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都市艳医>第632节:506 上武当

搜索“”就能找到我们哦!

方寒到上官山庄看了一次上官婉,就来到了武当山下,虽然是冬天,但一群游客正兴致勃勃地站在“梳妆台”上,一览众武当山峰。/山顶的遇真宫,看着身边人流不绝的游客,方寒心道:“这里大概就是师傅李昆仑最早修炼的地方吧!听师傅说武当的总坛就在遇真宫,不妨跟这些游人一起上去看看吧!顺便也看看武当如今发展的如何。”

于是方寒认准了一个名为“青山”的旅行团,静静的跟在旅行团的后面。

等远离了旅行团后,方寒确认四周无人,虽然很想凌空飞行,但知道那样太容易被人发现,只好运起地遁术,瞬间来到了遇真宫附近没有人的地方,然后破土而出。[

遇真宫位于武当山镇以东四公里处,背依凤凰山,四面山水环绕,过去曾叫做黄土城。遇真宫在最鼎盛时,殿堂道房达四百间,占地面积五万六千多平方米;其大殿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是武当山保存较完好的最具明初风格的建筑。而最让人称道的是,遇真宫是皇帝专为一名武当道士修建的,这名道士叫张三丰。

史书记载,张三丰名张全一,字玄玄。他丰姿魁伟,大耳圆目,无论寒暑只披件蓑衣“或处穷山,或游闹市”,人们都认为他是神仙中人。

明洪武初年,张三丰来到武当山,曾在此处结庵修练。他演创的武当拳,名振天下,后经历代宗师的不断演进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武术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因张三丰被奉为武当武术的祖师,遇真宫亦被历代武当拳第子崇敬,并在此习练拳术。

张三丰在武当时曾说,此山异日必大兴。几十年后,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明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不知去向。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都曾下诏遣使求访张三丰其人。明成祖还在:

“……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但事与愿违,谁也没能访到有“长生久视之术,超凡入世之功”的张三丰,这位武当高人亦成为神秘而让后人仰慕。为表达其诚意,明成祖亲自下令建造了“遇真宫”,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供人朝拜。

遇春宫从此以后也成为武当派的总坛。

看着眼前古色古香道观,方寒似乎看到了师傅当年在此修炼的情景,不禁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将武当发扬光大。

经过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张三丰的祀像,方寒深深的向张三丰鞠了个躬,然后向偏殿后的一条小径走去。曲径通幽,小径的两边是全身碧绿的玉竹,小径也是用圆润的鹅软石铺垫而成。弯弯曲曲走了近百米后,一堵古墙挡住了去路,路边插着一个木牌,木牌上写着,止步”。

可是方寒却丝毫没有止步的意思,竟然就这样穿过古墙,消失在小径上。如果现在有游客看到一定惊讶不已,以为是鬼穿墙。

其实那只不过是道家的一道封印,古墙也只是为了不让游客感到惊讶而设置的障眼法。虽然设置阵法的道士应该有不弱的修为,不过对于已经是元婴期的方寒而言,那只不过是小孩子玩的游戏。

在遇春宫的山脚下方寒就已经感受到了数十股强弱不一的能量,那些能量非常熟悉,亲切,是只有修炼武当仙诀的人才有可能发出的能量。

到了遇春宫后,方寒清晰的感觉到那些熟悉的能量是从主殿右后方散发出来的。于是方寒拜过张三丰祀像后,径直朝主殿右后方走去。

穿过那道古墙后,呈现在方寒眼前的是种满各种奇珍异草,珍贵药材的巨大园圃,园圃的中央有一条小径远远的通向远处一间朴实的道观。道观门前有两位十五六岁的道士正拿着扫把轻轻的打扫着门前的落叶。当他们抬头看到方寒的时候,顿时目瞪口呆,扫把也无意识的丢在了地上。

“林师弟,莫非我眼睛看花了?前面怎么会有一位年轻人向我们走来!”左边稍微偏胖的道士不信的揉了揉眼睛,然后呆呆的盯着越走越近的方寒。

两位年轻的道士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十几年来除了当今的武当派一些有身份的道长偶尔来这里向历代的武当派前辈请教问题或请安外,就没有人进入此地了。

作为在这里修练了十几年的武当弟子,又如何不知此处被前辈们设了禁制,不说普通人,就是修为没有到一定程度也是无论如何无法进来的。但如今一位看起来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却活生生的向他们走来,又如何能不让他们感到惊奇万分。“两位有理了!能否请两位叫一下掌门明苦道长,就说李昆仑之徒弟来访!”见两位道士只站在那里发呆却无半丝上来迎接的意思,方寒只好轻声的说明来意。

武当派自张三丰开始,按玄、云、空、悟、枯、真、虚、子、青、明、浩、圆等字排辈份。而方寒由于是李昆仑的关门弟子,虽然只有区区二十几岁岁,但也是青字辈,比如今的掌教明苦道长还要高上一辈。

长幼辈份,尊师重教等文明古国的传统礼仪却从未停止灌输。虽然明苦道长如今是武当派硕果仅存的岁数最大,修为最高的明字辈弟子,但是对于方寒来说却不过是后辈而已。

方寒顿时呆了,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眼前的两位小道士,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说过的话,感觉自己并没有说得罪人的话,如今到了自己的门派,竟然还被冷漠的拒之千


状态提示:第632节:506 上武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