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中说唐太宗为秦王时,带兵讨伐王世充,少林寺和尚投军立功,最著者共一十三人。其中只昙宗一僧受封为大将军,其余十二僧不愿为官,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一袭。他神驰想象:“当隋唐之际,少林寺武功便已名驰天下,数百年来精益求精,这寺中卧虎藏龙,不知有多少好手。”
他在石碑前伫立良久,愣愣出神,暗想:“云姑娘伤势急迫,半点耽误不得,这怎生如何是好?千年神龟乃少林寺镇寺之宝,他们岂可取血与我,但我别无选择,如若发生打斗,我葬身少林事小,如若耽误了云姑娘的伤势,那就不得了啦!”
正出神间,忽听得碑林旁树丛后传出一阵诵佛声:“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南宫琼楼警觉,忙把马匹拉到碑林深处,掩藏身形。
刚隐藏好身子,只见一个中年僧人,肩上挑着一双桶,向后山而去,只听他边行边念:“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诵佛声渐渐远去,但南宫琼楼却呆在碑林里。
因为,那中年僧人肩上挑了一对大桶,那桶就如是大缸一般,一担水,少说也有数百斤重。少林寺后山,山道崎岖难行,这中年僧人却行走如飞,步履轻健,似乎身上没有担水似的,走得是那么轻快,显然内功修为甚高。
南宫琼楼不禁暗暗叹服,心想:“少林寺能在武林中享如此大名数百年不朽,果然有其过人之处!”此时那僧人早已去得远了。南宫琼楼才从碑林后出来,悻悻的牵着马,走在后山另一条小道上,只觉心里思潮起伏,烦闷不已。
不知不觉,走到山顶,见山顶有口井,便探头井口向下望去,只见井水清澈,也无特异之处,于是坐在井栏圈上,观看四下风景,这时置身处已高于少林寺所有屋宇,但见少室山层崖刺天,横若列屏,崖下风烟飘渺,寺中钟声随风送上,令人一洗烦俗之气。在山顶呆坐半晌,见天色尚早,暗想,不如先行下山,待晚上再来,那时月黑风高,也好隐藏身形。想毕,便下山而去。
夜,慢慢的沉寂下来,寒风咧咧,鸦雀无声。 少室山下,一条人影如幽灵般一晃而过,向少林寺方向而去。此人正是南宫琼楼。只见他足不沾尘,如鬼如魅,飞驰在树梢之巅。
约莫顿饭功夫,也来到白天来过的碑林前。他身形一停,隐在碑林,运足目力向少林寺山门望去,只觉里面灯火昏暗,似有无数人影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看了这情景,南宫琼楼心里不禁疑窦重生,暗思:“瞧这情景,少林寺戒备森严,似乎正面临强敌;难道……难道对方知道我来寻千年神龟之血,故而全寺戒备,防范于我?”
但又觉不对,因为自己远来少林,除两三人而外,并无别人知晓,少林寺又怎会知道。但他觉得事有蹊跷,便不敢贸然行动。在碑林里驻足良久,看看已到三更时分,当下不在胡思乱想,展开身法,身如青烟,向少林寺而去。
经过一片密林,已到围墙外,正欲越墙而入,突觉身周气流略有异状,这一下袭击事先竟无半点朕兆,一惊之下,立即着地滚开,只觉两条长物,从脸上横掠而过,相距不逾半尺,去势奇急,却是绝无劲风,正是两条软鞭。他只滚出丈余,又是一条软鞭向胸口点到,那软鞭竟然化成一条笔直的兵刃,如长矛,如杆棒,疾刺而至,同时另外两条软鞭也从身后缠来。
他知这三件兵刃厉害之极,心里一惊。他左手一翻,抓住当胸点来的那条软鞭,正想从旁甩去,突觉那条软鞭一抖,一股排山倒海的内劲向胸口撞到,这内劲只要中得实了,当场便得肋骨断折,五脏齐碎。
便在这电光石火般的一刹那间,他右手后挥,拨开了从身后袭至的两条软鞭,左手纯阳九玄功心法混合秋刀鱼神功,一提一送,身随劲起,嗖的一声,身子直冲上天。只听得两位高僧都“嗯”的一声,似对他的武功颇感惊异。
三条软鞭便如三条张牙舞爪的墨龙相似,急升而上,分从三面扑到。南宫琼楼身子上升之时,已然看清隐身暗处的三个高僧面目,只见东北角上的老僧,须发俱白;西北角那僧枯黄如槁木;正南方向的却是个眇了一目的老僧。
三个老僧五道目光映着闪电,更显得烁然有神。眼见三根软鞭便将卷上身来,他左拨右带,一卷一缠,借着三人的劲力,已将三根软鞭卷在一起,这一招手势,却是学自南楼月的逍遥一笑掌中的精妙招数,三根软鞭上所带的内劲立时被牵引得绞成了一团。
南宫琼楼在半空中翻了个筋斗,左足在院中一株松树的枝干上一勾,身子已然定住,朗声说道:“后学晚辈,南宫琼楼拜见三位高僧。”说着左足站在松干,右足凌空,躬身行礼。松树的枝干随着他这一拜之势犹似波浪般上下起伏,南宫琼楼稳稳站住,身形飘逸。
他虽躬身行礼,但居高临下,不落半点下风。三位高僧一觉软鞭被他内劲带得相互缠绕,反手一抖,三鞭便即分开。三僧适才三招九式,每一式中都隐藏数十招变化,数十下杀手,岂知对方竟将这三招九式一一化开,尽管化解时每一式都险到了极处,稍有毫厘之差,便是筋折骨断、丧生殒命之祸,却仍显得挥洒自若、履险如夷。
三高僧一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