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穿越三国之龙霸天下>第167章 孔融的儒术思想
”问题等,那也是一通百通。第二,就是道德挂帅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制定一套高不可攀的、无人做得到的道德标准说这是圣人定的,然后叫大家按标准执行,反正向圣人靠拢准没错。而且,以后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就用这一套,至于这个人的实际贡献和能力就只能作为参考了。中国人选择这一原则的原因和为什么选择第一条原则一样,因为如果先考虑贡献和能力,就很容易引发竞争行为,对现有的秩序造成冲击。如果将道德标准定得太低,人人都能做得到,那就没法评判一个人价值的高低了,也不行。这一原则对中国发展历程造成很大影响,主要有两点:首先,中国人变得虚伪,在公共场合一般都不说实话,并养成了搞形式主义的恶习。因为标准太高,根本无法执行,那就只能在别人面前做门面工夫,背地里就只能实际点了。比如说尽孝,24孝那种搞法办不了,咋办?只好用摆大寿或风光大葬的办法,在那些场合表演孝道。这一点到现在还是这样,搞一个高大全,号召全国学习,达不了标的也要达标,办法自己想。其次,中国人变得不切实际,并养成了自虐的习惯。既然是道德挂帅,当然是人人追求德高望重,人人都要以德服人,只有一技之长的只能算是下等人了。举例说,在一个企业里面,有两个人的工作成绩都差不多,但其中一个人经常抱病加班,直到不支吐血给送进医院,那么毫无疑问,受到肯定的就是这个家伙,因为他“表现好”。根本没有人意识到是不是他的工作能力有问题。这就是自虐意识,不管绩效如何,也不管有没有必要,废寝忘食总没错。这种意识到了极至,就发生了宁让自己的老百姓饿死,也要把粮食送给别人吃的事情,而可悲的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同意这样做,可悲呀仅仅是想表现一下中国人是多么的道德高尚。把这一点搞清楚了,对中国为什么不索赔、打赢了也要赶快往回跑等很多问题也就有了答案。比如说邓世昌的问题,他得到“民族英雄”的称号和一个烈女得到“贞节牌坊”的道理是一样的:在这里,考虑的不是他打沉了多少条日本军舰,也不是考虑他是否力挽狂澜扭转战局,更不是考虑到他为国民争夺到多少利益,而是考虑他在打败时有没有“成仁”(自杀的也算),平时有没有经常说“我要保家卫国”之类合符标准的话。因此,历史上很多真正的英雄就变成了“枭雄”、“奸雄”、“fēng_liú人物”。比如说汉武帝,横扫北方匈奴,掠地千里,杀敌无数,中国在他的领导下国势日盛,经梅荣,创造了历史上?见的“中兴”局面?可这样的人只捞到个“fēng_liú人物”的说法。不过也好,没说他是“暴君”、“杀人犯”,算是客气。另一个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就惨了,他是第一个意识到儒术毒性的中国领导人。他用了最极端的办法“焚书坑儒”,只保留有实用价值的学术书籍,但他最后还是失败了,原因是他找不到另外一种令大多数中国人都接受的信仰来代替儒术。也是国情害了他,很不幸地,秦始皇成了后世大儒们的例行攻击对象,“暴君”之名是跑不掉的了。

各位书友:“今天晚上和朋友聚会喝酒,有点醉意,为了不失自己的承诺给写的内柔有点敷衍,希望各位书友理解,在这里本人说声对不起。


状态提示:第167章 孔融的儒术思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