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大时代风云>第362章 出门招商

均西县通海开发公司首期建设的几座矿也开始开采了,最早进行开采的是价值比较高的沙金和绿松石,由于均西的沙金和绿松石的储量大,埋藏浅,所以开采起来比较容易,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开采出来了不少原矿。|经||小|说|更|新|最|快|{首发}

本来贝文达想要把这些矿石运到香港卖掉,因为他认识不少香港的珠宝商人,可是江海让他现在不要卖绿松石原矿,而是把它们运到香港,找个仓库储存起来,当然,钱还是要按照现在的市价如数划拨到通海开发公司的帐上,做为销售收入。不但这一次这样办,以后也要照此办理。

贝文达不知道江海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不过他也有个优点,对于江海的话,从来不发表任何疑问,只是照办,所以他就用何爱国在香港注册的另外一个贸易公司的名义,将这一次开采出的十几吨绿松石的原矿全部买了下来,然后将一千多万货款打到了通海开发公司的帐上。

江海这样做,是因为绿松石的原矿在九十年代还不怎么值钱,大概也就是几百块钱一斤,可是十几年之后,由于人们日益喜爱绿松石制造的首饰,绿松石资源也越来越少,绿松石原矿的价格就开始飞涨了,品相一般的都能卖到一百块钱一克,而品相好的甚至可以达到五六百块钱一克,这个价格和现在的价格可是相差了上百倍乃至几百倍。

均西的绿松石储量大,品相好,事实上,整个堰州市的绿松石的储量是居全世界首位的,在这个时候,由于堰州还没怎么开发,绿松石在中国大陆也并不是太受欢迎,所以开采绿松石矿的人并不多,江海准备把这些绿松石全部自己储存起来,等到十几年后,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这个时代,一吨绿松石也就是一百万不到的价格,由于石头密度大,所以占地也不大,哪怕均西的绿松石矿一年开采出几十吨绿松石原矿,也只要几千万资金,十几年也就是几个亿的资金,这点资金对于江海来说算不了什么,储存在香港,也要不了多大面积的仓库。可是经过十几年的积累,这些绿松石就可能变成几百上千亿的巨额财富,所以江海当然不希望现在就把它们卖掉了。

虽然绿松石在九十年代相对不怎么值钱,可是短短几个月,光绿松石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一千多万元,这样算起来,光这一项销售收入一年就可以达到好几千万,这让祁天成和许明波眉开眼笑,要知道,这些销售收入可都有均西县政府的一半呢,等到均西县的矿产全面开采之后,那一年不得有上亿的销售收入?那均西县政府到时候可要富得流油了。

均西经济开发区南面的万亩中药园现在已经初具雏形了,蔡长生斥巨资在这一带征了一万多亩荒山,雇请当地农民在这里种植杜仲、黄姜、金银花、黄芪、甘草等中药材,除了杜仲是乔木,需要数年种植才能利用之外,其它几种草本中药材都能够在今年成熟,蔡长生的制药厂现在是收购本地老百姓采的野生中药材来生产,等这万亩中药园成型之后,他就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了,而长生制药厂的生产规模也可以扩大了。

均西经济开发区西面的牧业基地也基本成型,这里种植的几种牧草,在省农科院蒋秉诚等几位专家教授的指点下,长势非常良好,当地农民每家每户都至少养了几十头牛羊,多的甚至有一百多头,总的存栏量达到了十万头以上,等出栏之后,会给当地农民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等这个牧业基地取得成功之后,祁天成准备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畜牧业,要知道,均西全县范围内的可放牧荒山面积可是达到了七十多万亩呢,等到全县的畜牧业完全发展起来,这个产业也将发展成为均西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均西经济开发区东面的经济林项目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当地农民开发荒山,在上面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树种,等到几年之后,开始挂果了,这也将成为当地农民的稳定收入来源。

这些项目已经足以让当地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了,再加上他们还可以在经济开发区的工厂里打工,可以预见,在几年之内,当地的农民就会富裕起来。

五月份,江海带着廖意龙出去跑了一圈,这一次他出去的目的依然是招商引资,不过,这一次他的招商引资非常有针对性,他拜访的都是一些与畜牧业相关的行业,比如肉类加工和皮革处理企业,他希望能够在均西经济开发区形成一条完整的畜牧业产业链,深入挖掘均西县畜牧业的产业潜力,据他估算,如果均西县的畜牧业的潜力能够完全发掘出来,均西县每年可以出栏牛羊等畜类百万头以上,形成年产值三十亿元以上的产业链条,这将会是均西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江海拜访的第一家企业就是江城肉联集团公司,这是一家巨型国有企业,它的前身是江城肉联厂,也曾经是亚洲最大的肉联厂,不过在前几年,由于全国的生猪市场价格放开,肉食品经营市场全面放开,江城肉联厂也陷入了困境,连年亏损。

在江一帆调任江城之后,他主导了江城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现在江城肉联厂已经和江城商贸集团进行了股份制重组并且上市,重新焕发了生机。

如今的江城肉联集团公司在全国已经有了好几个加工基地,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了三百万头生猪以上,生产各种肉类


状态提示:第362章 出门招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