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狙击英雄>第三百八十三章 人在阵地在

第三百八十三章人在阵地在

“连长!一班长牺牲!”

“排长!华红军牺牲!”

“石卫国牺牲!”

“徐小杰牺牲!”

“五班长负伤!”

“六班长重伤!”

……

战火焰天。lin没有谁能准确地说出谁牺牲了、谁受伤了,伤亡数字一个个地报上来,战士们一个个地倒下,作为一个指挥员,汪洋此时的充满了无奈,任谁看到部下一个个地倒在眼前,没有谁会视若无睹。轰隆之声不绝,炮火弹雨笼罩着整个战场,小王的牺牲只是数千将士的一个画面而已,汪洋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战士倒下,甚至他都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活着等到夜幕的降临。

白天为什么会过得如此的缓慢?为什么敌人的攻势就几乎没有看到过停止?到底要守到什么时候?

援军会来吗?

问题是,四十五师还有援军可派吗?

战士们可能不清楚,可是由于汪洋的身份不同,他其实早就知道当他们冲上这个阵地时,他们这批力量已经是四十五师最后的预备队了。

不会有援军了,一切都要靠自己!

就算有?!

汪洋回了回头,579.9高地和573.3北面高地的后山同样不时绽放着火光,并且不时还有敌人的侦察机在上空盘旋,如果有部队前来支援,那么他们将面临的第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敌人封锁性的炮火。

敌人已经发疯了,面前的579.9高地和573.3北面高地阵地让他们也杀出了血性。从敌人的冲锋之中,汪洋甚至可以感觉到敌人似乎不将阵地夺回,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看着战士们的一个个的倒下,他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底已经打退了多少次敌人的攻击了,应该最少都有十余次了吧,可是该死的太阳还在当空照射,离黑夜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我们还能守住阵地吗?我们还有坚持吗?

到处都是敌人的,到处都是炮火,志愿军战士们都在不顾一切地向敌人发动猛攻,可是汪洋作为指挥员想得不得不更多。

看着叶城在前面拼命地与美国鬼子冲杀,看着整个阵地上一片硝烟弥漫,汪洋心里滴着血地听着战士们一传来的报告之声,情况只能说是越来越糟。

巨大的伤亡对防御阵地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敌人太多了,火力太猛了,打不完的敌人,数不尽的弹雨,还有四处响起的爆炸震动着汪洋的心。

从开始守卫阵地的战士们还能对丢失的阵地进行一些反冲击,到现在所有的战士都不得不被迫采用的是交替防御、匍匐前进接敌的方式,人员分散的很开,全部隐蔽在那怕可以容半个身子的弹坑防御之中。

阵地上已经没有像样的防御点了,所有防御阵地逐个被敌人的强大兵力和火力所渗透。刚刚冲上阵地的战士们打到现在已经不到一半了,这种惨烈的伤亡相当让人崩溃。

一个师的兵力啊,打到如此的情况,汪洋直觉得自己心在滴血。

谁都知道阵地防御不好打,作为一个特种队员,作为一个灵活机动的狙击手,汪洋更是知道不应该去打防御战,可是这场防御战真的不一样啊,从志司到十五军军指挥所下达到最前沿,将士们得到的都是死命令,579.9高地和573.3北面高地阵地地不能丢弃,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

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汪洋还是非常清楚的,579.9高地和573.3北面高地是如今志愿军战线上唯一的一个突出部,直插敌人的防御阵地之中,居高临下,而且对‘联合**’有着压制性的优势,一旦这个前沿失去,那就失去了战斗的主动权。

更何况,579.9高地和573.3北面高地就相当于整个五圣山防御阵线的前头堡,一旦579.9高地和573.3北面高地不保,那么五圣山整个防御阵地也非常的危险,再向后就是过了三八线的大片平原,最适合敌人的坦克冲击,我军几乎无险可守,丢失上甘岭阵地,丢失五圣山阵地,绝不意味着只丢了一个小小的山头而已,失去的可能是广阔的土地。而这种阵地的丢失对于现在正在进行的板门店谈判绝对是灾难性的。

汪洋虽然没有机会站到秦基伟将军那样的高度去看待问题,可是他因为经常和志愿军总参部打交道,对整个朝鲜战局也比一般的战士也要了解很多,他深深地知道579.9高地和573.3北面高地的重要性,那怕只要有一点点办法汪洋都不会轻言放弃的。

“阵地不能丢,可是也绝不能这样守下去!敌人太多了,火力太猛,我们守不住!”

“再拼下去,阵地上的战士们都会被打光的!”

“必须要想别的方法来拯救战局,我们不能这样消耗最后的力量!”、

心急如焚地看着战场上发生的一切,汪洋的心里无疑是最痛苦的,当个指挥员果然比当一个单纯的战斗人员要痛苦很多,有时他的一个抉择就可以决定很多战士的生死,为了对阵地,为了对战士们的负责,有时他必须要思考很多。

“队长,让我带着人给鬼子打个反冲击吧!我一定将这些王八蛋杀下去!”

六号阵地丢了,叶城杀红了眼在汪洋的耳边大声地吼声,可是此时汪洋的脸色一片铁青,在耀眼的炮火之下,他的眼神像魔神一样的可怕。

“连……连长,我还能上,让我前去防守吧,我死也不会让鬼子再上前一步!”

一个七连受伤了的战士被敌人的炮火震晕,当作伤员抬到了后方,此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三章 人在阵地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