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亲卫举着的火把,刘琮打眼向诸葛亮望去,大雪纷飞中,只见他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立于雪中真个是风神秀异,说不出的俊秀儒雅。让人一见,便不由心生好感。
诸葛亮与徐庶见礼之后,随即笑着向刘琮揖礼道:“久闻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幸之如何!”
对于诸葛亮能猜到自己的身份,刘琮内心其实并不怎么惊讶,而熟悉诸葛亮的徐庶更是小有得意的看了眼刘琮,那意思是我这个小友还不错吧?只一见面,便知道你是何人了。
笑着对诸葛亮还了一礼,刘琮说道:“不速之客冒昧来访,扰人清净,实在是罪莫大焉,幸勿责怪!”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似乎没料到刘琮言辞如此文雅,不过他将自己的惊异掩饰的很好,含笑伸手请众人过桥。
到得草庐之前,刘琮解下满是雪花的斗篷,拍打几下递给刘虎,又在门槛处仔细将靴底的雪泥蹭干净,这才进屋。
正堂之中布置的颇为简洁,屋内正中是个火塘,三面置席,席前各有质朴无华的长几,泥壁之上唯有书法一幅,想来应是诸葛亮手书。侧面的书架上累累垂垂地摆满了书简,一联竹屏后方,隐约露出木榻一角。
主位的矮几上摆着一具形制古朴的素琴,琴头旁放着个小小的青铜鼎炉,青烟袅袅略带暗香,自鼎炉的孔洞中缓缓释出。
“草庐寒酸,将军介意否?”诸葛亮见刘琮落座之后,一边呵气暖手,一边环目四顾,似乎对于自己的居室布置很感兴趣,不由出言询问道。
这其中,自然也有考量刘琮的意思。
刘琮微微一笑,心中却忽然想起一段话,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以主人的身份直抒胸臆之词,让年轻的诸葛亮顿生知己之感。他双目闪亮,躬身向刘琮说道:“将军过誉了!”
刘琮颇为自己的记性得意,暗道我会告诉你那篇《陋室铭》中还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吗?
之所以想起这几句话,实在是因触景生情,下意识的反应罢了,还真不是刘琮要故意虚言示好。
后世有一股翻案风,对历史人物任意臧否,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秦桧成了维护祖国统一的悲情英雄,岳飞成了破坏团结的大反派。至于三国人物,更是调侃戏说加抹黑,为此各种论坛上口水横飞骂战四起,其实无非是借古讽今甚至借此出位博眼球罢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诸葛亮作为“多智而近妖”的著名人物又怎能逃过被黑的下场?
不过刘琮对诸葛亮有自己的认识,从本心上来说,他是非常喜欢这个历史人物的,如今见到年轻版的诸葛亮,刘琮更加确定,这小子以后绝不能逃出自己的手心。
“哈哈,什么将军,不过是虚名而已。今日没有什么将军,唯有与元直一起访友的不速之客。”刘琮一摆手,对诸葛亮说道:“琮表字仲怀,你我以字相称即可。”
诸葛亮一愣,他确实没想到刘琮真的如同传闻中那样,如此平易近人,稍一迟疑,便爽朗笑道:“亮表字孔明,仲怀兄可以此相称。”
两人相视一笑,席间气氛不觉轻松自在起来。
此时诸葛亮的侍童抱着一捆柴火进来,挑了几根干燥的放入火塘,其余被雪水打湿的则先摆在一旁烘干。
诸葛亮见状,笑道:“风雪之夜不意客来,亮已令人整治饭食,却要稍等片刻。”
“无妨,孔明贤弟方才放飞的灯笼,可有名目?”刘琮转头看看徐庶,接着说道:“方才元直兄说了个‘又’字,想来孔明贤弟平时没少做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物件吧?”他一口一个孔明贤弟,心里着实爽歪歪,言语之间,不觉眉飞色舞。
没想到刘琮观察如此入微,诸葛亮稍稍有些愣神,回道:“不过是闲时偶然所得的玩物,哪里有什么名目?”
“不然!”刘琮正色道:“此时此地,或可说是玩物。然而若是用至战阵之上,夜半明灯升空,则可为联络之号,元直兄以为如何?”
徐庶以手按几,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我却没想到还有如此用途!”
这会儿诸葛亮简直有些惊诧了。那灯笼是某次他夜里读书,观油灯青烟徐徐升腾而有所悟,后来让童子伐竹劈篾,细绳捆扎成骨架,再以极为轻薄的上好纸张糊面,下置轻巧油灯,试过数次之后终于成功。
在诸葛亮而言,那不过是兴之所至的玩物,然而被刘琮这么一说,他便也意识到,原来这玩物竟然也是大有用处的。
对于刘琮思维之敏捷,诸葛亮不得不佩服了。他望着刘琮认真说道:“请仲怀兄为此物赐名!”
“哈哈,何须我来赐名?其名由来有自。既然是孔明贤弟所创,何不就叫孔明灯?”刘琮微微一笑,回道。
徐庶抚掌赞道:“好,这名字当真贴切。”他看得出来,刘琮对于诸葛亮颇有好感,这让一路上还有些小小忐忑的徐庶,心情大为高兴。
诸葛亮又何尝不高兴?他今年实际上不过十六岁而已,只因长的高大,又自小失怙,自八岁起就跟着叔父诸葛玄一同生活,今年夏天诸葛玄病逝,他更要自立,所以显得比同龄人更为成熟,但心底到底是个孩子。这从他发明孔明灯就可见一斑。
不过因战乱频仍,他在随叔父迁居南阳的路途上,目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