。

真要说起来,其实也有迹象可循。记得初到天元在江城苏府的那段时光里,她就曾和苏雷谈论过一些关于宗教的话题。

信仰,是一个很奇妙的字眼。人类需要信仰。无论是最赤/裸直接如对力量的信仰,对金钱的信仰。还是有着完整理论结构的宗教信仰,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乃至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的文化宗教‘儒教’。在人类心中的力量都几乎等同于支柱。

不同的文明开化程度需要不同的信仰。同一个社会不同文化阶层的人需要的信仰也不一样。举个例子,比如佛教发源地古印度,上流社会的贵族们信仰的是婆罗门教,底层民众的信仰是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再比如天朝那漫长的数千年封建时期,儒家学说虽是官方认定的主流信仰,然而大多老百姓其实并不能理解多少,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知道要忠君,要守礼。然问起为什么要忠君、守礼。学士或者还能说出个我华夏自古乃礼仪之邦,什么周公定《礼记》等等一系列引经据典。问老百姓,他只会坚定而茫然的告诉你,自古就是这样,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就是这样。

儒家学说的理论。因其超出了大部分百姓的理解能力,虽有统治阶层的竭力推广。然终究不能成为向西方某些宗教那样,横扫社会上中下三层的唯我独尊局面。

这就给了其他宗教培养生长的土壤。华夏本土的另一大经典教派:道教,有着同样致命的缺陷。理论太深奥。没点文化层次的根本听不懂。然而道教的一些边缘分支如风水、祈福、算命等等,却因其大众化的特点,生命力旺盛的蓬勃发展了开来。民间知名度甚至超过了道家正统的主流学说。

然后在某一时期,佛教以势无可挡的优势卷土而来,用雅俗共赏的特点,席卷了社会每一个阶层。有文化底蕴的,它和你说禅。从哲学上来论。没什么文化的,它抛出六道轮回学说,前生来世、因果报应,通俗易懂的从神学上来论。

最聪明的是,它的修今生望来世一说,注定了麾下教民不存在激进思想,对统治阶层不具备侵害性。统治阶层也就大度的容纳了它的生存。并且在尝到甜头后还有几个皇帝大力推广过。然而,过犹不及。在大乘学说尚没有完整体系的时期。很是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

殷如行的最大优势就是她来自的年代远远领先超出这里,悠长的历史文明传承、无与伦比的知识层次、开阔的眼界,就是巨人的肩膀。站在这个位置上的她,看见的前方道路比这里任何一个人都要远的多。

当然,这也有前提,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进度的高度之上。单拎出某一点,比如东寰这场战乱要延续多久,如何如何进攻谋划才能用最少的力量取得最大的胜利。保证她两眼茫然,一问三不知。

可一旦立足点定的够高,比如现在。问她如何征服一片大地,甚至一个民族的民心。她却能头头是道的说出一二三条来。

白陌尘被这种匪夷所思的反差惊的几乎掉了下巴。殷如行却是越说的多,脑海中的观念越系统明朗化。

“当然是佛教。你没发现吗?这片土地在宗教领域几乎可以说是空白。人们需要信仰。现有的信仰根本无法满足他们。是的。他们听命于领主和贵族。这个基点其实非常薄弱。只要有一种他们能理解,又坚信不渝的宗教扎根在心里,那会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的基石。”

虽然天元大陆的学士之中,也有类似儒家学说的流传。然而,殷如行想都没想过将儒家的“礼仪、忠君”一套给搬过来。这与她本身的利益不符合,等哪天她当了皇帝再说吧。其它的零散教派。在这里的根基有限。教义也不如佛教有天然的优势。凡是能扎根生存,并逐步发展的,不一定最好,但一定是因为它目前最适合这里的土壤。

“你怎么能确定他们会信仰佛家学说,并坚定不移?”白陌尘不知道她哪儿来的这么大信心。佛教在天元发展的是不错,然而远远没有到殷如行所说的那种“神奇”地步。成为大部分民众坚贞不渝的心灵支柱。他不认为换个地方就能截然不同。

殷如行的信心却是非常足。这就是眼界的不同了。在西方历史上,宗教能靠着神权生生将统治权从王权中分一半出来,国王的登基需要教廷的加冕。在民众心中,教皇大人的威名赫赫震耳。为了信仰的不同能发动战争,异教徒受到迫害。宗教的狂热和凶残,白陌尘其实并没有真正见识过。

“当然能。因为人们需要‘救赎’。任何一个对现状不满的人,都渴望得到救赎。”她坚定的道。

无论是魅力还是凶残,都触及到了一个本质,即人类心灵的缺憾。心理学的厉害之处也就在此。别以为你外表光鲜就心无缺陷。殷如行还记得教授所说的话:


状态提示:第266章 宗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