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战狼旗>第五百八十二章 四姓大战的导火索(上

实际上,这里面也少不了幕后宣传之功。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不管外面怎么变,那些真金白银可全都存在老司城,我们王家人怕什么,以家主的为人,难到还能亏了大家?族人一想就明白过来,加上对于王世华盲目的信任,兑换自然踊跃。

而这笔巨大的本金之所以会由王家保管,还是四家相互妥协的结果:张家堡也想要,可另外两家,尤其是沉刀镇的肖家对他家有点不放心;肖家想要,可没有那么强悍的武力保护;赵家实力最弱,自然不用考虑。而王家不仅跟四家都有联系,且实力强横,武力强盛,而这个时候,王世华个人的信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凡是跟他做生意的,就没有不顺利的。况且,大家就算再怎么不放心,只要真心想发行边区票子,就得默认了这个事实。

仅仅三天,王家就吞掉了两千万边区票子,十天,就吞掉了五千万边区票子。这让四家联喜不胜收。但在四家自己的地盘上,边区票子的兑换可就要难得多。三家加起来,也仅仅和王家发行的数量持平。

对于这个结果,大家事先都有心理准备,毕竟,发行和流通是两码事。

另外三家对于王世华突然从经济上的挤压这一招,打的真有点措手不及。

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发行钞票这事,自古有之,且每每越乱,发行的越多。可这些人发行自己的钱币,无一不是为了搜刮百姓的钱财,把百姓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百姓们上当上多了,自然不会再购买,让那些大佬只能强行发行,往往都弄的民怨沸腾,灾民四起,到最后,苦的只能是百姓。

而四大家族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可主要因为四大家族内斗惯了,钩心斗角之下,仅仅把银根存放在哪这个大问题上,就弄的不欢而散,要是仅仅自己的地盘内发行,那还不如不干,所以,四大家族几百年来,还真没这么干过。

所以,一开始,对于王世华这一手,他们虽然吃惊,却并不怎么重视,反而带着看笑话的意思,等着王家人出丑。可结果却让他们目瞪口呆。

沉刀镇的繁荣就不用说了,而龙塘镇仗着地利优势,如今也算是高度繁荣,张家堡已经富裕了好几代,赵家寨则控制着湖南和贵州的咽喉要道。可以说,这四家,基本控制了三个省相连的大范围,波及数省。加上他们各个实力雄厚,这联合起来发行新币,还是获得了很多商人的认可和信任。伴随着四家强势发行,商人们进入这四家范围内,也开始接受边区票子,这局面一打开,伴随着商路的流通,边区票子的流通必然越来越远,认可度自然越来越高。

而对于王世华来说,出了经济上的垄断外,他看重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跟他们三家联合发行,银根存放在王家,那么,另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他们三家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另外三大家族攻下老司城,夺取银根。说白了,王世华把他们三家都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为眼看着不可避免的四大家族大战做准备。到时候,只要他们三大势力以保护银根为由,帮王世华守老司城和龙塘镇,就可为王家解放大批的兵力。

而在这四家的联合之下,除了各自地盘外,外部首先沦陷的就是江阴县:沉刀镇本就控制着全县的大部分经济,加上如今龙塘镇的地理优势,控制着通往重庆、四川和贵州三条要道,三大家族连抵抗之心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全县百姓手里拿边区票子买卖。

事实上,边区票子达到顶峰时,以江阴县为中心,方圆数千公里,都承认边区票子的合法性。

而王世华这一手,也逼迫的另外三家不得不加快正军备战的速度。而在经济上,三大世家也立即做出了调整,或者说是试探:三大世家跟王家谈判,以每家二十万两金银,入股。结果,却被王世华有意拖延着……开什么玩笑,且不说他们三方会不会同意,我这一手,明显就是针对你们的,又岂能让你们插进来分一杯羹?面对他们三大家族的联合,王世华自然要出猛招打乱他们的部署。

从这时起,一直到3月末,王家跟另外三大世家的摩擦越来越激烈。从最初个人打假,发展到群架,最后演变成村寨之间的火并。仅仅两三个月,双方光是在火并中死亡的人数就超过百人。

有意思的是,作为县长的方觉,对此居然不闻不问。想想也是:四大家族的存在,说白了,就是军阀割据,无论是老蒋还是方觉,都恨不能一把掐死他们算逑,如今见他们内斗,自然乐见其成,或者说他打算等四家血拼之下各个实力大损之后再出面坐收渔利。反正谁都看得出,日本鬼子已经是日薄西山,离败亡不远了,老蒋又岂会再容忍这些军阀在眼皮前蹦跶?而方觉到现在都还没有真正的打开局面,对四大家族又岂有好感?

这种紧张的局面,如同一锅子热油,就差一颗火星子。

1944年4月3日,这颗火星子出现了。

4月1日,是张闻天的老母八十大寿。王世华自然要带重礼参加。恰好轮到彭子清的第三营跟驻守在重湖商路中部的第五营换防(每个营驻守一个季度),就陪着王世华一起去。

祝寿完,因为张老夫人很久没见到张翠云,想念的紧,就特意留张翠云等人多住几天。王世华也认为好久没跟张闻天联络感情了,就同意一起留下。

恰好有一批鸦片要紧急运送到沉刀镇,开的路费很高,


状态提示:第五百八十二章 四姓大战的导火索(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