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本身是官府中人,熟知官场上的肮脏交易。
听说太子能够替他洗脱杀人的罪名,让他安然返乡,心中欢欣不已,同时也替花荣求情庇逃犯之罪。
对太子府的人来说,这都是小事。
太子府的官员把宋江带回了济州府,让他到梁山上说服晁盖等人放了耿南仲和赵明诚。
这一次,太子府的官员没有像耿南仲一样耍花招,他们只想能把人救出来就行,太子赵桓不想再掺和到地方上的事务了,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朝堂的争斗上去。
宋江不负众望,晁盖等人给他面子,也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要能和官府和平共处就行了,随后便把耿南仲和赵明诚放掉了。
事情算是有个圆满的结果。
赵明诚是济州府知府,郓城县在他的管辖之下,便让郓城县重新审理宋江杀人的案子。
郓城县县令最终认定宋江杀人一案不是蓄意谋杀,只是发生口角时的误伤,女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宋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打了几十板子,阎婆惜又没有后台,只赔付了银子,匆匆结案了事。
太子赵桓急于从济州府脱身,不想再和梁山贼寇有牵连,便找个理由把赵明诚调回了东京城,而济州府知府的位子就空缺下来。
这让蔡京等人颇为郁闷,原本想看场好戏的,没想到被太子府巧妙地化解了。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或许是太子府有意散布的消息,蔡京知道了向太子赵桓推荐宋江的正是太尉府的高强。太尉府虽然一贯保持中立的态度。可大家都是奸臣啊。你这么做是什么意思?是想投靠太子府么?
当然蔡京不认为自己是奸臣,可他不能容忍来自同一阵营的背叛,他要给高强一个小小的教训,让高强知道在官场上脚踩两只船的下场。
既然你帮着太子摆脱了麻烦,那么你就去解决掉这个麻烦吧,把我的十万生辰纲给追回来,把梁山贼寇给消灭掉。
于是蔡京就把高强从苏州调到了济州。
他掌管着文官系统,官员的升迁都在他的一念之间。名义上是说高强颇有才干,应该委以重任,山东一地颇不平静,正需要此等青年俊彦为国效力等等。
这张调令来的太过突然,就算是太尉高俅也没有事先得到消息。
高强这些日子总算是见到了童贯,检讨了一番自己的过错,把西夏皇族的情报呈递上去,童贯详细询问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宋国以前也曾派了奸细潜伏在西夏国,可大多都只能在底层社会厮混,最好的也只是小军官之流。很难得到有关西夏国的详实情报。
高强虽然没有接触到皇帝李乾顺,无法了解西夏皇帝的心思。可能够从西夏皇族和大贵族的反应来窥探西夏国的内幕,已经算是难得的收获了。
不过童贯还是没有给他好脸色,只是不追究他的责任而已。
应付了童贯,高强就准备返回苏州城了,江南虽然没有什么大事,却需要他掌控大局,否则各个势力之间难免会出现问题。
可就在这个时候,朝廷的调令下来了。
济州府恐怕是高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了,倒不是说担心林冲找他报仇,而是暂时不想和梁山贼寇发生冲突,晁盖这个人不大好控制,看来培养宋江的计划要加快进程了。
高强了解了一下,浙西明教的高手还在济州府,安全上没有问题,再把青龙会的人马调过来,对梁山进行渗透。
至于苏州城,他举荐了苏州通判黄潜善任苏州知府。
如此一来,黄潜善可以延续他的策略,此人开拓不足,守成有余,忠诚度尚可。
高强不知道,他调离苏州的消息传开后,江南的各大势力都感觉迎来了光明一般,高强借力打力的高压政策让各大势力纷纷蛰伏起来,不敢动作,如今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福建的林海潮,青溪县的方腊,苏州的慕容世家,还有一直隐忍的假朱勔……
可以想见,江南即将迎来一段混乱的时期。
高强感觉到想要在大宋朝的官场混下去,童贯和蔡京是两座挡在前面的大山,只要有这两个人存在,就无法掌握大宋朝的权利。
江湖上的争斗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的舞台是在东京城,这里才是大宋朝的政治中心。
童贯暂时没有什么弱点,此人在朝中地位稳固,只对战争感兴趣。
想要对付蔡京,还需要从丞相府内部入手,挑拨蔡攸和蔡京的矛盾,以蔡攸的性格,和蔡京闹翻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官场上的争斗不像江湖上那么粗暴,却更为残酷。
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却是暗流汹涌,他目前勉强够资格参与其中,可想要把这些老家伙掀翻在地,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李清照对此事非常抱歉,她在向太子赵桓转述的时候提到了高强,而泄露消息的人肯定是太子府的人,目的是挑拨丞相府和太尉府的矛盾。
既摆脱了自身的嫌疑,又把高强给套了进去,还有逼迫高强归附的意思。
可见太子府的幕僚也不是光吃饭不干活。
然而正是因为这件事让高强对太子赵桓没有了好感,一个毫无担当的太子能有什么作为,不过是个傀儡罢了,不足为虑。
在清明之后,高强踏上了前往济州府的道路。
与此同时,西夏国兴庆府,赫连岚正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西夏皇帝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