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十一章 归来的“龙王”

西班牙人钻这个空子,是在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这次侵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同为殖民者又是老对手的荷兰人,此时已经占有了台湾南部,再不下手,黄花菜都凉了;二则是此时西班牙人的北美殖民地墨西哥,发生了著名的“银矿危机”,即原本盛产白银的墨西哥地区,其本土的白银开采已经接近枯竭,这是关系着西方商业国家生存的大事。

因此,原本就贸易地位重要的台湾岛,此时的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它关联着和日本的贸易航线,而此时的日本,正是世界上新兴的产银国,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日本本土大批银矿的被发现,日本的银矿产量激增,虽然其本国物产贫瘠,贫困依旧,但到17世纪上半叶,日本在中国史料里,有了“群银国”的称号,可以说“穷得只剩下钱了”。

“穷得只剩下钱”的日本,成了当时白银贫乏的欧洲国家的救命稻草,包括这时期中国海商们的主要活动区域,也大多转向了日本。连接日本对外航路的台湾,也就成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黄金宝地。而这时期防务空虚的台湾,也就再次给了西班牙人机会: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西班牙人进攻台湾,先在基隆登陆,建立据点,三年后又占领沪尾地区,正式吞并了台湾北部地区。

忙于辽东战事的明王朝,此时已经顾不上台湾的变故了,钻了空子的西班牙人,胆也就大了,先是大胆的给台湾各地改名字,比如他们登陆的鸡笼山,就被他们命名为圣地亚哥。基隆湾里的和平岛,有他们修的第一座城楼,被他们叫做萨尔瓦多城,在淡水又修了座圣多明哥城,接着就大胆地搞“奴化教育”,在基隆、淡水两地修起教堂,强迫当地高山族百姓信奉天主教。

看明王朝没管他们,干脆就大胆地修衙门建政府了,他们在台湾北部征收赋税,强行征收可以在欧洲卖高价的台湾鹿皮,还经常强行驱赶高山族部落进深山为他们采集硫磺,造成死者无数。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还多次到高山族村落进行民族清洗,比如明朝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发生的宜兰惨案,西班牙人在台湾东北部的宜兰地区烧杀抢掠,焚烧村落。对照他们在北美和南美对印第安人的所作所为,西班牙人在台湾统治的十六年,可谓一脉相承。

西班牙人占有台湾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控制从日本到东南沿海的航线,即从日本获得白银,从中国获得可以在国际市场卖高价的瓷器、丝绸等货物。他们占有的台湾北部,距离日本更近,贸易也更繁荣。

最初西班牙人也尝到了甜头,从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到明朝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是西班牙人占据台湾的黄金时期,当时仅基隆一地港口,每天停泊的外国船只就有数十艘。

如今基隆湾里的和平岛,也就是西班牙人修建的萨尔瓦多城里,现任的菲律宾总督胡安·尼诺·德·塔波拉正和拉姆斯菲尔德勋爵焦急的等待一个人的回复,他们已经在城楼上最高处看到一艘挂着“血海龙旗”的中国海船正缓缓驶来。

但为了体面,他们即使再焦急绝对不会到港口处迎接的。

就在一个半个月前,南中国海进行了一场由菲律宾总督胡安·尼诺·德·塔波拉指挥的西班牙殖民者战舰对以郑芝龙为首的“十八芝”海盗集团的海战。

原本的历史上,十八芝是1625年十二月初二日,在台湾北港溪出海口,以祈天推派郑芝龙为首的18位结拜华人海盗商人,十二月十八日成立水师军;在成立十八芝後开始以两年时间,消灭明朝水师提督俞咨皐统领之福建、浙江水师及买办武商“漳州帮”许心素,後被明朝招抚分裂:降顺明朝者为郑芝龙一官党,不降顺者陆续在1636年以前在海上及闽、粤沿海各岛被郑芝龙擒服。

然而由于穿越者的蝴蝶效应,历史在这一刻改变,这西班牙殖民者对“十八芝”的海战里,双方精锐尽出,大小参战船只竟有数百之多,结果郑芝龙一方惨败,几乎赔光了老本。

就在西班牙殖民者的船队准备全歼郑芝龙的海盗集团时,他们看到了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几乎能填满那些西班牙人强盗眼睛的密密麻麻的海船,就从海面一头朝他们驶过来。

西班牙殖民强盗们感到惊恐万分,让他们惊恐的不是这些船惊人的数量,而是每一艘海船上飘扬的旗帜——血海龙旗!

这面旗帜在林凤死后,其他人即便是宣称继承龙王遗志的海盗头子,也没有人敢再用。

并不是嫌这面旗帜晦气,而是心里的尊重,这面旗帜就像是后世公牛队的23号一样,永远只应该存在于传说之中。

然而,现在血海龙旗再一次飘扬在碧波之上。

龙王回来了!

那些海船最前端,是一艘巨大的中国式帆船,一个戴着银制狰狞魔鬼面具身着的华贵丝绸的人,犹如神话里的海神一般,指挥着这些船只朝西班牙殖民者行进。

那个人的装束,就和传说中当年“龙王”林凤一样!

就好像他为了复仇,从地狱里跑出来一样!

战场上的局势,都会因为一个很难讲得清的情绪所搅动,而这一次血海龙旗的出现让西班牙殖民者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尽管那个让他们痛恨又恐惧的男人在五十年前就已经死去,但是对这面旗帜的惧怕已经渗入他们的灵魂里,许多经历过马尼拉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归来的“龙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