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中华苍穹>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定会咬钩的诱饵
物资,如果交不出来,以中国的性格他们肯定会发起攻击。再说。如今的中国海运业极为强大,海上每十艘万吨巨轮就有四艘是中国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多。对中国关闭苏伊士运河,迫迫使中国的运输船队绕行南美也是办法之一。但大家都相信。英国政府敢关闭苏伊士运河,中国政府就敢封锁马六甲海峡和整个香港。只要中国政府铁了心要远征俄国,以中国比俄国还要充足的海上运输力量就足以保证远征舰队所需。

想要阻止中国远征舰队进入欧洲,除非直接派舰队阻拦。有人相信,以中国目前的局势绝对不敢跟英国发生直接冲突。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以中国人那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行为方式来看,一但真的发生交火这后果怎么处理,要知道这次中国远征舰队司令就是当初那个冲击马六甲的李亮。虽说这种可能性不大,但要是万一发生呢?难道要让英国向中国宣战?!远征中国……海军部估计要获得全面胜利。需要动用英国全部舰队的一半力量,而且只能保证海战的胜利,至于陆地战,英国陆军部闭口不谈,因为中**队的总人数比英国的人口还多。

“我怀疑我们考虑错了方向。中国远征舰队可能只是为了转移所有人视线的东西,中国人真正的目的其实是这里。”原英国驻华公使,现在的英国远东事务总顾问欧格纳在沉默了大半个月后,在国会会议上将他的手指重重的点在中俄两国正在交战的秋明一带。

欧格纳的言论往往能影响英国政府在对华事务上的决策,然而在中国派出远征舰队后却突然一言不发。他一直在思考。一向注意利益的中国皇帝为什么会干出远征这种靡费之举,而他的大臣们却连丝毫劝阻都没有。欧格纳相信这里面一定隐藏着阴谋,所以他在没有发现个这阴谋前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直到昨天他看到一份报纸,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用一句话报道了一则新闻:中**队正在向秋明和库尔干发起攻击。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中**队将占领这两个地方。

看着满堂等待他解释的国会议员,欧格纳不急不慢的说道:“请大家很不要急。听我说完一个故事。中国有一个传统的习惯,每到清明时节中国皇帝需要亲自下地劳动。皇帝耕田皇子播种,而皇后也需要亲自养蚕织布。以表示对衣食这两种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事务的重视。中国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中国民间也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而粮食自古来多是由土地产出来的,因此中国人对土地的重视是要超出我们预计的。而且中国人对土地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就如中国皇帝曾亲口跟我说的那样:要是不喜欢在土地里种点什么,很难让人相信他是属于中华民族。所以中国人从来不会嫌弃土地过多,而且中国官员私人土地的多寡也往往跟他的品级高低有直接关系。当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后面的事就很好理解了。中俄自鄂木斯克之战后,俄国战败已成定局。但中国不仅没有开始和谈之意,却派出远征舰队,还公然叫嚣着要在俄国建设属于中国的军港。这里是欧洲,中国人明白他们不可能真的在欧洲占领一个港口,但中国依然这么做是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目的就在于让所有人都盯着中国海军,从而忽略中国陆军的军事行动。此时,中国陆军以极快的速度推进。北线的梁华殿兵团正在进攻秋明、袁寿山兵团正在进攻库尔干,中线的聂士成兵团已经占领库斯塔奈,南线的刘盛休兵团正高速行军,预计三天之后可以向阿克纠宾斯克发动攻击。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明白没有。中国的目的就在于趁所有人都只看到远征舰队的时候,让他们的陆军尽一切可能多的占领土地。就跟中国皇帝的说那样,中国人从来没有过嫌弃土地多的时候。等所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再要求他们和谈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提出以现有的军事分界线为领土分界线的要求了。这就是中国人最终的目的。”

“那按阁下的意见,我们应当立刻迫使中俄开始和谈?”有议员提出问题。

“首先不是和谈,而是要求中国立刻停止所有的军事行动。”欧格纳挥舞着拳头,坚毅的说道:“我不知道中国人最终的目的地是哪里。但我相信,如果不能迫使中国人停止军事行动。他们的军队一定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会把所有能占的土地全部占领下来。对于土地。套用一句中国人的话,宁可撑死也决不饿死。”

欧格纳说的很对,但也只是说说而已。让中国人停止军事行动,是只限于陆军还是海军或者两者皆是?单独停止陆军的军事行为,这和英国有什么关系?只停止海军的军事行动,在没有满足中国人的要求前,中国人干嘛要听你的?停止海陆军全部的军事行为这也等同于停战呀?可在好处没捞够前,换英国也不会干的。欧格纳说了也等于没说。

英国国会吵吵嚷嚷好几天,行之有效的办却找不出一个。联合欧洲各国一起来抵制中国远征或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必竟中国胆子再大也没有大也不敢得罪整个欧洲的地步。

中国当然不敢,在得知欧洲各国为远征舰队进行集体谈判时,中国各驻外公使就开始频繁游说,声称中国远征舰队仅仅只是一次报复行为,一但中俄和约签订,中国舰队会立刻返航,不在欧洲多待一天。

外交交涉总是缓慢的,而就这么几天,中国陆军攻克了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定会咬钩的诱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