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个呈梯形的阵盘,却是关系到一笔即便是天澜皇朝和佛陀教这样的一等一大势力,也不由得怦然心动的宝藏。而且,这笔宝藏还与御阵宗有关。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御阵宗的历史。从陈毅东的记忆之中苏哲了解到,御阵宗虽然建宗于一千多年前,但是它的历史,却能够追溯到上万年前。
当时,天澜皇朝还没有建立,天澜世界也不叫天澜世界,而被叫做中央大陆。大陆上的势力,也还没有完全统一,整个大陆比较强大的势力就有两百多股。
而御阵宗和天澜皇朝,当时也只是两百多股势力之中较为强大的两股。只不过当时御阵宗不叫御阵宗,而是被称作毕宁王朝;而天澜皇朝也不叫天澜皇朝,而被称作天澜王朝。
根据历史的记载,那一段时期就是一段战乱与死亡交织的时期。豪强割据、战火纷飞,生死不过一瞬间。新老势力更迭不断,即便是那两百股较为强大的势力,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根据历史的记载,那一段战乱时期足足持续了近五千年之久,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挥着作用。而经过近五千年的筛选,天澜皇朝逐渐从中脱颖而出,最终一统中央大陆,将中央大陆分封九州,且更名为天澜世界。
而御阵宗的前身毕宁王朝,虽然期间也辉煌过一段时间。但是在后期的角逐之中,却渐渐的开始走起来了下坡路,最终败于天澜皇朝之手。
而且,毕宁王朝的王族没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在决定性的一战之中败给了天澜皇朝之后。当时的王族立马举国投降,成为了天澜皇朝招安的第一批王族,为天澜皇朝一统整个大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天澜皇朝虽然最终一统了整个大陆,结束了那一段战火纷飞、豪雄逐鹿的时期。但是因为统一刚刚完成,人心依旧浮动不定,暗潮仍然汹涌不断。
所以,为了安抚人心、稳定局面。毕宁王朝的王族毕宁氏作为第一批投降的王族,他们的族长毕宁仇耶被封为古州王,封地为九州之一的古州。
后来,在天澜皇朝好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下,足足过了近三千年的时间,风雨飘摇的天澜皇朝,终于逐渐的稳定了下来。而天澜皇族对于整个皇朝的掌控力,也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然而,伴随着皇权的高度统一,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尤其是九州的州王与皇族的矛盾,虽然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君臣和谐的样子,但是暗地里却是诡计百出、阳奉阴违。
矛盾的焦点,自然是中央想收回各州的统治权,削弱各州州王的势力;而各州的州王,却不肯乖乖的将到手的权利重新交还回去,甚至想火中取栗,谋取更大的好处。
不过,因为皇权实在太过强大,天澜皇族的实力也远远的超过了地方的州王。尽管各州州王多有联手,也依旧被天澜皇族给逼得节节败退。
而当时古州王族毕宁氏的统治权,也已经传到了第九代古州王毕宁华业的手中。身为当时权力斗争的最主要参与者之一,毕宁华业不仅深谋远虑,而且还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为了防止毕宁氏在权力斗争之中,被彻底的淘汰,甚至被抄家灭族。毕宁华业在暗地里,悄悄的将一部分精英族人,给分批转移了出去,偷偷的潜伏在古州的各地。
然后又将毕宁氏大部分财物,不声不响的埋藏起来,以防毕宁氏在全力斗争之中败下来之后,还能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后来,事实证明毕宁华业的远见卓识,确实不是无的放矢。在天澜皇朝的步步紧逼之下,各州州王的权利,不得不一点一点的被削弱。
只等着哪一天时机到来,天澜皇朝必然会给各州州王最后一击,彻底的打破分封制度,收回九州的统治权。
对此,各州州王自然不可能束手待毙,纷纷开始准备后手。或是不甘心权利被没收,准备做最后一搏;或是想讨价还价,在交出权力的同时能得到其他的补偿;或是放弃了争权夺利之心,干脆彻底摆脱官场的明争暗斗。
而毕宁华业则做了两手准备,一边继续和天澜皇族周旋,争取利益最大化;一边暗暗的扶持转移出去的一部分族人,建立了后世重新掌控古州的御阵宗。
之所以是建立一个以炼阵为主的宗门。一是因为炼阵是毕宁氏立足的根本,当初毕宁氏之所以能够从诸多豪强之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毕宁氏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炼阵技术。
二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阵法在修行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大势力来说,对于阵法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实力组成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天澜皇族的逼迫下,毕宁华业虽然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一直都在为东山再起做准备。
也就是说,御阵宗建立之初,其实只是毕宁氏的一个根据地,内部成员都是毕宁氏的族人。后来才渐渐的对外开放,不断的吸收外来人才,一步步的茁壮成长。
不过,御阵宗虽然一步步的壮大,但是毕竟是新兴的势力。且不说当时古州境内比御阵宗强大的宗派还不在少数,就说毕宁氏和天澜皇族的竞争,御阵宗连插手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在御阵宗逐步壮大的同时,毕宁氏在古州的权利,也因为天澜皇朝的步步紧逼,而终于面临瓦解的危险。天澜皇朝已经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