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军工之王>第178章 战争预热(一)

第178章 战争预热(一)

可要是不打,油然心生的优越感使他们心理作怪,仿佛内心的小魔鬼一直在呼唤着他们,上!上!上!你们是整个星球最强的民族。

说实话,现在美**方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不单是得罪了自己国家的总统,就是连大洋彼岸的共和国也给惹恼了,最后一大帮高级将领还是硬着头皮给莱曼少将下达了作战命令。

只不过告诫莱曼要控制开战的影响,简而概之就是授权你小范围的试试,打不过就跑。

当与共和国舰队对峙的莱曼收到五角大楼的命令后,恨得牙痒痒,要是有可能,他真想把那帮一天只会动动嘴皮子的上将们按在马桶里淹死。

臆想归臆想,莱曼再怎么样也得执行五角大楼的命令,只是他这会儿的脑子里再想有没有别的办法能避免,至少不能和共和国舰队起直接冲突。

很遗憾,莱曼最后没有想到!

“上帝啊!这仗你们要我怎么打?”

指挥室里,莱曼心情很不爽,脑子里正在盘算怎样打这一仗,此时此刻的局势远比他以前经历过的要难得多。

作为军事学院派的代表,他是知道以目前美国的实力难以与共和国相抗衡,而且五角大楼那些高级将领们还看不清,脑子发热的想去撩拨共和国本已绷紧的神经,纯属自找不痛快嘛!

“我是舰长,考本号发射两枚k41标准2导弹!”

莱曼口中的考本号是美国航母护航主力战舰,属于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也是至二战以后建造数量最多的一款军舰。

该级巡洋舰满载排水量万吨左右,舰身长170米,宽17米,吃水线6。5米,最大载员365名,最高航速30节,采用了四座燃气轮机各八千匹马力。

提康德罗加级舰都将k-26双臂发射器换成k-41垂直发射系统,使得面对饱和空中攻击的能力大增,更能发挥宙斯盾系统一次处理大量目标的实力。

八联装发射器十六组,舰身前、后部各装八组,总载弹量122枚,前、后各有一组八联装发射器中相邻三管的空间被用来安装一具海上再装填用起重机。

考本号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九号舰,服役年限以超过了15年,虽然看似老迈,不过前年在美国船厂进行了一次现代化的改装,该舰的各项性能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而且考本号长达15年的生命是经过战争严酷考验过的,当年两伊战争就是它在海上打响了第一枪,数枚巡航导弹精确命中的岸上的目标,一举成名!

考本号舰长奥莱加大校在接到指挥官的命令后,位于战舰舰首的一组k41标准导弹打开了发射盖,只等宙斯盾作战系统计算好坐标后便能发射。.

考本号上层建筑的三楼,一个信息化集成技术很高的处理中心里面异常的忙碌,美国大兵们指尖嘀嘀嘀的在操作平台前的键盘上敲击着,把一串串合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给导弹前端的制导系统。

莱曼下达发射两枚导弹的命令十分可笑,k41导弹发射器是一款八联装的,也就是要求它一次性发射八枚导弹,这样的话方便舰体下面的设备进行补充。

垂直导弹发射系统都是这样的情况,导弹镶嵌在舰身里面,一排排的竖立着,等到联装内所有导弹发射完成,待发射管里温度降了下来,立刻便有设备给他/她进行全自动的补充,只需要人按下按钮而已,操作十分的简单。

肖锋那边,考本号巡洋舰的垂直导弹发射器一打开,几艘共和国的军舰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共和**舰他们是怎么察觉的?

原因很简单,要是被十多个相控阵雷达无死角度的监控,想不发现都难,之所以很快发现,这就取决于作战人员的细致程度了。

每艘战舰都有它独特的水纹,也就是它发出的噪音,目前大部分潜艇就是靠这种方式来分辨其他国家的军舰,估计共和国所有军舰的水纹都被美国人所掌握。

还有一种就是雷达的反射面积,垂直导弹发射器的盖子一打开,顿时把导弹暴露在雷达波眼睛里,虽然雷达波的变化很小,但还是能发现一些细微的差别。

发现对方情况有些不对劲后,这一消息迅速的传到了肖锋那里,很快,共和国航母舰队所有军舰都马上开始准备,因为不知道对方具体要干些什么,总之是有行动。

这会儿,肖锋心里很舒服,对方现在准备要做的就是他一直期待的,要是美**舰真的打响了第一枪,他就能毫无顾忌反击。

就当航母甲板上四架准备起飞的j15舰载机停在了导流板时,相控阵雷达突然发现对方发射了两枚导弹,顿时共和国诸舰官兵炸开了锅,防空警报响个不停。

特别是108、109导弹驱逐舰和一些吨位小的防空护卫舰等更是风声鹤唳,信息处理中心内人头攒动,向各部门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报告目前的具体情况。

社会主义号航母的舰岛指挥室,其他军舰官兵的工作大都在肖锋的眼睛里呈现,这些都主要是靠那些安装在军舰重要部位的摄像头,以便指挥员能随时了解到各舰的情况。

看到这些时,肖锋忍不住的笑了出来,他不知道是自己心宽,还是官兵们没有面临过这种紧张局势。

就共和**舰上装备的防空导弹完全能拦截住对方,除非对方是进行无时间差的饱和式攻击,就是这会儿来枚核弹头,共和国的军舰都有很大的几率拦截下来,更别提防


状态提示:第178章 战争预热(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