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表面上现在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往后要是有了利益冲突,李良外来户的身份是否还会被揪出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鉴于此,李良果断地退出权力、利益争斗圈,苦守着百亩良田,与药为伴,与粮为伴,与酒为伴,与成天唉声叹气的许山为伴。闲暇时或炼丹,或炼器,或制符,或布阵,再或捣鼓一些小东西,农忙时挥汗田间,面朝黄土背朝天,虽然乏味单调,倒也逍遥自在。最起码不用担心因为妒忌而招惹的杀身之祸。
其二是理念。古代人也好,异世新界人也罢。他们都有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虽然对新鲜事物也存有一定好奇心,但远超无数倍的大异类莫名混入,那可不是说能接受,就能接受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句古语,说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是说在孝道上,做的最差的。是没能让族氏的血脉得以延续,其中的“后”,可不是指孩子,而是指能够传承姓氏的儿子。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人在孝道上的关注点,并不是现代人所宣扬的“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转转”。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某位仁兄。十年苦读,一朝得中,远赴千里,当个县令。然后娶妻娶妾生子传宗,入仕数十载,官位不断升,忽然有一天收到家中信函,说双亲已故望其返乡,已是鬓白的迟暮老者,急忙向皇上请假,嚎啕大哭一顿,回家守孝三年,而皇上念其孝行可佳,又是送东西,又让史官记录在案,最后再给块大匾,封个谥号啥的。
撇开仁兄仕途上的丰功伟绩,纵观其一生,娶妻娶妾数位,生子生孙数十,尽孝第一条“无后”问题圆满完成。又因当官干到了什么级,爵位列到了什么长,收了什么赏,得了什么利,给子孙及氏族留下了偌大的家财和好处,尽孝第二条“光宗”问题轻易搞定。仁兄等到爹娘死后数月,甚至数年才请假回乡守孝,让皇上和满朝文武怜惜感慨,直接着史官撰写列传,传承后人,连带着老祖宗也一并记录在案,尽孝第三条“耀祖”问题也实现了目标。
仁兄被爹娘养育成人,中举之后就一直在外生活,而且没有电话传音,没有视频传相,顶天了往家写两封信,问候一下,估计还是年初写好寄出,年底家中二老收到,说他是位绝顶孝子,有人信吗?但实际上,在青史列传中他就是个大孝子,还是被天子皇上赐封的大孝子,其原因是人家心里有孝,但保忠孝不能两全!
像这样的故事在古代有很多,大多被儒家思想的大哲们所记录在案,原因就是他们对国家、对皇上尽了忠,舍弃了对父母的孝,统治阶层得到了最大实惠,所以才大力将他们的“光辉事迹”传颂。相对的,农工商等劳苦大众,没有仕的经历,只能守候在双亲身旁,照顾的好是理所应当,照顾不好就是天理不容,而且如果不是祖坟上烧大火,那就别指望青史留名了。
两种情况比较一下,很容易发现在忠孝之间还隔着一层统治者,做官的就是忠字当头,做民的就是孝字为先,同样都是两只眼一张嘴的人,却是两种不同的待遇,说到底不过是理念的禁锢。没有特殊化,没有区别化,人与人之间又怎能体现出贵气与贫寒,伟大与平凡呢?无法体现出这些东西,又怎么去驱使和奴役,怎样巩固政权?
反过来看,人家已经确立等级森严、管理规范、运转良好的统治政权成千上万年了,一个穿越而来的跳梁小丑,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又能掀起多大的浪?就算穿越者的小命儿很硬,心眼贼多,上知孙子兵法、五行八卦,下熟诗词歌赋,琴鼓箫筝,面对脑瓜子已被洗的干干净净之人,又能干出多牛的事?
假如不服气,可以现场就试。朝鲜离的并不远,实行的也是假装社会主义的封建管理,而且金小胖同志也刚刚执政没几年,与众多穿越电视的环境很相似,有能耐大可以去亲自经历一番。不过,要是不小心被逮到了,奉劝还是有啥招啥吧!
至于解放群众思想,发动广大贫下中农斗地主。斗豪绅,斗皇权,一方面需要相当了得的口才和学识,非伟人不能成也,另一方面真要是解放了广大群众的思想,人家跟不跟你走还两说呢!
现代社会解放思想到是解放的不错,成效咋样呢?七零后讲究有劳有获,八零后就变成少劳多获,到了九零后,基本上都是不劳而获。千万不能忘了。先进的理念在让人变聪明的同时,也让人学会了怎样耍聪明!
李良自持没有伟人的能力,也没有圣人的才识,更没有传承寰宇大神人的传奇,在偶然间泄露自己外来户的身份以后,所能做的唯退、唯躲。
于是乎,占据少许资源,埋头辛勤劳作,种种田。修修仙,捣鼓点酒食。炼制些丹药,铸炼几件法宝,研究研究阵法,不给别人找麻烦,也不给自己添辛苦,平平淡淡,做点能做的。更何况,他的身边还有一位马屁高手许山,闲暇之时吹吹牛。侃侃山,对饮小酌,月下共赏,倒也逍遥。
不过要说起来,许山这只老王八倒也真挺能忍的。虽然牢骚不断,怨气满腹,动不动就跟李良吹胡子瞪眼。但百年时间的无人问津,老家伙居然还真挺过来了!特别是近几十年,老家伙爱上了种花养草,每当天气转阴。就不辞辛苦地将一盆盆花草搬到屋内,雨过天晴再搬出来,随着花草数量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