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随身带着如意扇>第四百三十四章 商丘古城西汉小麦

转了几次车,宋文终于在第二天中午赶到了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可谓是一个奇迹,一个叠压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奇迹。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航拍照片上发现位于商丘古城及其西南部方向的地下隐约叠压着几座古城的遗址。随后,他极力建议中美联合发掘商丘古城,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找到这里的先商遗址。四年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坦荡如砥的豫东大平原一层层黄沙之下,找到了从上至下叠压着的宋代应天府城、隋唐时代宋州城、汉代睢阳城和西周宋国都城遗址。

也幸好有了那次的考古发现,要不然宋文真不知道该怎么去找天丝绢地图上所记载的路线。

如今的商丘古城是明朝所建,明继承于元,元又继承于宋。

虽然历朝历代传承下来,城池轮廓基本上还保持完整,但到如今,沧海桑田,里面变化奇大,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模样。若不是有考古专家的发现,他还真无法确定埋藏着宝藏的应天府衙地址。

经过一番探测,他发现天丝绢地图上所示的藏宝地点被压在几栋居民房下。那地方在宋朝是应天府衙,但现在已经变成了民居。

这下,宋文感觉不好办了,被压在房子底下叫他怎么取宝藏?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想了想。他连忙拿着铜镜仔细探测起来,照理说埋宝藏的地方应该有入口才对。

仔细寻找了一番,终于让他找到了入口所在,可惜那个入口上面架着厚厚一层木板,木板上覆盖着厚厚泥土,泥土上面则盖着一间房屋。

这可怎么办?

宋文挠了挠头,转头四处看去,发现房子旁边有家旅社。不由大喜。今晚可以在那家旅社住下,然后从那屋中挖一条地道通往宝藏入口。想着,他连忙往那家旅社走去。

在旅社订了个房间,他又出去逛了一下,吃了点饭,然后就回屋,打算等晚一点就行动。

时间还早。躺在床上无聊,宋文就打开电视来看。

“根据最新消息,新.疆吐鲁番考古专家在吐鲁番胜金店古墓群考古时发现了3100株麦秆,据考古人员透露,这些麦秆足有10厘米厚,在麦秆下面是15厘米到20厘米厚的骆驼刺。据说这些麦秆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史上数量最多、保存质量最好的小麦。

出土的麦子距今大约2200年前—2050年前。应为西汉时期或更早。两千多年前的麦子保存到如今小麦秆还是金黄色,新鲜如才被碾压过,有的麦秆上还有完整的金黄色的麦穗。

经专家研究后发现,这些两千多年前吐鲁番地区的每株小麦平均麦粒达到10粒。中科院人文学院科技室与科技考古系研究人员表示,‘现在的麦子每株麦粒为20粒到30粒。经过两千年的发展麦粒也才翻了一番,说明吐鲁番当时的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已经很先进了。’

听到电视新闻播出的这条消息,宋文心头微动。

小麦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竟然还保存完好,也不知有没有碳化,能不能发芽?

现如今的小麦经过改良和变种后早已经不是最初的那种原生态野生小麦。西汉时期的小麦应该是最接近野生状态的。所以宋文就想弄些到如意扇中种,看看这些接近野生状态的小麦经过如意扇中泉水的滋润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想着,他就拿起手机打了起来。

“喂,阿岚,你在哪?”

他打的是澹台明岚,澹台明岚是考古专家,对这些应该了解。

“干什么?”接电话的澹台明岚不爽的问道。

这破人。这么久了也不打电话给她。虽然她不要求名分什么的东西,但两人怎么说也有了肌肤之亲,怎么说也要关心一下才对。可这家伙倒好,从来都不知道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关怀一下。去他家里也是畏畏缩缩的,连看也不敢看,也不知道是不是属老鼠的,胆子这么小。

“我问你件事,那个吐鲁番发现西汉时期的小麦你知不知道?”

“知道。”

“那那些小麦能不能发芽?”

“没试过。”

“那你能不能帮我弄几粒小麦种子过来,我想试看看能不能种。”

“我试看看。你打电话来就为这事?”澹台明岚不满的问道。

“呃...”宋文都不知怎么回答了,他打电话可不是就为了这事?但若这么说似乎有点伤人。那究竟该怎么说呢?一时,宋文踌躇起来。等想完后想说话,却听到手机中传来“嘟嘟、嘟嘟”的声音。

“烂人,就知道你打电话来没好事。”

澹台明岚掐断通话,恼恨的说道:“真是超级烂人,也不知道问声好什么的,就会指使人,姑奶奶才不愿意给你做牛做马呢?”说着,又恨恨的嘟囔了几句,才转身离去。话虽然这么说,最终她还是通过关系给宋文弄了一些小麦寄了过去。

看到澹台明岚挂掉手机,宋文也没再打过去,又和小君通了会电话,就躺到床上眯了起来,直到外面静悄悄的时候,才睁开眼来将房门重新关好,又把电视、电灯关了。然后左右听了一下,又用铜镜仔细照了一遍,看到左右房间中的人都睡了,才开始行动。

宋文住在旅社底层,去除铺在地上的瓷砖,下面就是土层,很好动手。

首先,他把刚才躺着的床轻轻挪到一旁,然后用刀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四章 商丘古城西汉小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