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原打算趁着刘兴华接管东三省的时候,调集大军行讨伐之师。结果圣旨下了无数道,却仍然看不到大军有什么启程的动作。
那怕朝廷新组建的新军,从上到小似乎都不愿跟这支新联合的东北军交手。统兵将领圣旨领了,但折子同样上了不少。归根到底就是,要饷要枪要炮。
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北洋新军,面对朝廷的出兵命令,虽然有想前往东北跟联合的东北军交手。可看过关于忠勇军的武器兵力介绍,这些将领都打了退堂鼓。
虽说一支军队战斗力强悍于否,看的不是装备的武器如何。毕竟,武器还是需要人使用的。可看到忠勇军,机枪装备到连队部队,团级部队便有炮兵。
这样的火力配置,别说他们北洋新军,就算全世界的陆军中,能找出这样配置的都不多。加上这次,沙俄主动撤出东北,将其余两省交给东北军接管。
按理说,以岛国那帮嚣张鬼子兵的个性,肯定不会这样心甘情愿把东北让给东北军。可令清廷诸多将领,大跌眼球的情况是,岛国的部队还真的不敢动。
甚至他们从旅顺登陆的陆军,此刻在做的反倒是构筑防御工事。并非想象当中,趁着东北军立足未稳,直接攻入东北腹地。两个军事大国都败退,仅凭朝廷新军,有什么用?
面对朝廷嘴上叫的凶,实际却一支军队调动不了的状况,刘兴华并不觉得有什么高兴,相反替这个这个国家的执政者,感觉到深深的悲哀。
虽然他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历史。可清廷好歹也有上百万的陆军部队,这个时候却抽不出军队过来做做样子。这对朝廷而言,是何等的讽刺跟悲哀呢?
而此刻入驻奉天府的依兴阿,看着身边晋升为中将的晋昌跟寿长。同样有些失落般道:“看到没有?这就是我们八旗统治的朝廷?竟然连跟我们打一场的胆量都没有。
新军十六镇,十八混成协,朝廷竟然一支部队都调动不过来。这样的朝廷,你们觉得还能承担护境安民的责任吗?这朝廷的权力。只怕早就架空了。”
明白相比依兴阿,已经决心跟刘兴华走到底。那怕有很多八旗人,觉得他是背宗忘祖的叛徒。可事实上,依兴阿比谁都清楚,如今朝廷只剩一个空架子。
如今东三省尽归刘兴华之手。未来的天下归属,几乎已经很明显。成者王侯败者寇,依兴阿希望凭借现在所立之功,换取未来八旗一个生存的机会。
至少现在看起来,刘兴华虽然痛恨满清,但对于普通的旗民还是一视同仁。只要愿意服从管理,这些旗民同样能够参军,同样能够当上军官,同样能分到田地。
‘朝廷养了一群白眼狼啊!也难怪,八国联军能攻破京城。指望这样胆小如鼠的新军守护皇城,朝廷也真是瞎了眼。算了,以后我也不理那些人了!’
同样不甘的骂了一句,寿长便做出了决定。他很清楚,三省统一之后,他跟晋昌因为是中将的原因,肯定会外放执掌一军。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拿出诚意来。
如果没什么意外,依兴阿必将成为奉天军政府的主席。再不济,他也将担任一军之长。真正超越以前在朝廷的副都统,成为统兵至少过五万的实权将领。
虽然目前东北军联合,还没进行相应的军队整编。可待在忠勇军这么久,寿长也明白。那位年青的大帅。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
他跟晋昌,对朝廷还存在奢望的事情,只怕也瞒不过偏布全军的情报人员。依兴阿这个时候找他们谈话,只怕就是刘兴华的意思。
同样无言与对的晋昌,半响才道:“兴阿,我打算辞去军职。去当个民政官。我有预感,将来我们必然会跟朝廷一战,我实在不想看到领兵进皇城的那天。
麻烦你跟大帅说,我晋昌有负他期望,愿牧守一方,当个善养百姓的民政官员。那个当个县长,我也心甘情愿。这领兵之权,还是算了!”
对于晋昌的选择,依兴阿稍稍震惊一番道:“晋昌兄,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只要我卸掉身上的军职,相信朝廷那些人,也不会再想方设法拉拢我吧!当个清闲的民政主官,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能多陪陪家人了!’
说出这通话,似乎显得轻松了许多的晋昌。最终还是选择,两耳不闻窗外事。功名尘土这种事情,对他而言也如同过眼云烟,是该舍弃掉做点正事了。
望着这位三人中,实则年龄最长的晋昌,做出这样的选择,依兴阿跟寿长也不好多说什么。人各有志,有些事情都勉强不了。但这事,还要得到刘兴华的许可。
在电报发出之后,第二天刘兴华便带领一个警卫营,出现在奉天城外。得知这个消息,依兴阿也显得非常意外。但他知道,电报未回的刘兴华,怕是要亲自找晋昌谈谈了。
对于刘兴华这种习惯性,搞突然视察的举动,依兴阿还是赶紧召集忠勇军的军政官员,来到城外迎接突然到来的刘兴华。而不少人才发现,他就是那位忠勇军的创建者。
其实很多人,已经开始有所怀疑,胡汉三实际就是刘兴华。这意味着,当初袭击旅顺,导致沙俄舰队覆灭的其实就是刘兴华。可这事,一天没传开,一天就是秘密。
真正有机会,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并不多。甚至在外界看来,依兴阿掌管忠勇军,就是刘兴华指示的。如果没刘兴华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