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调兵南下援陈留

手机阅读

初冬,天色阴沉,邺城仿佛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自从许都失守的消息传来之后,这几日各种流言四起。有说马超领关中军入城之后叛乱,欲劫天子,混战时引发宫内大火,天子因此驾崩。也有说此事乃是刘琮指示,入城之后又纵容关中军在城内烧杀劫掠等等。

除了这些流言之外,自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不过这些声音太过微弱,很难传播开来。

那些家在许都或是附近的曹军将士,得知荆州军大举进犯,无不群情激愤。若不是曹军军纪严酷,恐怕就有很多人要请求曹操回师南下,夺回许都了。相比之下,天子驾崩之事反倒没有引起什么太大反应。如果说有的话,也是很多人因此而想到,是否应该劝曹操进位称王?抑或直接登基建帝王之号?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想过,在汉室宗亲中找个年幼的子弟,让曹操立其为皇帝。不管怎么说,汉室三百年来的统治,即便如今已毫无威望可言,但总归可以用来掩人耳目。无论如何,也算是块遮羞布。不过有这种念头的人,却并未立即行动起来。

对于投机者而言,重要的不是所持的理念——如果他们有的话——重要的是时机。

就当下的形势来看,曹操称王也好,登基为帝也罢,其实并无多少障碍。毕竟天子已经驾崩,如今正是人心浮动,不知所归之时。既然如此,再重新立个惺帝,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即便再迟钝的人,也知道若是不能抵挡住刘琮北上,恐怕连立足之地都要失去,还奢谈什么称王称帝?现在曹操亲领大军屯驻邺城,其余各部正在冀州攻城略地,可是不彻底消灭刘备的话,很可能会陷入南北受敌的危险境地。

邺城内暗流涌动。曹操自然不会一无所知。对他而言,当下的局面早有所料。放弃许都将重心北移,是他早就已经制定好的战略。毕竟许都距离荆州南阳太近,又地处中原腹地,无险可凭。之前两次被刘琮领兵攻至许都城下,曹操就已经动了迁都之念。

之所以拖延到现在,当然有很多原因。不过即便是现在迁都,曹操也觉得为时尚早。只是形势使然,不得不如此罢了。当初曹操与荀攸、郭嘉等人商议之后,才最终决定领大军北上,以便在讨伐刘备的同时,将据点北移。从而确保后方根基稳固。

按照目前的局势,曹操和荀攸、郭嘉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先从讨伐刘备的军队中,调回一部分南下,以保有陈留。从战略上来说。便是南守北攻。待消灭刘备势力再伺机与刘琮争夺天下。

为了加强陈留郡的防守力量,曹操决定派曹纯督帅虎豹骑与夏侯渊、李典、乐进等将共计两万余众,往陈留增援。

曹纯字子和,是曹仁之弟,曹操之从弟。今年三十四岁,正当壮年。他少年丧父,与一母同胞的兄长曹仁分家居住。后继承了其父的家业,颇为殷富,家中僮仆、宾客有上百人之多,但他纲纪督御,不失其理,乡里咸以为能。且颇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由是为远近所称。中平四年,曹纯年未弱冠即进入朝廷担任黄门侍郎,年仅十八岁。

虎豹骑则是曹操麾下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曹操的军队最高指挥机关叫“霸府”。军队分三部分:中央军、地方军、屯田军。地方军是州郡的守军,屯田军是边防军。中央军分内外两军,外军实际上是驻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挥的,中军称武卫营,是京城及皇宫的禁卫军,是曹操的直属部队,如今有八万余人。

而曹军中军的中军就是虎豹骑,是最核心的精锐,一部分保卫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宫,统领多由曹操亲属统领,称领军将军,曹仁、曹洪都当过虎豹骑的领军将军。此次曹洪留守许都,虎豹骑则由曹纯以议郎参司空军事身份都督虎豹骑,跟随曹操北伐。

不过为了曹操为了保持对刘备的压倒性优势,并没有将这四千虎豹骑全部调给曹纯,而是分出了两千骑,交由曹纯督帅。

如果单纯从骑兵数量对比来看,曹军对荆州军并无太大差距,但是双方骑兵中的精锐相比,荆州军便稍胜一筹。

究其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便是荆州财富较多,刘琮又一直非常重视骑兵的建设和投入。加上吕布投靠之后,便主持骑将的训练,使得荆州军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骑兵中下级军官。在他们的带动下,各部骑兵都有不少精锐之士。

除了最初由刘琮一手打造的,由南阳军骑兵和张绣所部骑兵为底子组成的玄甲营、明光骑之外,以骑兵为主的轻骑军等,也都是荆州军骑兵中佼佼者。可以说荆州军攻坚,所依仗的多为炮车营,但野战中的突击力量,则全赖骑兵。

曹纯等将率部陆续离开邺城之后,前锋很快进入陈留郡内。而此时刘琮所率大军也已进驻尉氏。

尉氏城并不大,城墙低矮,连护城河都没有。不过对于荆州军来说,并无多少区别。因荆州军数万大军人马众多,唯有在城外安营扎寨才可容身。否则若是都挤进城内,只怕连转身都困难。

曹操调兵南下支援曹洪的消息,很快便由特卫营的密探侦知,并将密信送到了尉氏荆州军大营之中。

对于这个消息刘琮并不感到太过意外。陈留乃是曹操起家之地,若是陈留有失,对曹操而言无论是政治声望乃至将士忠诚度,都将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八章 调兵南下援陈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